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龍王
神話人物
南海龍王,名字是敖欽。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作為中國民間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南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唐僧西天取經,南海龍王曾多次幫忙,或去興風作雨,或率兵助陣。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兇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中國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
其實,歷代自中原渡海到海南來的人士,都要先祭祀海龍王,以祈求安全渡海。唐朝貶官王義方,到儋州任吉安縣丞后,為黎族子弟講經授學,是島上傳播中原文化第一人。當他行至南海時,寫祭文與舟人一同祭祀海龍王。明誼修、張岳崧纂《瓊州府志》卷二十九載:“時當盛夏,風濤蒸毒”,而當他向海龍王禱告之後,“既而開霽,南渡吉安。”屈大鈞《廣東新語》卷六《218海神》中進一步作了描述:“溟海吞吐百粵,崩波鼓舞百十丈,狀若雪山,嘗有海神臨海而射。……海神甚靈,(明)嘉靖間有渡海者,見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余,朱髮長髯,冠劍偉麗,眾驚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過,有光經久不滅。次日有三舟復見,大噪拒之,風波大作,舟盡覆。語云:‘上海人,下海神。’蓋言以海神為命也。”諸如此類的奇異傳說,錄於古籍中或廣泛傳於中國民間。這足證海南中國民間信仰的海龍王祭祀的久遠普遍。中國中國民間傳說早有龍的許多故事,如果聯繫到上古時代的元典《周易》爻辭中“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等的時空動靜觀念,知道龍是陽剛進取精神的象徵,又是在時空變易中時刻有對老百姓潤物廣利的功跡。所以說中國人都是龍種,龍的傳人。為什麼這樣說呢?據說人祖太昊帝伏羲就是龍和地母所生。遠古的時候,中國這片地方叫華胥氏之國。有位叫華胥氏的姑娘,她就是地母。有一天,地母華胥氏到風景優美的大沼澤雷澤去遊玩。正走之間,突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現在眼前。地母心想這是誰的腳印,這麼大,可比我的腳大得多了。心裡想著,就伸過腳去踩住這個大腳印,想和它比一比。可這一踩不要緊,只覺得心中一驚,就懷了孕。後來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伏羲。地母踩的是誰的腳印呢,是龍神的。這個傳說,恰好證明,《易》中的內卦曰貞,外卦曰悔,“貞”的涵義是“正”,“悔”是變動。所以龍是調節陰陽、潤濟民間萬物的正神,又是在時間移動中專事拯救災難的善神。海龍王護佑平安的功能,在海南可以區分為對在海上往來牟利的商家以及聚居海島的黎族同胞。為利潤所驅動,宋代的商人知道海南的香料品質高且價格便宜。據《宋史·食貨志》載:“宋之經費,茶、鹽、礬之外,惟香之為利博。”宋代的外商頻繁來到海南,有的定居下來,形成番浦、番村,建廟祭祀,為往來求平安。宋·趙汝適《諸蕃志》卷下《海南》載:“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皆有市舶。”“昌化在黎母山之西北,即古儋州也……城西五十餘里,一石峰在海州巨浸之間,形類獅子,實貞利侯廟,商舶祈風於是。”“萬安軍在黎母山之東南……城東有舶主都綱廟,土人敬信,禱卜立應,舶舟往來,祭而後行。”古儋州的貞利侯廟及萬安軍的舶主都綱廟,是不是如上文說到的早期龍王廟有承傳關係,今已不可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廟都設在海邊,是海舶商人所建,祭祀的為商舶祈求海航順風的南海海神,而且“禱卜立應”。宋代商人祈求平安的禱祝,一直綿延不斷。
出海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繫於海龍王的保護之中。清代屈大均寫道:“祝融者,南海之君也。虞翻云:‘祝,大也;融,明也。南海為太明之地,其神浴月以開炎天,故曰祝融也’。”這類傳說,後面還有因海上颶風四起,霧雨迷朦,船上的人都涕泣呼號求祝融保命;片刻之間,天日晴朗,飄行萬里,“如度衽席。”這種拯救海上災難的傳說,在海南的海上航行中成為了一種信仰。
海南的黎族,除了島上的原住民外,也有“百越”人遷移而來。百越族的文身習俗,也與向海上龍王祈求護佑平安有關。《漢書·地理志》載:“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封於會稽。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應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斷其發,紋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海龍王護佑平安的祈求,不僅在中國流傳,在黎族也有著共同的民間信仰。
廣利眾生與“除國蠹”、“去民蟊”有潤物廣利品德的海龍王,像一面無形的旗幟,飄揚在海南老百姓的精神世界里。對於海龍王的信仰和崇拜,是隨著唐代以後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發達而日益興盛。南海神被封為廣利王;所謂“廣利”,是“廣徠天下財利”之意,也為“廣利生民”之意。宋元以後,南海貿易日益繁榮,中外海舶互相往來,中國輸出的商品是絲綢、茶葉及手工藝品等,外國運來的是金、銀、琉璃、珠璣、象牙、各種香料,對外貿易的國家沿海一帶有數十個,如占婆(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天竺(今印度)、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當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頻頻來往於廣州、揚州、泉州等港口的時候,海南島是南海航行必經之地,一些港灣也成為往來商船避風的場所。海南島與南海諸國地理相近,貿易便利。《宋會要》刑法二之一三五載:“海南四州黎峒地與南蕃相望。”《嶺外代答》卷一載:“瓊州、萬安軍、吉陽軍……若夫浮海而南,近則占誠諸蕃,遠則接於六合之外矣。”宋代來海南貿易的外國商人顯著增加。宋人樓鑰《送萬耕道帥瓊管》詩寫道:“流球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他在《玫瑰集》卷一九《代謝知瓊州表》中說:“今瓊管邈在萬里之外,顓居一海之中……而賈胡遙集,實為舶政之源。”“舶政之源”,說到底是獲利之源。祀奉海龍王,在海南,人們所要達到的是“神人致喜”以及“佑我家邦廣利”。南宋高宗,曾經多次在上諭中強調過的一句話:“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這是站在皇帝的立場上,確認“是國家大得濟”,即國家受益。國家財源廣進,老百姓也隨之獲利。
然而,關於宋高宗的“阜通”一說,海南的貶官另有議論。李光貶海南后,曾寫下《阜通閣》詩,也描繪宋時海南與海外通商情景。其詩有小序云:“元壽使君到官未幾,浚川築堤,以通商賈之利,急先務也。因為閣匾,其榜曰阜通,辱示佳章,因次其韻。”李光讚揚海外貿易的繁榮,“萬貨來從徼外舟”,外國商船停舶海南已呈繁榮局面;但他詩中指出,要使經濟繁榮,老百姓得到實惠,必須“除國蠹”,“去民蟊”。可惜在當時是無法實現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去祈求海南的龍王在“廣利眾生”時必須做到的!
南海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