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塔里木鄉的結果 展開

塔里木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沙雅縣下轄鄉

塔里木鄉位於沙雅縣城東南,距縣城43公里,鄰近於塔里木河邊。全鄉下轄7個行政村,總人口為6937人(2018年戶籍人口);總耕地面積約7.5萬畝,農作物以棉花為主,是沙雅縣產棉大鄉之一。鄉黨委轄13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98名。2003年以來,先後創建了5個“五好”村黨支部、3個“群眾滿意”鄉鎮站所,2003年6月被地委命名為“五好”鄉鎮黨委。截至2019年10月,塔里木鄉下轄8個行政村。 2018年,塔里木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歷史沿革


塔里木鄉
塔里木鄉
庫車縣轄鄉。1959年為哈尼喀塔木公社草湖管理區,1963年劃為縣直屬草湖管理區,1984年設塔里木鄉。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78.6公里。面積8410平方公里,人口0.2萬人,其中維吾爾族佔99.9%。轄阿恰勒、阿克庫勒、崑崙阿勒恰克、喀拉托格拉克、郎喀、英達里亞6個村委會。塔里木河自西向東流入轄區,形成一個天然的大草澤。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油料、甜瓜等。1950年,為沙雅縣一區草湖鄉。
1958年,設占力巴克公社草湖管理區。
塔里木鄉
塔里木鄉
1960年,成立塔里木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12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塔里木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撤社建鄉,改塔里木鄉。

地理位置


塔里木鄉地處尉犁縣城西南5公里處,218國道橫穿境內。東鄰若羌縣;南與且末縣相連;西與古勒巴格鄉、北與興平鄉、團結鄉和孔雀農場接壤區域面積9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塔里木鄉地處塔里木河谷平原區,地勢為西高東低,平均坡降1/4000〜1/5000,除沙漠外,多是河灘平原,紅柳叢生,平均海拔955米。 
氣候
塔里木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北有天山屏障,南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影響,日照充足,熱量充沛,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夏季炎熱、冬季乾冷,晝夜溫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10.7℃,1月平均氣溫-8.4℃;7月平均氣溫24.9℃。年平均日照時數3031.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3.6毫米(不包括沙漠),年平均蒸發量1992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5.79倍。 
水文
塔里木鄉境內有塔里木河由西向東流經,境內流域總長14千米,依靠塔里木水系,建有帕滿水庫及艾來克水庫。 
自然災害
塔里木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沙塵暴、洪澇、霜凍、乾旱、大雪;雪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9年4月中旬,棉花受災面積1萬餘畝;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9年,造成5萬畝棉花受災,減產0.6萬噸;雹災平均每三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5月15日,受災面積5300餘畝,造成棉花減產68萬餘噸。

自然資源


開發項目

油田開發
油田開發
在庫車縣塔里木鄉英達里亞村植樹造林的工地上,上千名群眾每天揮鍬奮戰,種植了近5公里的油田防護林帶。這是當地油氣勘探開發公司啟動的塔河油團生態工程,這項工程不但為當地群眾帶來了30萬元的收入,而且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帶來了綠色,實現了油地雙贏共建、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塔里木鄉是國家油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當油氣勘探開發公司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始終把造福塔里術鄉各族群眾放在首位。捐資助學、興修水利、油地共建,只要是塔里木鄉群眾的困難,油氣勘探開發公司都視為已任,使全鄉各族群眾最先沐浴到來自油氣大開發帶來的“甘霖”。塔里木鄉距離庫車縣城不過100公里,以往因為交通不便,當地群眾去一趟縣城,坐拖拉機單程就要在沙窩子里顛簸7天,坐卡車也得跑3天。當地老鄉一輩子沒去過庫車縣城的大有人在。隨著資源大開發時代的到來,庫車地方財政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加之石油開發油井打到哪裡,道路就修到哪裡,塔里木鄉種植甜瓜8000畝,到10月初已經銷售一空,其中60%銷往廣東。而盛產在塔里木的卡拉庫爾小山羊有70%就地銷售到了油田。“2005年全鄉人均來自油田的收入達到1500元”塔里木鄉黨委書記彭剛興奮得說。
塔里木鄉群眾在分享油氣開發帶來的實惠的同時,也以實際行動回報油氣勘探開發公司。鄉里為每個油氣井專六配備了看護人員,從財力、物力、人力、綜合保障方面給予油田大力支持。

農民護井隊

英達里亞村有一支農民護井隊,據有關部門統計,三年中,這支農民護井隊阻止了54起盜竊油田設施的事件,趕走了19個偷油人,協助破獲了價值1900多萬元的盜竊案件一起,舉報非法小煉油點一起。
談起這支農民護井隊,塔河油田項目部經理喬寧給我們說了一件讓人難忘的事:2006年,中石化塔河油田遇到一個難題——打油井要佔用英達里亞村64畝棉田和500多畝草場。
“當時油井的鑽探點大都位於棉田和草場的正中央。要是在其它地方,光扯皮就要半年時間。可不到半個月,全村32戶維吾爾族農民就以大局為重,給我們讓出了油井用地。”村裡維吾爾族農民的舉動讓喬寧很感動。
隨著油井的崛起,英達里亞村農民也從中找到了商機。他們種植的塔里木黑瓜,養殖的小山羊,都賣給了油田。油田還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到了北京、上海等地,去塔里木黑瓜還遠銷到了新加坡和香港。
看到村子能與油田同步發展,村裡的維吾爾族農民自發組織了一個農民護井隊,主動保護油田的152口油井。如今,英達里亞村由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村裡通了行動電話,鋪上了柏油路,32戶村民家家蓋起了新磚房,年人均收入達到6000餘元。

行政區劃


鄉轄11個行政村,共23個村民小組,其中漢族村2個,民族村9個,有漢族隊的民族村5個。全鄉共有1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79人。2003年度全鄉實現生產總值7605.57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3467.37元。塔里木鄉有11個行政村,總人口6711人,其中維吾爾族4921人,佔74.3%,鄉與村、村與村都已鋪設瀝青路面,全長6.3公里。
截至2019年10月,塔里木鄉下轄8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庫木庫勒村。
克里也特村其格格熱木村庫木庫勒村
央塔克巴什村倉塔木村阿熱勒村
墩闊坦村拜什托格拉克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塔里木鄉轄區總人口679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8人,城鎮化率2.18%,另有流動人口100人。 
2017年,塔里木鄉常住人口6529人。 
2018年,塔里木鄉戶籍人口6937人。
塔里木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6133
3287
2846
家庭戶戶數1390
家庭戶總人口(總)6115
家庭戶男3269
家庭戶女2846
0-14歲(總)2011
0-14歲男1040
0-14歲女971
15-64歲(總)3928
15-64歲男2110
15-64歲女1818
65歲及以上(總)194
65歲及以上男137
65歲及以上女5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401

政治


工作

塔里木鄉通過採取“三抓機制”,使多村幹部想幹事的氛圍越來越濃,干大事、干成事的鄉村幹部越來越多,致使全鄉的各項工作走在全縣的前列,僅2006年該鄉就獲自治區級先進集體稱號1個,各類州級先進稱號3個,各類縣級集體稱號18個。
該鄉黨委結合鄉村兩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管理用人機制。在鄉幹部中,推行站所競聘上崗的用人機制,有力促進了鄉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村級幹部中,推行工作幹得好、班子團結好、幹事乾淨的用人機制,針對工作滯后等原因先後撤換4個村黨支部書記。通過鄉村兩級幹部管理辦法,該鄉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乾乾淨淨幹事的風氣已全面形成。

考核

針對幹部身份不同,該鄉推行不同的考核機制。在一般幹部中推行半月考核制,要求一般幹部每半月向鄉黨政辦彙報一次半月以來工作開展情況,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評優標準,有效提高了一般幹部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副科領導幹部中推行月彙報工作制。要求副科領導幹部每月向鄉黨委彙報一次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安排,促進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該鄉黨委還十分注重抓好鄉村後備幹部培養機制,組成考察組,分別深入11個行政村和14個站所進行考察,共儲備鄉村後備幹部l07名,其中村級後備幹部84名,站所後備幹部l4名,鄉副科級後備幹部5名,列入鄉村後備人才庫73人。通過後備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有力地促活了鄉村用人機制。

經濟


塔里木鄉畜牧業以飼養羊、家禽為主;2011年,羊飼養量6.9萬隻,年末存欄3.7萬隻;家禽飼養量4.5萬羽(只);2011年,生產肉類895噸;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138元。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商業網點38個,職工5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48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71萬元;財政總收入359萬元,比上年增長7%;人均財政收入528.4元,比上年增長4.5%。 
2011年末,塔里木鄉農村信用合作聯社1家銀行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1.2萬萬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萬增長10.5%。 
2018年,塔里木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塔里木鄉
塔里木鄉
全鄉耕地面積5.25萬畝,主要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瓜果等。1999年,全鄉糧食總產2619噸,棉花總產4582噸,牲畜總頭數34534頭。農牧民人均純達到2367元。全鄉醫療衛生、初級教育、供銷、財政、郵電等機構健全;鄉鎮企業有磚廠、麵粉加工廠等。全鄉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有黃羊、塔里木野兔、大頭盤羊、塔里木馬鹿等。自然資源有羅布麻甘草等。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思路為“一二四四”發展戰略。即:抓住一個奮鬥目標、加快二項建設、發揮四大優勢、構築四大支柱產業。具體內容如下:
塔里木鄉
塔里木鄉
“一個奮鬥目標”即富民強鄉保穩定。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是經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根據中央及州、縣總體要求,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的收入,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實力,創造經濟發展良好環境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增收、增效、如何開展工作,今後5年我鄉經濟發展的增長值,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每年遞增不少於350元,農村集體經濟用2年的時間消滅空殼村,3年後各村集體經濟收入要達2萬元以上。
“加快二項建設”即小城鎮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小城鎮建設中心任務是要構建鄉級經濟文化中心。塔里木鄉是我縣成立較早的鄉,建鄉45年來,雖歷經多年城鄉建設和百姓生活條件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但至今未形成一個鄉級的經濟文化中心,在一個7000餘人的大鄉,日常用品及副食品均從縣城購買,沒有自己的商業、文化區域,全鄉僅有5家小吃店,落後經濟流通方式和落後鄉鎮基礎設施建設無法適應鄉級經濟發展的需要,迅速構建鄉級經濟文化中心,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農家講壇

講壇歸來
講壇歸來
為提高村民農業技術水平,塔里木鄉利用農閑時間在各村開展“百家講壇”活動,組織當地技術能手輪流給村民上課,根據村民需要,定方向、找熱點給村民請對口的技術員,講解村民最關心、最實用的內容。“百家講壇”已經開講了6期,先後為村民講解了食用菌種植技術、牲畜的疾病防治、肉牛養殖技術等,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根據村民提議,有關勞資糾紛、村務管理、法律法規等已納入講課內容。

文化


鹼化非常嚴重,也可能是物極必反的緣故,黑瓜就適應了這種鹽鹼地。至於植物肥料——苦豆子則是黑瓜的主要肥料之一。當地瓜農有秋翻瓜地的傳統,很大原因就是通過秋翻,將瓜地中長勢茂盛的苦豆子埋入地下,經過一個冬季的漚制,來年成為黑瓜的肥料。據介紹,塔里木鄉共種植有6000畝黑瓜,喀拉托乎拉克村則是該鄉種植規模最大的村。當然,由於種植黑瓜,這個村也成了庫車縣最富裕的村之一。據說,黑瓜最遠銷售到了台灣、新加坡等地市場。

交通


塔里木鄉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境內有1條通往縣城的柏油路,距離縣城47千米;村村通柏油路通車總里程52千米,建有塔里木鄉客運站1座,日發客運班車6班次,日均客運量200人次。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10萬冊。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學校體育場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中心1個,有線電視用戶達1595戶,電視覆蓋率94.4%;廣播大喇叭36個,輸送線路77千米,覆蓋范7個村,廣播人口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漢維雙語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33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6所,在校生493人,專任教師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初中1所,在校生175人,專任教師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塔里木鄉有教育經費34.5萬元。
改善方案
為幫助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安心學習,改善學校教學環境,營造全民關心教育的氛圍,日前,沙雅縣塔里木鄉把關心下一代成長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出台助教助學方案,設立助教助學基金,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
該方案包括:今後每年將籌集助教助學基金6.5萬元,其中鄉財政撥專款3萬元,鄉機關幹部、各村幹部捐資1.4萬元,各村集體籌資2.1萬元。並設立專戶,統一管理,助教助學基金主要用於改善學校教學環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上學。
該助教助學基金從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預計每年將有300名中小學生獲得助學幫助。
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
遠程教育
為開創遠程教育工作新局面,塔里木鄉從四個方面入手,加強遠程教育工作。
一是定人員。從所屬各站所抽調工作責任心強、政治立場堅定、懂電腦知識、熱愛遠程教育工作的同志到鄉遠程教育辦公室從事遠程教育工作,並請縣遠程辦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業務培訓,為鄉遠程教育工作正常開展奠定基礎。
二是定職責。結合實際,制定《塔里木鄉遠程教育辦公室主任職責》、《塔里木鄉遠程教育辦公室工作人員職責》,並與各站點簽訂責任書,進一步規範操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做到分工明確、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及設備、環境保持清潔。及時了解農村黨員幹部群眾當前的學習需求,做好信息收集、資源整理等工作,為遠程教育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保障。
三是定時間。要求操作員每天對信息資源進行下載、分類存儲,對科技、實用技術、致富信息等課件進行刻錄,為黨員幹部和群眾培訓提供保障。並建立健全各類登記制度,便於查閱資料,提高了遠程教育的工作效率。
四是定任務。對遠程教育辦公室人員設崗定責進行分工,實行包村負責制。同時簽訂責任書,做到獎罰分明。要求包村人員對各村的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信息資源的接收、存儲情況。
塔里木鄉中心校
教育
教育
該校於2002年8月民漢合校,佔地15.35畝,建築面積2370平方米。教學班16個(民6個,漢10個),387名學生(民92名,漢295名)。教職員工36人(民17人,漢19人,工勤人員1人)。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21人,中專學歷5人。
塔里木中心校下設分校英努爾村分校屬民漢合校,佔地23.4畝,建築面積373平方米。教學班6個,學生78名。教師10人,其中大專7人,中專3人。距塔里木鄉中心校3.5公里。瓊庫勒村分校教室於2002年修建,佔地20畝,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教小學班6個,91名學生。教師10人,其中本科1人,大專7人,中專2人。庫萬庫勒村民校佔地44.4畝,建築面積578平方米。教學班6個,56名學生。教師11人(大專6人、中專5人)。博斯坦村分校於1991年修建,佔地9畝,建築面積459平方米。教學班6個,43名學生。教師8人,其中大專7人,中專1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7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6個;病床9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43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629人,參合率84.7%。 

社會保障

2011年,塔里木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戶,人數21人,支出5.99萬元,月人均237.7元;城鎮醫療救助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人次,共支出6.8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4戶,人數156人,支出18.8萬元,月人均100.4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人,支出1.32萬元。 
2011年,塔里木鄉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834元;臨時救助1戶,人數3人,支出5400元;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9.8萬元,比上年增長3%;基金支出合計14萬元,比上年增長6%。 
2019年,中央與地方財政專項扶貧結餘第三批資金--塔里木鄉牲畜棚圈項目、小型飼料加工設備、小拱棚建設項目由塔里木鄉人民政府實施,涉及資金4.75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塔里木鄉有郵政網點1個;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6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35.5%;行動電話用戶1500戶,網際網路用戶220戶。

節水工程

總投資2784萬元的塔里木河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塔里木水庫上游灌區常規節水改造工程全線開工。
塔里木水庫灌區建成於1971年,是塔里木河綠色走廊的組成部分,承擔著塔里木鄉、古勒巴格鄉12762名農牧民及33730畝農田用水。形成了具有一定生產能力和經濟基礎的灌區。但由於灌區內部工程設施老化,缺乏統一規劃,灌溉技術落後等原因,水資源利用率低,從水庫引入灌區的水量有70%以上滲漏損失。根據塔里木河幹流工程與非工程措施5年實施方案,實施了塔里木河水庫上游灌區常規節水改造工程,將完成上游灌區防滲改造乾渠8條、斗渠41條、農渠166條,乾渠建築物14座,斗渠建築物61座,改良土地2.1萬畝。2007年3月全部完工後牞全灌區每年可減少塔河引水量97150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