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仁義鎮的結果 展開
仁義鎮
耒陽市下轄鎮
仁義鎮位於耒陽市西部,地處四縣市交界地段,西隔舂陵河與常寧市白沙、蔭田兩鎮相望。地形南北狹長,南羅公路全長25公里貫穿我鎮全境,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共轄12個村,2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萬人(多為漢族江右民系)。
1952年8月19日,耒陽遵照省委關於進一步划小區鄉行政區域的指示,調整為16個區,321個鄉;1958年10月,成立25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同年12月調整為18個人民公社仁義公社,駐十里垌,轄的仁義、南京鄉;1961年4月27日,按照1956年的鄉數,每鄉成北半球個人民公社,即39個公社、3個鎮,11月恢復區級機構,全縣分置城關、新市、馬水、東湖、夏塘、公平、仁義、哲橋8個區,以加強對公社的領導。1990年,全市共設7個區,9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41個鄉,其中仁義轄20個鄉,分別是長坪、石梘、布美、馬形、水口、和平、青陂、仁義、仙嶺、衡頭、蔭田、紙槽、黃沙、南京、安和、鄺庸、西嶺、馬鞍、回龍、羅渡;1963年,仁義片區駐地十里垌,所轄公社鎮包括仁義、南京、石梘、和平、黃沙。1995年撤區並鄉時,將原來的羅渡鄉併入仁義,成立新的仁義鄉,並撤去原羅渡的辦公場所,搬遷到仁義圩上,大大擴寬了轄區面積和人口。2016年仁義撤鄉設鎮獲批,成立仁義鎮。
2017年末,轄先鋒、衡頭、仁義、紙槽、十里、茶豐、鄺鄘、沿江、王屋、羅渡、黨田、友誼12個建制村、223個村民小組。
耕地面積153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113公頃;生態保護林3612公頃,經濟林1239公頃,油茶林4331公頃,有“油茶之鄉”之美譽,農民人均收入7800元。電力礦產資源豐富,有錫鋅鐵錳等礦,歐陽海灌渠在我鎮境內。種植油菜面積10000餘畝。
境內耕地面積138平方千米;其中水田92.6平方千米,林地面積38平方千米,可利用草地面積7.33平方千米。2017年末,農業總產值達到3751萬元。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大豆為主,2017年生產糧食289.52萬噸,人均512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油茶、黃花菜等。蔬菜種植面積188.6平方千米,產量5.19萬噸,主要品種有黃瓜、白菜、油菜、西紅柿、辣椒、蘿蔔等品種。畜牧業以生豬、牛、羊、家禽養殖為主,2017年生豬飼養量5.6萬頭,年末存欄3.82萬頭;牛飼養量3.15萬頭,年末存欄1.98萬頭;羊飼養量2.35萬頭,年末存欄1.12萬頭;家禽飼養量108.1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312.3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2%。截至2017年末,境內計造林4405平方千米,其中防護林3286平方千米,經濟林212平方千米,竹林16平方千米,住宅四旁植樹4352.9萬株,林木覆蓋率93.5%。2017年水果種植面積268平方千米,產量85.4噸,主要品種有李子、枇杷、桃子、柑橘等。漁業以養殖鰱魚、鯽魚、草魚等為主,2016年,養殖面積2176平方千米,產量52.5噸;漁業總產值106.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8%。2016年,境內擁有農業機械388台(輛);名優農產品有茶油、黃花菜、麵條,農民人均年純收入7800元。
2017年境內企業總產值達28615萬元,上繳國地兩稅近320多萬元,此外,注重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以麵條加工業為主的傳統手工工業,廣泛分佈於仁義圩場周邊,年均麵條成交量達到58.93萬元,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2017年末,境內有商業網點326個,全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34萬元,比上年增長35%;城鄉集貿易市場3個,分別是仁義市場、安和市場、羅渡市場,三個市場全年成交額886.5萬元。此外,鎮內商貿流通網路不斷健全,餐飲、金融、保險、數碼電子、美容美髮、電器維修等百業興旺,基本上能夠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要求。仁義圩,首建堡子口,后遷茭塘鋪,再遷鐵爐下(仁義圩公路西側),都沒開成。1964年,破除迷信,戲台、娘娘觀被拆除改作日雜門市部。1969年建成供銷大樓。1972年,仁義區公所、仁義公社機關(鄉人民政府)遷建仁義圩,相繼有派出所、法庭、工商稅務所、銀行、糧站、食品站、耒陽十中、仁義中學、中心完小、中心醫院、郵局、電視插轉檯等十幾個單位建在仁義圩場及附近四周,仁義圩成了耒陽西部七鄉(仁義、南京、餘慶、磨形、石梘、長坪、羅渡)政治文化中心。仁義圩成為耒陽西南部三大名圩(餘慶圩、磨形圩、仁義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