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顧陽的結果 展開

顧陽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院長

顧陽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代理院長,學勤書院院長。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籌備委員會成員及學術委員會成員。1991年、1992年分別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語言學碩士、博士學位,隨後應聘於香港中文大學徠英語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任教,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辦公室任兼職教授。

教育背景


文學碩士(徠美國康奈爾大學)
哲學博士(美國康奈爾大學)

研究領域


理論語言學、句法學、形態學、辭彙語義學、比較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漢-藏語等語言語法體系的共性與個性

學術成就


顧陽教授
顧陽教授
顧陽教授為美國語言學會會員,國際中國語言學會終身會員,香港語言學會終身會員。歷任香港語言學學會常務秘書、副會長、會長;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通訊》主編;『當代國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文庫』專家委員會成員,及《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藏緬語學報》、《語言學文選》、《語言學譯林》等刊物編委。受聘擔任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校兼職研究員、榮譽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理論語言學、句法學、形態學、辭彙語義學、比較語言學、語言類型學等,並著重研究英語、漢語、漢-藏語等語言語法體系的共性與個性。在海內外語言學雜誌、書刊、學術會議、特約演講中發表研究論文逾百篇。合作編寫出版《新到港學童英語自學套》(English Self-learning Packages for New Arrival Children),編輯出版《漢語語言學研究》(Studies on Chinese Linguistics),合作編輯出版《漢語語言學書目》,合作撰寫出版的《生成語法研究與漢語語法理論》 分別獲2002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及2006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社會活動


2001年至2002年期間受聘任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1996年、1998年、2002年分別應邀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舉辦的全國暑期語言學高級研討班教授理論語言學課程。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教學優秀獎(2007)及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長期服務獎(2013)。
組織及協助組織過多個國際型與區域型語言學學術會議,其中包括第3屆北美州漢語語言學會議(美國康奈爾大學1991年)、漢語名片語指涉特徵研討會(香港城市大學1996年)、語言習得工作坊(香港中文大學 1996年)、香港語言學學會周年研討會(香港大學1996年)、美國語言學學會暑期學校漢語界面特徵工作坊(美國康奈爾大學1997年)、香港語言學學會周年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1999年)、暑期語言學工作坊(雲南大學2000年)、現代語言學理論及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討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2年)、第35屆國際漢藏語及語言學會議景頗語語法工作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