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仁義鎮的結果 展開

仁義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下轄鎮

仁義鎮,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下轄鎮,位於八步區南部,總面積308平方公里。仁義鎮總人口51743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仁義鎮下轄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三聯村獨崗街,距八步區政府55公里。 

2017年,仁義鎮地區生產總值28.6億元,財政收入7143.4萬元。

歷史沿革


1984年8月,仁義鄉設立。
1989年4月29日,撤鄉設鎮。 
仁義鎮圖片
仁義鎮圖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仁義鎮位於東經111°31'41"—111°44'11"、北緯23°53'24"—24°08'59",地處八步區南部,北與步頭鎮相鄰,南與鋪門鎮相接,東與信都鎮相連,西與梧州市蒼梧縣沙頭鎮交界,總面積3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仁義鎮境內多屬大桂山丘陵地帶,地勢由北向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 

水文

仁義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林洞河、象坪水、雙橋塘水、大平水、大風水。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仁義鎮耕地面積4.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3.48萬畝、旱地面積1.42萬畝;林地面積23.28萬畝。 

礦產資源

仁義鎮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鎢礦、銅礦、金礦、水晶、鐵礦、石灰石,以大桂鉛鋅鎢礦蘊藏量最多。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仁義鎮下轄19個行政村。 
仁義鎮人民政府駐地仁義鎮三聯村獨崗街,距八步區政府55公里。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51102116201121三聯村委會
451102116202220樟塘村委會
451102116203220福安村委會
451102116204220松高村委會
451102116205220新聯村委會
451102116206220玉石村委會
451102116207220仁義村委會
451102116208220萬民村委會
451102116209220龍珠村委會
451102116210220萬興村委會
451102116211220東江村委會
451102116212220大洞村委會
451102116213220雙龍村委會
451102116214220萬壽村委會
451102116215220共和村委會
451102116216220福聯村委會
451102116217220萬善村委會
451102116218122保福村委會
451102116219122龍江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17年,仁義鎮總戶數15610戶,總人口66196人,其中城鎮人口814人、鄉村人口65382人。 
2021年7月9日,八步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仁義鎮人口數為51743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仁義鎮地區生產總值28.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5萬元;財政收入7143.4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46億元,完成量位居八步區第二位;完成規上企業產值12.6億元;完成招商引資8.02億元。 

第一產業

仁義鎮引資3000多萬元興辦示範園蔬菜加工廠、水產養豬場、三黃雞繁育中心及養殖基地等多家農業企業;引資開發速豐林基地5萬畝、三華李等優質水果基地6000畝。

第二產業

仁義鎮引資1.5億元興辦金屬製品廠、燈飾廠等10多家企業;引資1400萬元開發水電站4座。

交通


仁義鎮境內有207國道洛湛鐵路穿鎮而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7年,仁義鎮有初級中學2所,教師125人,在校學生2333人;小學22所,,教師271人,在校學生5798人。建有公共圖書室8個,藏書20萬冊。

文化事業

2017年,仁義鎮投入資金38萬多元,新建和更新固定的文化宣傳欄25個、文化長廊3個,印製各類宣傳單8000多份,懸掛橫幅800多條,張貼各類標語3000多張,印製宣傳板報150多版。 
 

旅遊


魚影江村
魚影江村,位於仁義鎮共和村黎屋寨周圍,石峰林立,修竹茂林,山清水秀,人稱之為“小桂林”。黎屋寨西面大風山峭壁間有天賜石鯰魚三尾,從下井排向上爬。明朝的文人黎兆曾書“魚影江村”四字於石壁上,隱約可見。
黎屋村前有一口大塘,形如一尾巨大的鯉魚,口為井,尾如剪,所以稱為“鯉魚塘”。在鯉魚塘的東頭與水井一口,形狀如蟹眼,稱之“蟹眼井”。水井所處的地位比塘高,塘水的水位大大低於水井的水位,即井水水位卻偏偏要比塘水高二尺余,亦是奇觀,被列為“廣西72名井”之一。
黎屋村前立有一石碑,書刻呂學士居鄉七約,並加以註釋,為治鄉善法。明朝時每月初一鄉人聚集,看碑學法,自重自愛。一時鄉風淳厚,附近鄉民無訴訟約幾十年。古碑猶在,經近600年的風雨侵蝕,字跡尚新,對後人不無啟迪。
龍岩洞
龍岩洞,位於仁義鎮萬善村。村前河水縈迴,修竹暢茂,喬木蓊翠。村后,如一座交椅狀的石山,峻峭拔兀。山頂平坦,林木叢叢。半山間有一山洞,洞口如龍口狀,龍岩由此得名,被列為舊信都縣“八景”之一。
整個岩洞分外洞,內洞,支洞三個部分,由一條通道把三部分連成一氣。外洞又稱洞口,像一個扇形的廳堂。中間有一個8平方米的平台,可供遊客坐卧歇息。正面的岩壁色彩斑斕,像一幅巨大的畫幔。洞頂的鐘乳石,千姿百態,在燈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儼然宮廷中的琉璃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