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員

李石,女,漢族,博士后,1979年2月生人 貴州貴陽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員。

人物經歷


2008年1月至今北京大學 哲學系 外國哲學教研室 博士后
2004年4月至2007年7月 羅馬LUISS大學 政治科學系 政治哲學博士學位
2005年10月~2006年3月澳大利亞“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Philosophy and Public Ethics)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分部訪問學生
2001年9月~2004年1月 保送至清華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專業 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7年9月~2001年7月保送至清華大學化學系 獲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貢獻


2007年12月,參加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政治學論壇”,並作主題發言。
2006年10月,參加由義大利帕維亞大學社會哲學中心主辦的“第四屆帕維亞政治哲學博士生論壇”,並將應邀報告論文《伯林“兩種自由”概念的辨析》。
2006年6月,在義大利的奧維多參加由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與美國Tufts大學聯合主辦的暑期哲學學校。
2005年9月,應邀參加“第三屆帕維亞政治哲學博士生論壇”,並報告論文《因果解釋、自由和戴維森》。
2005年7月,應邀參加蘇格蘭斯特靈大學“正義、安全與權力”討論會(因簽證原因未能前往)。
2005年5月,參加由西班牙維哥大學和葡萄牙米尼奧大學聯合舉辦的主題為“全球正義:作為世界性的制度的國際研討會。
2005年4月,在法國圖爾(Tours)參加由“歐洲應用全球正義網路組織”主辦的“藥物研製的激勵及其利益分配中的正義規則”角色討論會。
2004年10月,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消除貧困日”年會
學術文章
《重溫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命題:反駁與辯解》:《道德與文明》2003年1月號。
《消費社會談奢侈》:《貴州師大學報》2003年11月號。
《積極自由新論》“第二屆中國青年政治學論壇”會議論文,2007年12月。
“第三屆帕維亞政治哲學博士生論壇”會議論文,2005年9月。
“第四屆帕維亞政治哲學博士生論壇”會議論文,2006年10月。
翻譯文章
西蒙·卡尼,《國際分配正義》《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六輯),第33~83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史蒂芬·馬西多,《在國內和國外視野中的公共理性:合法性、多樣性和政治共同體》《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第28~35頁,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