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是指原發於肺的惡性腫瘤,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轉移到骨骼形成繼發腫瘤。常見於中老年病人,40~60歲的年齡段居多。好發部位為軀幹骨。非小細胞肺癌骨轉移發生率為30%~40%。臨床表現為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轉移至脊柱可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如放射性疼痛、感覺麻木、肌無力、癱瘓等。肺癌骨轉移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外科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目前各種治療肺癌的方法效果均不令人滿意,具體的治療方案應根據肺癌病理類型、病人的心肺功能和全身情況以及其他有關因素等,進行認真詳細的綜合分析后再作決定,採用多學科綜合治療。肺癌骨轉移患者預后很差,其1年生存率為40%~50%,中位生存期為6~10個月。
● 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或腫瘤科、骨科
● 骨轉移癌病灶的形成是原發癌經血行轉移,腫瘤細胞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較公認的轉移方式為:
● 原發腫瘤細胞浸潤周圍組織進入脈管系統(血液和淋巴)。
● 腫瘤細胞脫落釋放於血循環內。
● 腫瘤細胞在骨髓內的血管壁停留。
● 腫瘤細胞再透過內皮細胞逸出血管,繼而增殖於血管外。
● 轉移癌病灶內血運建立,形成骨轉移病灶。
● 肺部原發灶癥狀
● ● 咳嗽、咯血、痰中帶血、胸痛、胸悶、氣促、聲音嘶啞、發熱、消瘦等癥狀。
● 轉移灶癥狀
● ● 疼痛、腫脹、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壓迫。
● 確診肺癌骨轉移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和組織學檢查。
● X線檢查:轉移灶的典型X線表現是主要位於長骨骨幹,長骨縱向髓內破壞範圍大於橫徑範圍;位於皮質骨時多發生於滋養動脈處,使皮質骨破壞呈“淺碟征”;多數軟組織腫塊不大,就診較晚的患者可以有巨大軟組織腫塊。骨破壞形式可以為地圖樣破壞、蟲蝕樣破壞和穿透樣破壞。
● CT檢查:在判斷骨質破壞方面,CT優於X線片。通過骨窗,增強掃描能明確評估骨質破壞的程度和範圍、軟組織腫塊的範圍、病灶的血運狀態及其與相鄰血管的解剖關係。
● MRI檢查:MRI在表現病灶的軟組織腫塊及其與周圍軟組織關係方面,優於CT和X線片,並且能提供三維解剖情況,同時對轉移灶髓腔內浸潤範圍的認定提供幫助。
● 全身骨掃描:全身骨掃描是早期發現晚期骨轉移的最好檢查方法之一,尤其在X線片檢出困難時,有報告認為骨掃描發現骨轉移病灶較常規X線片早2~18個月。骨掃描發現的病灶均需結合相應部位X線片、CT、MRI進行綜合評估。
● 骨轉移病灶的病理活檢應遵循肌肉骨骼系統腫瘤的活檢原則。一般採用穿刺針抽取腫瘤組織,偶有切開活檢;活檢切口需與將來手術切口一致,以利於切除活檢污染的傷口或穿刺針道。
● 醫生診斷肺癌骨轉移,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單純依賴病史、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進行確診是非常不可取的,根據這樣的診斷做出的治療也往往是不恰當的。因此,肺癌骨轉移的診斷要堅持臨床、影像、病理三結合的原則。
● 臨床表現
● ● 患者有肺癌病史,出現骨痛、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壓迫癥狀等。
● 影像學檢查
● ● 行相應部位的X線片、CT、MRI檢查等,進行綜合評估。
● 病理學檢查
● ● 行病灶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
● 肺癌的組織學類型分為11類。分別是:
● 侵襲前病變。
● 鱗狀細胞癌。
● 小細胞癌。
● 腺癌。
● 大細胞癌
● 腺鱗癌。
● 多型性,肉瘤樣或含肉瘤成分癌。
● 其他。
● 類癌。
● 唾液腺型癌〔涎腺型肺癌)。
● 未分類癌。
● 肺癌骨轉移為肺癌Ⅳ期。
● 需與原發性骨腫瘤,骨結核等疾病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進行診斷。
● 肺癌治療方式有外科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 手術治療
● ● 適應徵為:
● ● 預計病人可存活3個月以上;
● ● 全身狀況好,能夠耐受手術創傷及麻醉;
● ● 患者術後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能夠活動,要有助於接受放、化療和護理;
● ● 位於骨端的病灶可截除瘤骨,置入人工關節假體,術后可早期負重,恢復行走功能;
● ● 病灶骨周圍有足夠骨組織用於固定,能承受金屬內固定物或骨缺損填充骨水泥,可行髓內針固定,選擇儘可能長的髓內針固定,可加強整個骨幹的強度;
● ● 對於病灶內刮除術,術后需有放、化療等輔助治療。
● 放射治療
● ● 對於有骨轉移的肺癌,放射治療一般用於對症治療,是姑息治療方法。
● 化學治療
● ● 肺癌骨轉移化學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於病理類型和病人情況。
● 靶向治療
● ● 針對腫瘤特有的和依賴的驅動基因異常進行的治療稱為靶向治療。攜帶驅動基因異常的晚期肺癌病人接受靶向治療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時間遠高於傳統化療,部分病人可長期生存。
● 免疫治療
● ● 主要針對抑制T細胞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分子1(PD-1)及其受體(PD-L1)通路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可以糾正被肺癌細胞表達的PD-L1分子抑制的免疫反應,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少數晚期病人可獲得遠期生存。
● 可致患者無法正常活動甚至失去自理能力,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戒煙、合理膳食、節制飲酒、免疫接種、減少職業致癌物的暴露等。
●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