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祭

醮祭

祭是一種融歌、舞、樂、技於一體的祭祀娛樂活動,源於古代的巫術,延續至今已數千年,但仍然比較神秘。在通渭,人們把舉行醮祭活動稱為“打醮”或“跳(調)神”。醮祭活動並不十分普遍,每年只在個別村莊和寺廟舉行,活動時間各處不同,以秋後為最多。

簡介


巫師(俗稱“師公”)是醮祭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以降神和娛神為職業,一行兩三人至七八人不等,以平襄鎮斜屲村的最有影響。整個醮祭活動中,巫師替人娛神,是人神之間的一個中介。他們通過一系列混沌的歌舞,將人、巫、神攪和於一起,在“共享其樂”的同時,達到祈福求祥、驅病避邪的目的。羊皮鼓是醮祭活動中始終使用的樂器,橢圓形鐵圈蒙了羊皮做成。握柄下套有九隻小鐵環,謂之“九連環”,其象徵意義已不可考。

構成


醮祭
醮祭
醮祭過程大致分請神、娛神、回神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又有若干不同的小環節。請神分小請和大請兩部分,均以唱為主。小請內容基本是什麼人請什麼神到什麼地方來幹什麼,大請內容主要唱述各路尊神的來歷、司職等詳細情況。請神過程中,巫師身穿青布長衫,頭戴瓜皮小帽,相對顯得斯文一點。

形式


醮祭
醮祭
娛神是醮祭活動的關鍵,內容複雜,環節瑣碎。這一階段,歌、舞、樂、技都有所體現,其中以跳神(舞)給人的印象最深。跳神時,巫師們統一著花紅馬甲和裙子,頭戴網子(一種專用的黑色網帽,裝有假長辮),左手握鼓,右手揮槌,隨著鼓點的不同,變換著不同的舞姿。整個過程中,巫師抬腿擰腰,張臂搖頭,恣意舞蹈,如癲如狂,表現出一種追求生存空間的強烈慾望。緩急兼施的鼓點和持續碰撞的鐵環聲,又傳達著一種人定勝天的孔武精神。有時候晚間跳神,巫師們又在網子的辮梢上綰了點著火的香包,掄起火圈,更顯巫術之神奇。所有這一切,無不彰顯著原始、粗獷、純粹、神秘、歡樂的氣息,天衣無縫,妙趣橫生。使圍觀的村人往往產生一種置身於曠古煙雲的幻覺,超然舒暢之感,不可言語。

內涵


醮祭
醮祭
秉蠟、行供養、出五爺在娛神階段也顯得比較重要。秉蠟以唱為主,主要敘述黃蠟(蜂蠟)不同尋常的產生過程及祭祀功用,寓教化之意於其中。行供養以獻禮品為主,儀式繁複。禮品通常為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被稱為“十大供養”。獻禮畢,又唱十段與之相應的吉詞。出五爺主要是祀五方之神。這一過程,需要在院中設起五方壇。五方壇按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插青、紅、白、黑、黃五種不同顏色的旗子,用繩子圍起來,並在正中豎一幡桿,揚起幡兒。幡兒仍以五色紙做成,不寫字。壇設好以後,巫師擊鼓踏轉五方,行祭祀之禮。出五爺的過程中,無歌也無舞。
與娛神相比,回神過程就顯得簡單多了。巫師們又換上布衫小帽,由一巫唱回神詞,其他巫師則手拿法器,進行舞蹈。“回神”,顧名思義,就是請各路尊神上天入地,各回各處。當然,在回神的同時,巫師們又不忘祈禱諸神,要他們回去以後,廣賜恩澤於人間,使人們老少健康,四季平安。回神乃至整個醮祭過程,以燒掉所有用過的紙品而宣告結束。

現狀


有些村莊在醮祭時,根據傳統,還有“炸山”活動。炸山是人們為“預防”雹災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炸山這天拂曉,人們抬了方神,帶上五穀糧食和葯料,巫師捉了活雞,拿了法器,來到高山之巔。在既成的尖土堆周圍,巫師們轉五方,請諸神,唱吉詞,逐災禍。之後,將雞頭、葯料及畫了符的瓦碗等深埋於土堆之中,並插五色旗於其上,神秘地完成了這個禳災納吉的儀式。
醮祭活動就其形式和內容來看,是古代巫術與儒、釋、道教儀相結合的產物。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醮祭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政治、文化、民族、地域、派系等的影響和客串,至今日雖然已經式微,但仍不失其本,而且在全國大部分地方依舊存在。據此,我們也可以觸摸先民的脈搏,瞭望遠去的精神家園,以便能更好更多地發掘我們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