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尼伯龍根之歌的結果 展開
- 奧地利騎士所著的敘事詩
- 德國1924年弗里茨·朗執導電影
- 西格弗里德之死
尼伯龍根之歌
德國1924年弗里茨·朗執導電影
《尼伯龍根之歌》是弗里茨·朗Fritz Lang導演的一部奇幻/劇情/冒險類電影,於德國上映。
外文片名:
Nibelungen: Kriemhilds Rache, Die
Kriemhild's Revenge
導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
編劇:Thea von Harbou
演員:Gertrud Arnold.....Königin Ute
影片類型:奇幻/劇情/冒險
片長:129 min / Canada:147 min / Germany:144 min (restored integral version) / Germany:97 min
國家/地區:德國
色彩:黑白
尼伯龍根之歌的劇照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電影導演、編劇,生於維也納,1976年8月2日卒於洛杉磯。
弗里茨·朗1918年進入德克拉影片公司任編劇,也曾從事剪輯工作,后升為導演。他於1919年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混血兒》,隨後他又導演了《切腹》(1919)、《蜘蛛》(1919)等片。由於《蜘蛛》上集受到觀眾極大歡迎,他放棄了本來準備由他導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工作,於1920年拍攝了《蜘蛛》下集。所以他把後來成為電影史上的不朽傑作《卡里加里博士》的拍攝工作,讓給了另外一個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巨匠羅伯特·內執導,後者把這部影片導演得十分成功。
當時在德國是表現主義的天下,因為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特別是德國,瀰漫著反思人類行為的氣氛,在這個思潮下,湧現了一大批表現主義作家、導演和藝術家,而弗里茨·朗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表現主義的特徵是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對人性中複雜和陰暗的東西進行變形揭示,對人類社會比較悲觀,這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歐洲人的毀滅和挫折有關。
1921年,他執導了表現主義電影傑作《疲倦的死》,獲得了成功。影片講述了一個少女為了讓自己死去的戀人復活,和死神打交道的故事,結果即使是少女願意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回戀人的生命,她最後也沒有成功。這樣的影片,它的故事清潔就充滿了表現主義的思想,他運用了象徵主義的手法,在燈光和布景上都有匠心,是他的電影藝術的一次突破,在德國電影史上佔有一席地位。次年,他執導了電影《賭徒馬布斯博士》,這部電影的表現主義的特徵要弱一些,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描繪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現實,表現了他的現實政治態度和關心社會的姿態。
1924年他拍攝了電影《尼伯龍根之歌》,這是德國的一部民間史詩,是德國民族的英雄傳奇,由於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比較好把握,他的改編拍攝十分成功,獲得了歐洲觀眾的廣泛好評。於是,趁著一股勁頭,他拍攝了當時耗資巨大的影片《大都會》,這是他一生中拍攝的最重要的影片,也是德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帶有表現主義和科幻色彩,通過對一個虛構的大都會的建築的描繪,分析了未來的技術社會,而這個社會將導致人類走向毀滅。影片獨特,風格怪異犀利,無可爭議地使他確立了自己在德國電影史上牢固的地位。
1928年,他自己成立了一家製片公司,拍攝了電影《間諜》和《月亮中的女人》。這個時候,有聲電影開始出現了,1931年,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有聲電影《M》,這是一部恐怖片,講述了一個精神變態的人殘害兒童的故事,他在影片當中出色地運用了聲音和畫面結合的手法,把氣氛渲染得十分成功。這部影片給他帶來的聲譽,甚至超過了影片《大都會》,有很多的電影研究專家,對他這部影片的評價仍舊非常高,很多電影導演也十分推崇這部電影,他們從中間吸取著營養。一些恐怖片,仍舊有著他那部影片張揚過的元素。
時間到了1932年,這個時候正是德國納粹在德國興起的時候,他拍攝了影片《馬布斯博士的遺囑》,因為惹怒了納粹,在1933年被禁止上演。從事電影藝術創作忽然變得艱難和危險了,他遭到了警告和威脅。這樣的情況下,一切有良知的藝術家,在德國的處境都十分困難了,而且,他聽到傳說德國納粹要委任他擔任納粹管理電影的官員,他嚇壞了,他知道自己肯定不願意從命,但是因此會丟掉性命,於是在1933年,他和妻子一起被迫離開了德國,來到了法國。
在法國流亡期間,他還繼續拍攝電影,但是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沒有突破,後來,躲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他再也沒有雄心拍電影了,回到德國之後幾乎隱居了起來,1976年病逝了。但是,作為德國電影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影響卻十分深遠
本片的布景和場面在當年來說相當壯觀雄偉,充分運用了默片時代的技術,透過布景、燈光、服裝、攝影及特技,營造出氣勢迫人的歐洲中古神話世界。像舞台上的歌劇一樣,一草、一木、一石皆是巨大龐然,令觀眾屏息靜氣,特別是那頭會噴火的巨龍。這種偉大而壯觀的影像風格被希特勒的納粹電影《意志的勝利》所繼承,在歐洲電影中獨樹一熾。瓦格納同名歌劇四部曲乃德國歌劇經典,足足有15個鐘頭,流行兩個版本,一個是80年代錄製的紐約大都會版,舞台設計非常忠實原作者的意圖,氣勢非凡;另一個是70年代的拜羅伊特版,將故事從神話時代搬到了19世紀,乃對工業革命的批判。錄音版公認的經典仍是60年代完成的尼爾森主唱、索爾蒂指揮的倫敦福茂版。
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就改編於這部中世紀德國的民間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
德國歌劇家理查德·瓦格納(Wagner,Richard 1813年-1883年)改編創作為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講述的是一個年輕鐵匠捷古弗列德的故事。他不知道自己其實是一個淪陷王國的繼承人。在英勇的殺死為禍人間的巨龍法芙娜之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獎賞看起來彷彿是一大份寶藏的時候,捷古弗列德卻忽視了附著在上面的可怕詛咒,危險在一步步逼近他深愛著的美麗挪威女王布倫希爾特
霧魔阿魯貝利希(Alberich)與眾神的王沃旦(Wotan)是貪財與貪勢的象徵。為了貪心的驅使,他寧肯擯棄了最神聖的情感——愛情,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從萊茵水仙的手中攫得萊茵的黃金。用那黃金所鑄成的指環能使他成為宇宙間最有權勢的人。沃旦用詭計從阿魯貝利希手裡取得了那個指環,但他不還給萊茵水仙,卻給了名字叫做法福納(Fafner)與法索爾德(Fasolt)的兩個巨人;因為他們為他造了瓦爾哈拉天宮。本來是議定以司美麗與青春的女神弗萊雅(Freia)作為報酬的,現他以指環代替了弗萊雅。但當阿魯貝利希失掉那指環時,他曾發下了詛咒,說凡持有那指環的人必得災禍;所以巨人剛剛得到了那指環,就為它爭吵起來。結果法福納把法索爾德殺死,自己隱在一個深林中的洞穴里,變做了一條龍,日夜株守著那指環以及沃旦從阿魯貝利希攫得而送他們作為弗萊雅的抵償的別的寶物。
寶物中有一件是神秘的隱身盔,也是用萊茵的黃金鑄成的,凡戴了那盔甲的人,是可以隱藏起原形來的。沃旦看見法索爾德被殺的情形,恐怕阿魯貝利希的詛咒會殃及神界,深以為憂。為防禦阿魯貝利希及霧魔之群來襲瓦爾哈拉天宮,他與智慧女神愛爾達(Erda)配合生出了一群女武神(布侖希爾德就是其中的主腦人物)。她們是矯健的少女,騎著駿馬在天空中賓士著。她們把英雄的屍體帶到瓦爾哈拉天宮裡來,英雄們復活過來,防守霧魔的來襲。但如想使神界免除災禍,還必須從法福納手裡把那帶了詛咒的指環拿回,並以純正無私的好意奉還給萊茵女仙才行。眾神中沒有一個能做到這事的,因為他們做這事的動機都含有自私的成分。為此,沃旦有一時期由神界下降為人,取名委爾塞(Walse),與一塵世女子配合,生出一對孿生兄妹,男的叫齊格蒙德(Siegmund),女的叫齊格琳德(Sieglinde)。他希望齊格蒙德就是那殺死法福納而將指環交還給萊茵女仙的英雄。為磨練他做這艱巨的工作,沃旦曾為他們兄妹擺布了許多困苦的遭遇。
齊格琳德被逼與搶掠她的強盜洪丁(Hunding)結婚;齊格蒙德有一天路遇暴風雨,到洪丁的茅屋裡躲避,在那裡他們兄妹相遇,遂乘機偕逃;但他們被洪丁追上。齊格琳德因犯了違背婚約的罪,沃旦只好聽從他的妻弗莉卡(Fricka--北歐神話中的眾神的后)的話,以勝利頒給洪丁。布侖希爾德卻不聽從沃旦的命令,獨對齊格蒙德表示同情,想衛護他,因此沃旦使他躺在一塊石上陷入沉睡狀態,在那塊石的周圍燒起了烈火;並宣稱能穿過那火的圈子的英雄可以娶她為妻。齊格蒙德死後,齊格琳德生了捷古弗列德,這是他倆非法結合而得的兒子。收養這孩子的是一個名叫迷魅的霧魔,他們住在法福納看守尼伯龍根寶物的森林裡。迷魅想把齊格蒙德的碎劍熔鑄起來,為的是捷古弗列德可用它把法福納殺死,然後迷魅想用它把捷古弗列德殺死,而自己佔有那些寶物;但他無法把碎劍熔鑄起來。等捷古弗列德知道那劍原是他父親的劍,就把它熔鑄起來,把巨人法福納殺死。他的嘴唇因曾與他沾了血的手指相接觸,那巨龍的血的魔力使他懂得了鳥語。那時就有一隻小鳥警告他要當心迷魅的詭計,捷古弗列德就把迷魅殺了。他來到了圍繞著布侖希爾德的火圈前面,他突過了火圈,看見了布侖希爾德。她的美貌使他迷醉,他叫醒了她,請求娶她為妻。她,神界的貞女,充滿了女性的愛,對他以身相許。他用從法福納奪來的帶著詛咒的指環做了他們婚誓的證物。
為要冒險遊歷,捷古弗列德與布侖希爾德分手。在萊茵河畔住著基比孔人龔特爾(Gunther)、他的妹妹古特魯妮(Gutrune)和他們的異父弟兄哈根(Hagen)。哈根原來就是霧魔阿魯貝利希的兒子。哈根曉得捷古弗列德將要來到,就計劃如何把他消滅,為霧魔奪回那個指環。所以他施計不讓龔特爾曉得布侖希爾德與捷古弗列德間的關係,勸誘龔特爾起了欲娶布侖希爾德為妻的念頭。龔特爾聽從哈根的安排,在捷古弗列德駕到時,以一角滿裝加了迷藥的酒給捷古弗列德喝下去。捷古弗列德自喝了那酒,因藥力發作,隧把自己的新娘布侖希爾德忘在腦後,而一心迷戀著古特魯妮。他向龔特爾說明了自己的心事,龔特爾答應了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但有一條件,即他要捷古弗列德穿上隱身盔,裝做龔特爾,而把布侖希爾德搶來,與他結婚。捷古弗列德允應了他,化裝成龔特爾,克服了布侖希爾德,交給了那基比孔人。但布侖希爾德忽然認出了捷古弗列德手上戴著的指環(那正是她以為被強暴的龔特爾奪去的戒指),她對捷古弗列德的詭計痛加責罵。這樣又引起龔特爾的疑心;布侖希爾德不知道是藥力的作祟,對於捷古弗列德的行為竟燃起了劇烈的仇恨,終於與哈根、龔特爾合謀,將那英俊的青年致於死地。在一次狩獵的途中哈根把捷古弗列德殺死,後來又因為指環的事與龔特爾爭吵,把龔特爾殺死。
不久,布侖希爾德由萊茵女仙們的嘴裡探得哈根的陰謀,才發現捷古弗列德與自己都是被犧牲者。對於捷古弗列德的嫉恨,一時復化為舊日對他的熱戀,遂決心一死,去追隨她的愛人。她由他的指上把那指環取下,戴在自己的指上,然後在柴堆上拋下一把火,騎上了駿馬,躍入熊熊的烈火。有一個萊茵水仙順著湧起的浪濤游入火中攫取了那個指環。哈根跳入泛濫到岸上的萊茵河水,想要把它取回,但被另外的水仙們把他拖下水。這時舞台上不僅映著火焰,且在整個地平線上照起了火光,原來瓦爾哈拉天宮被火燒了起來,布侖希爾德用“愛”——那阿魯貝利希為攫得權勢而擯棄的至上情感——使萬物的舊觀同歸於盡。替代了那古老的神話的時代,顯現了以人為本的新時代的曙光。
《尼伯龍根之歌》和《尼伯龍根指環》講述的是不同的兩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