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氏家祠
中國雲南省民國時期家祠
龍氏家祠位於雲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灣村,系民國時期雲南省主席龍雲祭祖修建的家祠。始建於1930年,竣工於1942年,城牆內佔地26畝,主體包括祠堂和宅院兩大建築群,並有門樓、糧倉、月牙池、花園、碉樓、網球場、城牆、護城河等附屬設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2020年2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自景區恢復營業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景區對全國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及公安幹警實行旅遊景區免票優惠政策。
龍氏家祠系民國時期雲南省主席龍雲家祠,坐落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境內。1982年全國開展第二次文物普查,龍氏家祠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雲任雲南省主席前,龍老太君已駕鶴西去,1928年底,龍云為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先將母親的靈柩遷葬於昭通簸箕灣小松山正北邊后,1930年在回龍灣選址建家祠。龍雲修造的龍氏家祠的目的是想通過對義和孝的詮釋,喚起家族的榮譽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家祠成為家族的精神家園。
龍氏家祠佔地26.5畝,由龍雲的胞妹龍志楨負責修建,祠堂於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屬工程1935年因龍志楨病故停建,1938年龍雲派次子龍繩祖和時任雲南省昭宣師管區副司令的陳純初繼續修建,於1942年全部完工。
1943年5月,龍雲攜全家回昭通祭祖,受到昭通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龍雲以彝族弒牛最高禮節,祭拜了龍氏列祖列宗,爾後龍雲全家來到小松山為母親掃墓。龍雲回到昭通的時間並不長,在龍氏家祠里僅住幾天時間裡,他在接待了昭通政府要員、親朋好友和鄉紳代表,龍雲在家祠里發表兩個多小時演說,暢談了抗日救亡及自己的主張。
龍氏家祠
修繕后的龍氏家祠正殿
宅院,為傳統的四合五天井建築,包括正房、倒座、兩廂及東、西兩角碉樓。整個建築氣勢恢宏,構件中柱、礎、槅扇、雀替、掛落等或鏤雕人物故事、瑞獸芝草、博古圖案,或彩繪雲龍、珍禽、小景,反映了當時雲南在木作、石雕、繪畫等方面精湛的藝術水平。
2005年,有關部門對龍氏家祠進行實測。由於歷史的變故,使用單位較多,對家祠內部結構改動較大,特別是門窗、門欄、台階破壞嚴重,致使龍氏家祠建築遺留的資料十分有限。2006年,核心主體修繕工程正式動工,分三期進行,共用修繕經費1100萬。2008年底,中共昭通市昭陽區委決定將龍氏家祠移交給昭陽區文聯管理,區文聯遵循文物保護法十六字方針“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在不改變祠堂房間格局的情況下,合理布置房間展板,讓更多的參觀者都能直觀的了解龍雲及民國昭通的歷史。如今原貌修復的龍氏家祠得到較好保護,它不但是近代標誌性建築,藝術的殿堂,也是研究雲南近代歷史的重要窗口。
龍雲作為昭通人,在昭通建家祠的目的是告慰養育自己母親的在天之靈,家祠從設計到建成長達9年。建築保留中軸對稱,兩側排列整齊的結構,院落排列有序,各建築之間有天井相隔,錯落有致,疏密得當,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特點,又有民族元素。主體建築為磚、石、木結構,廊頂為抬梁穿斗式結構,裝木板卷頂棚。清水牆壁勾白灰古樸莊重,整個家祠梁枋交錯,屋脊縱橫,既典雅華麗,又能相互包容,博採眾長,將中西文化,民族的精髓與孝文化有機的結合,多元文化中在龍氏家祠得到了充分的詮釋。
雲南的祠堂比比皆是,而龍氏家祠其建築設計理念卻十分獨特的。龍氏家祠建築魅力經久不衰,能立足今天,是龍雲遵循了傳統與開放並存的原則,才使它有較長的生命力。一個家祠能彙集中西方藝術、少數民族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歷史典故豐富而鮮活,這正是龍雲超前的思想和海納百川胸懷的體現。它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龍雲是彝族人,其祖籍地沒有建家祠的習慣,龍雲任省主席后,採用了漢族家祠的規制,在昆明請了風水先生選址於昭通回龍灣,利用南邊有煙堆山作屏障,將家祠置身於此千畝良田邊,特別是一股天然的龍泉水,四季長涌,恩澤周圍的百姓。
但是北邊的低洼處會蓄積混沌死水,流不出去,澇災年年泛濫,龍雲命胞妹龍志楨在田中築了一道六、七公里長的壩埂,種了上百的梨樹、柳樹,起名“汶埂”,至此龍氏家祠周圍的水也就有了流向,不再泛濫成災。
龍氏家祠
龍氏家祠建在回龍灣龍潭的正北邊,家祠佔地26.5畝,坐南朝北,祠堂外護城河形狀為梯形,寬4米,河中的水與黑泥地捧水圍堰塘相連,河水清澈靈動,河內種有荷花。原有城牆用土夯築,僅留下毛石堆砌的牆垣。現維修后的城牆在原基礎上改為磚砌,高3.8米,寬3.2米,恢復垛口及女兒牆。城牆西北角建有碉堡。高大的門樓硬山頂,蓋青瓦。祠堂一進三院構成四合六天井,由照壁、卷門、過廳、兩廂、正殿組合。宅院四合五天井、由正堂、兩廂、倒座、碉樓組成宏大的建築群。
從西城門進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堂的西大門,大門採用法國科林斯式樣建築風格,外觀華麗莊重,門廓高大,須彌座台上設石望柱及門柱支撐門庭,柱子獨立對稱,使門框受力均衡,兩側立柱上各有一個裝飾攢尖,磚砌弧形的門外部用白膏泥拉漿粉飾,並做有彩塑花卉葉片。在方柱兩邊彩泥心形標誌的中間有一橫飄,上面刻有1933阿拉伯數字,標明了龍氏家祠建築的年代。家祠大門分東西門,門頭有石橫匾,書有“源遠”“流長”字樣。硃紅色大門上安裝了傳統的獅獸頭門環。
跨進大門,裡面門的式樣又改為中國傳統門式樣,檐口雕有龍鳳,柱頭懸空,穿架榫卯緊扣,兩扇紅漆大門上安了中式的門梢,兩側中部還有頂門的石榫。
祠堂一進院里高大的三疊水式照壁是昭通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築之一,在照壁中央嵌有三塊大理石山水石屏,照壁四角翹有獸吻,脊上鏤空的石榴寶頂用清花瓷器碎片貼飾,檐上的“天菩薩”豁達而笑容可掬,它最具彝族的代表性。
照壁本身講究的是不露風水,保家族“福祿吉祥”。龍氏祠堂的照壁是“村不露村為有村,家不露家為有家”,隱喻了龍氏對外不顯山露水,而財源不外流的意思。
祠堂二進院西式券門有意將前院隔開,院內兩廂緊接過廳,院中樓台軒坊榭,庭院緊湊精巧,天井內走廊相連,見方青石鋪地,有衙署的建築格式。
正殿屋脊歇山頂上二龍對寶葫蘆嵌滿青花瓷片,葫蘆上安裝有鐵制避雷針和風向標,巧妙的地與正殿有機的結合。整個家祠雖沒有北方建築的大氣,卻有著江南、湖廣、雲南等特有的靈秀。清水牆勾勒出的線條,穿枋雕龍刻鳳,琴棋書畫,福祿壽禧,花鳥魚蟲圖案隨處可見。其手藝精道,就連花格窗欞空閑處的喜鵲鬧梅、松鶴延年等小品都透著別緻。
掛落上是精美的雙層鏤空木雕,雕刻非常嫻熟,錯落有致,圖案多為“松鶴長青、延年益壽”之意。松為百木之長,長青不老;鶴稱“百羽之宗”;幾十扇雕龍的格子門上,龍在五湖四海中暢遊,龍目猙獰,口吐火舌,龍不停翻騰,團團紫氣東升,可以說龍氏家祠內龍無處不在,有龍則有靈氣。正因為有這樣濃重的歷史內涵,龍氏家祠才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龍氏家祠的建築除土建外,石礎、木作、油飾、彩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石礎的造型各異,御階台前的“五龍”石雕,龍頭氣宇軒昂,吞雲吐霧,靈動的身軀雖潛伏于波濤之中蓄勢待發,四隻龍爪彰顯搏擊長空的力量,唯我獨尊的霸氣在傲然中透著精氣神,反映了當時雲南在石雕、繪畫等方面已具有較高的水平。
龍氏祠堂內的牌匾與時代密切聯繫,祠堂正殿懸掛蔣介石題寫的“封鮓丸熊”牌匾。“封鮓”取意自《列女傳》中陶侃在潯陽縣吏,有人送了他當地美味特產魚鮓,陶侃想到母親沒吃過這樣的美味,託人捎去,母親生氣的將其退回,並付有書信責問陶侃說:你是縣吏﹐將別人受賄的東西送我,這不但對我沒有益處﹐長久下去,我為你的前途而擔憂。“丸熊”取意《新唐書·柳仲郢傳》:柳仲郢從小愛讀書,柳母韓氏教子有方,為了不讓兒子犯困,把熊膽丸放在夜宵中,兒子服后,更勤於讀書,“封鮓丸熊”一詞即成為母親教子有方的典範。
“遺德孔長”由胡漢民題寫:題贊龍太夫人善德,如古時孔子的大德。“遺德孔長”即是希望龍太夫人生前良好的德行品格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百世流芳。
胡漢民題匾
蔣介石題匾
這些牌匾化用古典名句,引經據典,哲理性強。通過比擬來讚頌龍雲的母親守節36年中,賢德安謐,深謀遠慮,識大體顧大局,教子有方的品德。
龍氏家祠中也體現了濃厚的宗教氣息。在家祠高大寬闊正殿歇山式建築的屋脊上除有二龍戲珠外,還泥塑有八仙雲聚,眾八仙騰雲駕霧,神采奕奕。而過廳的檐板上又繪滿了佛教的羅漢,佛祖達摩靜觀世態,溫文爾雅,超凡脫俗,求得圓滿的彩繪,原本教與教之相互排斥,水火不相容,但兩者相對,既不衝突,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龍氏家祠里種有刺柏、扁柏、桂花、櫻桃、梨、小棗樹、槐樹等。在家祠里種植松柏和槐樹,取其“槐蔭子孫、萬代長青”之意。祠堂里的桂花樹是龍志楨女士請傳教士尋找后,並用船運到龍氏家祠移植成活,歷經80多年的風霜雨雪,如今依然枝繁葉茂,花香十里。櫻桃樹是龍志楨的表妹龍澤清從日本帶來,雖然樹已老態龍鍾,但依然碩果累累。
正殿供著的是龍家列祖列宗的牌位,神龕有88平方米,黑色木雕上有88條姿態各異的龍,正堂花板也是彩繪雲龍圖,三個龕位中間供奉祖宗的牌位。左邊是供奉龍雲父母親牌位。右邊是供彝族的篾籮“佉盧位”。兩種文化在此融合,體現了龍雲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是彝族的情結。
龍氏家祠
1943年清明前,龍雲回到昭通,帶領全家在龍氏家祠舉行過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動。解放后,龍氏家祠發揮了特殊的作用,曾用作幹部培訓臨時地點,先後作為榮譽軍人修養院、農業中學、財貿學校,培養了大批的各類優秀人才。
經過80來年的歷史洗禮,龍氏家祠同樣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200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昭通市政府啟動祠堂和宅院主體修繕,於2008年11月18日竣工並移交昭陽區人民政府,外圍由伊力寅吾集團幫助修繕。
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要求,昭陽區委、區政府把龍氏家祠的打造、管理工作交由區文聯負責,加大對她的保護開發管理使用力度,力求不斷恢復和充實內部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儘可能展現龍雲戎馬生涯和光榮愛國的一生,濃縮再現昭通乃至雲南的民國史,再現昭通民國時期的民俗生活,充分展示昭通深厚的地方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帶動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昭通、和諧昭通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