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函可
釋函可
釋函可(1611-1659),字祖心,號剩人,俗姓韓,名宗騋,廣東博羅人。他是明代最後一位禮部尚書韓日纘的長子。明清之際著名詩僧。
作為名門之後的函可,年輕時多才、好義、豪爽,原為江南名士,“傾動一時,海內名人以不獲交而恥”。其父病逝北京后,家道零落,深感世事無常,遂發遁入空門之念。他29歲時憂世傷生,更經高人點撥,於是別母拋妻,赴江西廬山,拜空隱老人道獨為師,皈依佛門,落髮舟中,法名函可,字祖心,法號剩人,“剩人”的意思是希望躲避世俗世界。其後,在廣州城東黃華塘創“不是庵”為靜修之所,又名“黃華寺”。
函可雖已出家,然家事國事常繫於心。順治二年(1645)春天,函可自廣州來南京,刷印藏經。他目睹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看到殺身成仁的明代遺臣,寫下了傳記體的《再變記》。順治四年(1647年)九月,函可通過與其父有師生關係、當時已是清朝大員的洪承疇的幫助,取得了回廣東的印牌。然而,當函可與他的四個徒弟出城的時候,他的《再變記》和所託帶福王弘光帝的書稿被清兵截獲。之後,他被押解到了北京受審。史上“文字獄”案,受牽連的人員無數,惟獨函可案是清代“文字獄”案中“無人受牽連”的個案,足見函可的磊落與擔當。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對他從輕發落,敕往瀋陽“慈恩寺”,以示大開“慈恩”。函可被流放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對佛思過,可以說,他是身陷清朝文字獄的第一人。
流放生活是悲苦的,這些江南才子們在盛京城外的村子里,用握慣毛筆的手來開荒種地;女眷們則用習慣於描眉的手,在冰天雪地之中洗衣做飯。這種難以排遣的煩悶與生活的貧苦,往往使這些失去希望的流人匆匆過世。順治七年(1650年)九月的一天,這些流人們在左懋泰的家裡慶賀函可的生日,在冰天雪地里,共同的命運使這些江南人士忘記了身份的差異,以至於函可提出模仿江南才子結社的風氣,自創詩社時,得到了積極響應,當時在場的僧3人,道2人,士16人,後來者8人等,共和詩32首。函可稱詩社的名稱為“冰天詩社”,這是東北歷史上的第一家詩社。這些喪失了家國、喪失了故鄉親朋、喪失了自我身份的人們,有了詩境的土壤。
函可極高的詩文和品行使他獲得了百姓極大的崇敬。每當他講法時,聽者總是如雲,無論是凶暴之徒,還是愚鈍之輩都願意聆聽他的教誨,至於來請他排憂解難的更是絡繹不絕。除了在慈恩寺外,他還相繼在普濟寺、金塔寺等七座古剎作過道場。後來,他被奉為遼瀋地區佛教開山之祖,這在慈恩寺和千山都曾留有碑記。
函可在遼瀋地區度過了12個春秋,他思念故國,思念家園,盼望回歸故里,但願望終成泡影,他含悲飲恨,於順治十六年(1659年)冬,逝寂於金塔寺,終年四十九歲。有臨終偈云:“發來一個剩人,死去一具臭骨。不費常住柴薪,又少行人掘窟,移向渾河波里赤骨律,只待水流石出。”偈語顯示了詩人內心的悟境。他的弟子及生前好友,把他的遺體遷入千山龍泉寺,順治十八年(1661)遷至大安寺,又在纓珞峰西麓的雙峰寺建塔。康熙元年塔成,入塔,塔前石碑上刻有《塔銘》、《碑銘》。函可生前著述頗豐,《千山語錄》、《千山詩集》。乾隆四十年(1775年),即函可死後1661年,在查繳禁書大興文字獄的劫難中被列入禁書目錄,查抄焚毀;凡函可住過的寺廟及雙峰寺所遺碑塔,盡行拆毀。如今,《千山詩集》重印,有遼海出版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