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橋鎮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下轄鎮

大成橋鎮,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位於寧鄉中部,距寧鄉市城區20公里,距省會長沙60公里。上距洛湛鐵路橫市站12公里,下距長石鐵路寧鄉站29公里。轄9個行政村(社區),鎮域面積58平公里,常住人口2604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與回龍鋪鎮雙鳧鋪鎮煤炭壩鎮喻家坳鄉資福鄉相鄰,新老寧橫公路穿過我鄉中心區域。

清代所屬三都四區,解放前設置鄉保甲,為大成鄉,粟溪鄉範圍;解放后立人民政府,為成功鄉、玉堆鄉、靜林鄉、玉堂鄉、麻田鄉範圍,后合併更名為大成橋鄉、成功塘鄉,歸屬雙鳧鋪區。在1995年撤區並鄉時,由原大成橋鄉、成功塘鄉、麻田鄉的新洲村所組成。

6徠0年代起,鄉人民政府駐地一直設在大成橋老街川穎祠內。2004年元月整體搬遷至開發區,屬青泉村魚子塘組境內,緊靠省道寧橫公路。

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長沙府寧鄉縣。
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屬益陽專區。
1983年7月,隨寧鄉縣划入長沙市。
1995年5月,撤區並鄉,由大成橋、成功塘2鄉和油麻田鄉新洲村合併為大成橋鄉。
2007年3月,由大成橋鄉改為大成橋鎮。
清代所屬三都四區,解放前設置鄉保甲,為大成鄉,粟溪鄉範圍;解放后立人民政府,為成功鄉、玉堆鄉、靜林鄉、玉堂鄉、麻田鄉範圍,后合併更名為大成橋鄉、成功塘鄉,歸屬雙鳧鋪區。在1995年撤區並鄉時,由原大成橋鄉、成功塘鄉、麻田鄉的新洲村所組成。
60年代起,鄉人民政府駐地一直設在大成橋老街川穎祠內。2004年元月整體搬遷至開發區,屬青泉村魚子塘組境內,緊靠省道寧橫公路。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下轄青泉1個社區,永盛、梅鳴、鵲山、玉河、玉新、二泉、大成橋、成功塘8個行政村;下設21個居民小組、13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大成橋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青泉社區、永盛村、鵲山村、二泉村、玉新村、梅鳴村、大成橋村、成功塘村,鎮人民政府駐青泉社區。
代碼名稱
430124119003青泉社區居委會
430124119201永盛村委會
430124119203鵲山村委會
430124119204玉河村委會
430124119206二泉村委會
430124119207玉新村委會
430124119208梅鳴村委會
430124119209大成橋村
430124119210成功塘

地理環境


大成橋鎮地處寧鄉市中部,東與回龍鋪鎮接壤,南與壩塘鎮相鄰,西連雙鳧鋪鎮,北鄰喻家坳鄉,距寧鄉市城16千米,區域總面積58.01平方千米。
地貌特徵屬典型的丘陵地區。掌葉狀地形,縱向:東低西高;橫面:南低北高,一般山峰在100米左右。山溪分佈均勻,自然水資源豐富,有終年不息的溈江,還有五條主要山溪:玉堂江、梅塘山溪、歐家大沖山溪、麻早沖山溪、鳳陽山溪。
土壤成土質主要為第四紀紅色粘土風化物以及河湖沉積物。紅黃壤土復蓋全鄉。水稻田土壤半數系溈江、玉堂江河岸的豬育性水稻土和滲育性水稻土。其餘系各山沖村組的潛育性、沼澤性水稻土所組成。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貧乏,以煤炭為主。以省道1810線為中心線,公路以北為二迭系淺海碳酸鹽、濱湖相含煤沉積層;公路以南,部分屬侏羅系陸相盆地沉積層,含陶土儲量2億立方。除青泉村、永盛村有小量的斷層口不規則小塊煤田外,其餘部分屬五畝沖煤田邊沿殘次煤塊。經九十年代鄉、村煤礦的採掘,資源已開始枯竭。全鄉石灰岩斷層口多處露面。村民利用石灰石(碳酸鈣)燒鍊石灰(氧化鈣)作建築材料。沿溈江一線沙石資源質優、量大,但經過近10年的開採已開始短缺。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總人口有334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300人,城鎮化率93.7%;另有流動人口2100人。總人口中,男性16900人,佔50.6%;女性16500人,佔49.4%;14歲以下5616人,佔16.8%;15—64歲22722人,佔68%;65歲以上5062人,佔15.2%;以漢族為主,達33212人,佔99.4%;有侗、苗、土家、瑤、壯、仫佬、黎、滿8個少數民族,共188人,佔0.6%。2011年,大成橋鎮人口出生率13.9‰,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7.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69人。
截至2017年末,大成橋鎮常住人口為33680人。
截至2018年末,大成橋鎮戶籍人口為35100人。
截至2019年末,大成橋鎮戶籍人口為34711人。
據寧鄉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成橋鎮戶籍人口32667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
2021年6月16日,寧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大成橋鎮常住人口26048人。

政治


大成橋鎮
大成橋鎮
鎮黨委書記:彭海華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胡鐵強
鎮紀委書記:姚雨秋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成橋鎮財政總收入4728.6萬元,比2010年增長28.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862萬元,比2010年增長18.4%;人均財政收入1416元,比2010年增長7.6%。
2014年,大成橋鎮完成生產總值23.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達1.78萬元。
截至2018年末,大成橋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截至2019年末,大成橋鎮有工業企業24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個。

農業

大成橋鎮農業以種植糧食、玉米、柑橘、蔬菜為主。2011年,大成橋鎮農業總產值37000萬元,農業增加值270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22.5%。大成橋鎮主要經濟作物為柑橘、油菜;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大成橋鎮生豬飼養量96000頭,年末存欄58000頭;羊飼養量3000隻,年末存欄1000隻;牛飼養量4000頭,年末存欄1500頭;家禽飼養量35萬羽;柑橘種植面積560畝,產量120噸。
工業
大成橋鎮工業以鑄造、機械加工、煙花鞭炮、鞋服生產為主。2011年,大成橋鎮有工業企業34家,職工3700人;工業總產值為37.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1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5.2%。
2014年,大成橋鎮完成工業生產總值72億元,其中規模工業產值60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商業網點180個,職工560人。2011年,大成橋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641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2014年,大成橋鎮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55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20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各項貸款餘額10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郵電業

2011年,大成橋鎮郵政業務收入為3000萬元,其中純收入26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489萬元。
2014年大成橋鎮傳統經濟支柱煤礦產業全部終結,鎮級財政負重前行的艱難背景下,堅持“突出三個平台,實現三產並舉”的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為大成橋鎮的經濟轉型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全鎮已進駐規模企業19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農業專業合作社53家。2014年全年完成縣域生產總值23.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億元;完成工業生產總值72億元,其中規模工業產值6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達1.78萬元。
大成橋鎮先後創新發展了“湘都模式”和“鵲山模式”,成為了寧鄉農業大縣的一張閃亮名片,成功得到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和廣泛推廣。該鎮湘瑞重工緊跟政策導向,與南車集團等大型企業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特步鞋業2015年產鞋260萬雙,繳納稅收近800萬元,后階段該公司還將繼續投入擴建生產線。今年,大成橋鎮已著手重新制定鎮域發展規劃,按照全域景區化建設的要求,縱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新老寧橫公路沿線棚戶區改造,實現集鎮和工業園區雨污分流,充分挖掘鎮域範圍內的農耕文化、歷史底蘊、特色餐飲等資源,將大成橋打造成寧鄉黃金旅遊線路上的璀璨明珠,全域景區建設的示範鎮。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76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4所,在校生1565人,專任教師1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47人,專任教師4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大成橋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比2010年增長12%。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77人,農村實用人才57人,技術特派人員13人。
大成橋鎮
大成橋鎮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個;農家書屋7個,藏書20000餘冊。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2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000多戶,入戶率35.7%;數字無線電視用戶400餘戶,入戶率4.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門診部(所)10個;設病床78張,固定資產總值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2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大成橋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1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2%。

社會保障

2011年,大成橋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5戶,人數64人,支出14.2萬元,比2010年增長8%,月人均184.9元,比2010年增長8%;城市醫療救助10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3人次,共支出22.3萬元,比2010年增長2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9戶,人數1055人,支出124.7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月人均98.5元,比2010年增長1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9.1萬元,比2010年增長21%;社會福利費27萬元,比2010年增長5%;敬老院1個,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53人;有社區服務設施3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21萬元,比2010年增長12.8%;基金支出合計323萬元,比2010年增長13.2%;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2%。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大成橋鎮有郵政局1個,代辦所2個,全年征訂報紙、期刊2.5萬份(冊);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6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9萬戶;網際網路用戶3400戶。
大成橋鎮
大成橋鎮
2016年10月28日上午,大成橋鎮舉行了長沙市慈聚愛心大成橋鎮慰問活動暨大成橋志願服務隊成立授旗儀式。長沙市慈聚助中心張松、李建華,長沙市慈聚中心名譽理事長陳梓仁(原寧鄉縣縣長),長沙市慈聚中心名譽理事長陳朝輝(原縣政協主席),大成橋鎮政府人大主席黃紅衛,長沙市慈聚中心副理事長、寧鄉中心負責人曾光文等一行蒞臨現場,對大成橋鎮10戶貧困家庭學生進行捐贈,並對大成橋鎮今年考上大學的4名低保家庭大學生進行獎勵,現場物資發放,暨慈聚愛心大成橋志願服務隊成立、授旗。

交通


2011年,大成橋鎮境內有209省道、大喻、寧橫3條公路幹線交會。
大成橋鎮
大成橋鎮

文化


● 地名由來
大成橋鎮因相傳唐代前,該地只有上下泉塘2處木橋;唐末籌修石橋時,恰逢黃巢起義軍在此打一勝仗,便定名為“大勝橋”。黃巢兵敗后,當地農貿旺盛,改名為“大盛橋”。清朝廷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又改為“大成橋”,地以橋名,沿襲至今。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24日,大成橋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2021年3月25日,大成橋鎮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村鎮”稱號。
大成橋鎮
大成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