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琦

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師

徠許琦,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師。

個人簡介:


許琦,1981生於山西臨汾,2008至今任教於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藝評網合作藝術家。

教育背景:


白色想象
白色想象
1999-2003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獲文學學士、法學學士雙學位
2004-2007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2013-2014 中央美術學院骨幹教師訪問學者

個展:


紅色區域
紅色區域
2013年 白平衡(平遙國際攝影節,平遙)
2009年 境·觀(香地藝術中心,上海)
2006年 心·秩序(天津美術學院)

群展:


沙發
沙發
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
樓梯
樓梯
樓梯no2
樓梯no2
2015年
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天津美術館)
東成西就—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發現計劃(今日美術館,北京)
紅了綠了—國際女性藝術展(117當代藝術中心,寧波)
2014年
天津油畫雙年展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台灣藝大·天津美院兩校教師交流美展(台灣藝術大學美術館)
多向度·破碎時代的散點探索—2014青年藝術家計劃 (萬荷美術館,北京)
Multi Angle-2014 China Young Artists The Scatter Exploration of Broken Era
空景(怡盛藝術空間,北京)
the empty scene(yi sheng art space)
首屆A.LIVE藝術現場(上海張江當代館)
三界外—觀念的絕對化(5藝術空間,北京)
視覺之閾—2014年南京當代油畫邀請展(弘鼎藝術空間,南京)
國際女性藝術家聯展(滿洲里博物館)
2013年
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只要證明—青年當代藝術展(貴點藝術空間,北京)
中國·韓國光州藝術交流展(韓國)
2012年
鸞鳳齊鳴--當代女性藝術巡展(樹美術館,北京)
預言—當代藝術家聯展(龍邁藝術空間,北京)
首屆中國當代美術文獻展提名獎(成都)
2011年
多元的理想-天津美術學院新媒體教師作品展(深圳美術館)
城市自然人-全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明圓藝術中心,上海)
2010年
亞洲新銳寫實藝術家優秀作品提名展(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2009年
“別處--女性·天津”(匯泰藝術空間,天津)
2008年
第五屆中韓藝術巡迴展(宋莊上上美術館,北京)
2007年
天津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天津美術學院,天津)
聚沙塔-2007中國新銳繪畫獎(炎黃藝術館,北京)
青澀創想計劃-當代藝術院校大學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06年
全國美術院校師生油畫作品展(深圳美術館)

藝術評論:


​城市的曼陀羅——許琦作品解讀
郝立勛/文
現在的都市是繁華的、擁擠的、嘈雜的,從而使得人們的精神也是複雜的、緊張的、敏感的。如此的一個城市怎麼配的上用曼陀羅的清淡、高雅、安靜來相稱呢?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矛盾體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因為他們不屬於彼此的世界,就如同現實世界中的人們被冷漠和孤寂佔據的靈魂很難有知己般的交流一樣,都在自己的單行線上漫步著孤獨路,他們毫無目的的漂在這個城市中,感受著城市中的寸寸土土。天窗、陽台、樓梯、桌椅、隔斷、馬路、灰牆無不在傾訴著這個城市的現實物語。許琦就是從自己心緒的敏感和對藝術理念的獨特理解出發,把這些現實中的最常見的城市場景移情到了自己的畫布上,這不僅僅是現實物質世界的位移,更是一種情感的轉譯。
藝術徠家對世界的感受是相當敏感的,對於每天居住的最熟悉的城市有著獨具匠心的感悟。許琦的城市系列作品在構圖上總留有一個大塊的主色調,從而與城市中的設施和標誌拉開了空間,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很大氣很穩重,能夠讓人很明顯的感受到現實的存在。整個畫面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無言的孤獨的傷逝美,城市的生活是複雜的,同時又是簡單的,簡單的就像那些寂寞在角落裡卻高雅的花兒一樣,靜靜綻放、開盛、開敗,毫無聲息。孤獨的樓道街影、桌椅投影、建築標識牌都在畫家筆下顯得很有秩序的存在著,這種秩序在現實中也許很不合邏輯,但在藝術家的理想國度里這卻是很合理的,它就是要通過這些冰冷的牆體、鋼架來詮釋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存在的那種隔膜的冷酷。通過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在畫面肌理的處理上很有自己的風格,很多肌理效果都是在創作的過程中不經意的自然顯露的,而不是刻意的去照搬現實的物象。畫家一直在不斷尋求和探索不同的的語言形式來表達同一個城市的不同狀態,從而創造同一個城市的不同語境,而這種心境的表達離不開色彩和筆觸的適時漸變。
希望有一天這個城市的感覺是可以孤獨,但不憂傷。就如同獨自在山腳,花開花敗的曼陀羅一樣,保持著自我的狀態,不會因為外面世界的改變而放棄了自己的靈魂。
秩序異在的心靈風景——許琦的城市繪畫
文/郝青松
世界的存在與延續更在於一種內在秩序的建立和支配,關於秩序的穩定和顛覆也幾乎可以描述人類所有思想和行為的發生。在藝術的創造和闡釋中,對秩序的攻防無處不在。藝術家努力在作品中形成穩定秩序並使之獲得牢固的秩序認同,這種成功同時以顛覆自我和歷史的既有秩序而存在。因此可以用“秩序異在”來描述藝術在創造層面的特點。有創造性的藝術家追求的正是一種異在的秩序結果。
許琦,一個執著的青年女性藝術家,她數年前的個展以“心秩序”命名,藝術的存在源自心靈的成長。許琦關注她在城市中的新視角,基於現代文化內核的城市發展正在重新塑造我們生活的環境,它首先表現為新的視覺氣象。許琦表現的正是她的敏銳發現,在她生活世界的周圍,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一種新的視覺秩序被建立起來。點線面在自然之中的抽象發現,屬於藝術史上現代藝術階段的重要進步,體現在藝術家個人方面,這種發現也是自我藝術自律的重要階段。更為可貴的是,許琦由此進而走入心靈深處,使視覺的自覺成為了心靈自覺,而這無疑正體現了藝術的自覺。
一路走來,許琦對生活和藝術的認識更為複雜和深刻,單向地再現視覺和心靈秩序已不能滿足新的藝術需求。許琦審視靈魂深處,那裡有一塊彷彿與生具來的安靜空間,它超越外在的視覺反應,而與個體存在的內在體驗有關。最初由視覺引起的新奇的美的愉悅和和諧感受,正讓位於內心的積澱和思考,那是一種回望,一種堅守,是關於心靈的風景。當時代的大潮洶湧而至,城市化正在深刻地改變每個中國人的命運。最初的希望和激動退去之後,慌亂和焦慮以致失望成為極其日常化的大眾體驗。失序的生活觸目可及,失序的思維讓最初關於視覺秩序的發現和投入意義全無,脆弱的心靈只有依託更早存在的堅韌。這是關於精神的存在,一顆彷彿永遠孤獨的心靈,憧憬過,奔放過,繁華過後卻依舊孤獨,回歸獨處的空間。依然是心的秩序,卻更為深邃。藝術和人生關係的奇妙正在於此,初歷了人生的風雨,對藝術的體驗才會更為深入。這種藝術的秩序因而是異在的,展現出創造的力量。
許琦的繪畫,源自城市的視覺發現,更是深入的內心經驗。孤獨,一種永遠的人生力量,之於藝術,屬於有關心靈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