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五師八十六團
農五師八十六團
新徠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八十六團於1960年建團,位於新疆博樂市東郊青達拉墾區,墾區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6公里,全團播種面積5.2萬畝,全團總人口8780人,總勞動力2753人,其中農業勞動力 2242人。在冊職工249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30%。全團現有21個建制單位,是一個以生產棉花為主,科教文衛、工交建商共同發展的政治經濟綜合體。
近年來,八十六團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迎接挑戰,趨利避害,發揮城郊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競爭能力,提高農產品市場佔有率。以"以發展壯大團場、致富職工群眾"為目標,一是在發揮棉花優勢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果蔬業和養殖業,從而形成了棉花、葡萄、蔬菜、畜牧 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格局。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八十六團大力實施"科技興團"戰略,大面積引進推廣了以"遼棉12"為代表的棉花系列抗病品種,全面推行了滴灌植棉、膜上灌、全層施肥、種子包衣、半精量播種等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團場農業實現了高產、高質、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
紅提葡萄
2005年,八十六團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面貫徹兵團"1+3"文件精神,落實職工承包土地長期固定,擴大職工經營自主權,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落實職工"自用地",使農業改革向深層次邁進,職工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在唱響上使勁,在主動上著力,按照"三貼近"的要求,採取各種形式,創新工作方法,抓住凝聚人心工程、細胞工程、外塑形象工程不放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推進團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每年都舉辦大型廣場文化節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鼓舞職工士氣,增強團場凝聚力。1997年被兵團命名為農業標準化團場,2002年被兵團命名為兵團級文明單位。努力提高八十六團的整體發展水平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