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樊集鄉的結果 展開

樊集鄉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下轄鄉

樊集鄉,隸屬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地處新野縣北部,白河東岸,東鄰沙堰鎮,南連城郊鄉,西南依白河與王集鎮隔河相望,北依白河與歪子鎮隔河相望,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13千米。總面積平方46千米。

1962年5月,成立樊集公社。1963年3月,樊集公社併入沙堰公社。1975年8月,由沙堰公社分出置樊集公社。1983年12月,撤銷樊集公社,建立樊集鄉。截至2020年6月,樊集鄉轄1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樊集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樊集鄉常住人口為17630人。

2011年,樊集鄉財政總收入232萬元。2018年,上庄鄉徠有工業企業9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1958年8月,屬沙堰區、第五區、第五區工作組(沙堰)管轄。
1958年,為沙堰公社地。
1962年5月,成立樊集公社。
1963年3月,樊集公社併入沙堰公社。
1975年8月,由沙堰公社分出置樊集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樊集公社,建立樊集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樊集鄉地處新野縣北部,白河東岸,東鄰沙堰鎮,南連城郊鄉,西南依白河與王集鎮隔河相望,北依白河與歪子鎮隔河相望,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13千米。轄區總面積平方46千米。

氣候

樊集鄉氣候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樊集鄉
樊集鄉

水文

樊集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東部有白河古道、潦河溝,西有黑渠溝,兩條為主要排水溝。中、南部為鴨灌區三分干二支渠主要灌溉區。北部為井灌區。

自然災害

樊集鄉自然災害洪澇與乾旱時有發生,大風與冰雹少有發生。

自然資源


樊集鄉資源主要有豐富的黃沙、天然硅(白沙),儲量在150萬噸以上。
2011年,樊集鄉有耕地面積4.2萬畝,人均1.27畝。

行政區劃


2徠011年末,轄樊集、冀灣、鮑灣、后河、駱庄、肜庄、劉庄、陳河、潦口、東趙莊、鈕寨、楊庄、曹庄13個村,下設160個村民小組。有29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樊集鄉轄1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樊集村。
樊集鄉區劃詳情
冀灣村劉庄村鈕寨村趙莊村潦口村肜庄村后河村
鮑灣村樊集村楊庄村駱庄村曹庄村陳河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樊集鄉轄區總人口3.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00人,城鎮化率23.3%。總人口中,男性17160人,佔52%;女性15840人,佔48%。人口均為漢族。
2017年末,樊集鄉常住人口為33160人。
截至2018年末,樊集鄉戶籍人口為30098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樊集鄉常住人口為1763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樊集鄉財政總收入232萬元。
2018年,樊集鄉有工業企業9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農業

樊集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棉花、蔬菜為主。2011年,小麥種植面積3.2萬畝,玉米種植面積0.6萬畝,花生種植面積1.1萬畝,棉花種植面積1.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

工業

2011年末,樊集鄉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12個,固定資產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

商業

2011年末,樊集鄉有中心集鎮1個(樊集街),村級小集鎮1個(冀灣村),各類商業店鋪1000餘家。

金融

2011年,樊集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1億元。

農業經濟

以日本鋼蔥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發展幾年來,樊集鄉把日本鋼蔥生產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鋼蔥種植由原來的政府扶持、幹部帶頭髮展到了群眾自覺種植,質量、效益逐年提高。2005年,全鄉共發展日本鋼蔥5000畝,產量7000—11000斤/畝,價格0.15—0.76元/斤(2014年末最新價格0.12),畝效益3000元以上,是常規農業的3—5倍。與此同時農村經濟組織健康發展,成立了鋼蔥協會,農民經紀人隊伍進一步壯大。鋼蔥近銷信陽、駐馬店、鄭州、襄樊等地,遠銷武漢、北京、上海、蘭州、西寧等地,樊集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鋼蔥基地。2006年,樊集鄉共發展鋼蔥15000萬畝,佔全鄉農田總面積的30%,預計總產值達60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通過兩年努力,爭取使樊集鋼蔥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10000畝以上,使樊集成為全國聞名的鋼蔥基地,成為技術中心、銷售中心、價格形成中心。鋼蔥產業的興起,必將促進全鄉群眾增收,帶動全鄉經濟繁榮。林業生產成效顯著,成為生態經濟共建的重要產業全鄉上下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實行領導包村,機關幹部包路段的分包責任制,強抓機制轉換,分階段督查,連續四年來,全鄉共植樹74萬株,並分別簽訂了合同,辦理了林權證。05年在縣委、政府階段督查中,榮獲第三名的好成績。2005年12月通過了省高級達標驗收。畜牧產業長足發展,小區與大戶相互促進在養豬上出現了鮑灣、后河、潦口三個小區,在養雞上劉庄、后河等村蛋雞養殖逐步壯大。特別是獼猴訓養繁育,在麒麟崗養殖場逐步壯大的同時,又引進黃太崗千隻獼猴試驗基地,最終投資規模將達2000萬元,存欄獼猴千隻以上,成為全國一流繁育試驗基地。

文化


1、掩護陳賡同志紀念地
文物勝跡有掩護陳賡師長紀念地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由鄂、豫、皖根據地向西轉移,途徑新野。原十二師師長陳賡因傷勢加重,經組織批准,離隊赴上海治療,並向黨中央彙報紅四方面軍轉移情況。26日,陳賡在中共新野縣宣傳委員、樊集二小教導主任王慈民的掩護下,在該校隱蔽。後由新野黨組織派人護送到南陽。1993年10月,中共新野縣委、縣政府在樊集學校立碑。樊集村樊集學校掩護陳賡同志紀念地已成為全鄉乃至全縣中小學生重要的德育基地之一。
2、樊集漢畫像磚墓
1985年,新野縣文化局進行文物普查時,在縣城北約12公里的樊集徵集到十數方頗有價值的畫像磚。經詳細調查,發現北起安樂寨,南至潦口,綿亘3、4公里的地區,散布有許多戰國至宋代的古墓葬。不但有數千塊漢代畫像石,而且還有數目可觀的漢代畫像磚。漢畫磚上刻畫的多是花鳥蟲魚、升仙辟邪、舞樂百戲、遠古神話、歷史故事等。
泗水撈鼎
泗水撈鼎
其中南陽新野縣樊集出土的“泗水撈鼎”畫磚(34.5×120厘米),就是典型的歷史故事。
該畫像磚的圖中間是一座拱橋,橋下有兩柱支撐,柱端有斗拱,橋上有欄桿,兩端各豎一表木。在橋周圍有四組畫面:一、泗水撈鼎:橋上4人用力拽鼎。鼎已出水,一龍躍起,將繩索咬斷。水中兩舟4人,各拿環狀物,似為升鼎用。二、車騎出行:主車駕兩馬,導車和兩騎已下橋。橋左一從車正過闕。三、鼓舞:兩人手執鼓桴,且鼓且舞。建鼓之右有兩樂人。四、狩獵:一人用網捕魚。在這塊磚的畫面上,共計有21人,三車六馬,兩舟一橋、闕、龍、鳳等。
“泗水撈鼎”其原始記載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費得。”畫面上的周鼎乃國寶,是王權的象徵。傳說周赧王時,王室衰敗,一鼎飛落泗水(今山東省濟寧、古河名)。秦始皇東巡,派千人入水打撈。由此為本,演義出鼎已出水露面,被龍咬斷繩索,前功盡棄,鼎復沒水的故事。泗水撈鼎之典故蘊含著天欲亡秦,看似強盛的秦王朝氣數已盡,很快將更換朝代了。

交通


樊集鄉境內有樊新線、鄧施線穿境而過,新修新野—歪子高速連線經過鈕寨、楊庄、曹庄3個行政村。2011年,全鄉13個全部實現村村通。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樊集鄉有小學13所,在校生1787人,中學1所,在校生425人,教師21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樊集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個,藏書2.5萬冊;各類文化廣場13處,有線電視用戶1800餘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樊集鄉有衛生院1家,村衛生所13個。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樊集鄉有學校體育場3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社會保障

2011年末,樊集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39戶,人數1029人,月支出8.95萬元。農村五保供養255人;城鄉醫療救助40多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0多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萬多元。社會福利費8萬元;鄉敬老院建築面積達2520平方米,各項配套設施齊全,2011年,全鄉年補助參合農民650多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2.1萬人,收繳保費219萬元,發放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4250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樊集鄉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固定電話用戶1680餘戶,寬頻接入用戶506戶。

城鎮建設

樊集鄉
樊集鄉
樊集鄉集鎮佔地約2平方公里,鄉鎮府位於樊集村,常駐人口8000人,城鎮化率27%。現有街道縱橫共7條,商戶400家。2005年度樊集鄉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的思路,著力完善集鎮功能,提高集鎮品位。一是科學規劃、規範發展。聘請縣規劃局專家編製發展規劃,使小集鎮發展納入規範化。二是多方籌資,啟動了工業路南延,興業路拓寬硬化工程,整修下水道400米。三是加大精品街建設力度,提升了經營集鎮理念,使集鎮建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四是加大管理力度,集中力量對街道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徹底整治,街道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