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江

三門江

三門江屬於柳江徠的一個流域,江面上隱約可見有三處間隔的大礁石,使河面形成了三個大缺口,活像水面上的三個大門,於是,歷來百姓稱此地為“三門江”。

信息簡介


柳江,曲似九迴腸,滔滔東去。流經柳州的古亭山和雲峰嶺交匯處,江面開闊,緩緩而流,顯得平順溫柔。江岸的森林一帶山地今稱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

傳說故事


相傳有一個感人的民間傳說,相傳南海龍王有兩個兒子,長子黃龍,次子黑龍。性暴兇殘的黑龍常日過厭了龍宮休閑安靜的生活,嚷著要到人間遊玩,龍王經不起黑龍的朝搗蠻橫,便答應了,為不讓他惹事生非,故讓黃龍陪伴前往。
兩兄弟沿著珠江逆水而上,至如今的三門江段,黃龍被柳州的美景陶醉了,興奮得流出了激動的淚水,黑龍初時觀此景也眼花繚亂,高興了一陣,但由於他生性奸詐,卻由高興轉為怨恨,恨龍宮不如柳州,忌恨柳州的美麗,最後產生霸佔柳州的惡念。欲把柳州佔為第二龍宮,邪念已生,黑龍便在此翻騰,張牙舞爪,使柳州上空天色突變,烏雲翻滾,暴雨傾盆而下,黑龍便潛入柳江河中橫身躺下,攔住河水的去路,使江水斷流,上游被淹,百姓遭殃。
看到眼前的慘狀,黃龍想起父王對自己的囑咐,負責管制黑龍不要擾民害人,但又不想得罪黑龍,因而想出了一個兩相俱全的方法,用頭鑽進黑龍堵住的下游南岸,終於鑽了一個大洞,讓柳江上游百姓不再受遭殃。黑龍見此蠻心一橫,將身體化作一道攔河巨石,妄想永遠堵住河水,讓河水常常泛濫,此時,黃龍不顧鑽地時留下的陣痛,而去撞擊黑龍的化身頑石,將這可恨頑石徹底盪除,讓百姓安居,不久頑石被銼成碎塊,河水洶湧而下,疲憊不堪的黃龍也被洪水沖得無影無蹤,江面上留下了長長的鮮紅水帶。
江面落差走平,黑龍攔江處留下數塊礁石,形成了三個大缺口。活像水面上的三個大門,因而後人稱此為"三門江"。當年黃龍鑽通的石洞中,仍留下尺多寬的洞口,並日夜流出冬暖夏涼的清泉,即是今天的三門江邊的龍泉。傳說因為泉水含有龍血龍液,故龍泉水香醇可口,具有健體消疲的作用,至今龍城市民仍四季絡繹不絕前來取水、戲水。
這美麗的傳說,使三門江平添了幾分神秘,今天游者有幸在三門江相會,仍希望能到三門江邊飲上一口龍泉水,以不枉此行。

特色景觀


三門徠江
三門徠江
三門江屬於柳江的一個流域,江面開闊,緩緩而流,顯得平順溫柔。江面上隱約可見有三處間隔的大礁石,使河面形成了三個大缺口,活像水面上的三個大門。當地人叫地為“三門江”。江岸的森林一帶山地今稱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
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柳州市東郊6公里的桂中第一高峰——古亭山下,柳江河畔,森林面積約 9300 公頃,公園內巳建成和待建的風景點有 40 余處,這裡融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水城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風景優美、環境舒適。於1993 年被國家 林業部評為“國家級森休公園”。
公園內群山環抱,山體連綿,蜿蜒曲折迂迴的柳江和洛清江從公園境內穿過,還有眾多的山塘水庫。公園的前身是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地跨柳州市東郊和鹿寨象州兩縣。樹木蔥蘢,繁花似錦,植物種類成百上千,飛禽走獸時有出沒。森林景觀豐富多彩,山體景觀奇特壯觀,溶洞景觀深幽寧靜,天象景觀變換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