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

漢語詞語

獨徠裁者,通常是指在獨裁或專制體制下,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領導人;也有獨裁者是通過民主選舉上台後或國家元首任命其為政府首腦後才開始實行獨裁統治。

詞語解釋


廣義來說,能公開或私下完全控制或干預整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社會領域,完全或極大限制公民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信仰自由、新聞自由等自由權利,將所有國家權力獨攬的個人,足以稱之為“獨裁者”。狹義來說,全然未依民主制度程序,攫取國家最高權力的個人,即稱之為“獨裁者”。
獨裁者大都是通過武裝、暴力等形式奪取國家大權;也有獨裁者是通過民主選舉上台後或國家元首任命其為政府首腦後才開始實行獨裁統治。
徠獨裁、專制政治是指由一個人、或具緊密關係的一群人乃至一個階層,以絕對權力控制的政治體制。
獨裁的體現通常在於能公開或私下完全控制或干預整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社會領域,完全或極大限制公民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信仰自由及新聞自由等自由權利,將所有國家權力獨攬於一身。
獨裁是相對於政府強行控制人民群眾服從統治階級意志而言的。但是即使是所謂的民主國家,也常有鎮壓和監視。
獨裁在古典意義上是由一個人享有絕對權力的政治制度,具有這種制度的政治實體一般被稱為獨裁政權或者獨裁政府。獨裁政府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廣義是皇帝、國王、總統,現代也擴展為執政黨領導人、軍事首腦、宗教領袖等。
獨裁者因為其具備極權性,所以可以更方便地集中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高效率的完成他(或他們)認為合適的目標,並實行他認為合適的政策。這種政策或許是出於其個人目的,也可能具有獨到的和長遠的意義。
獨裁、專制政治並不直接等於暴虐的統治,雖然人們通常認為在這種體制下的政府,對其所有公民採取苛刻和近乎絕對的控制。比如,“開明專制”特指在十八世紀時開始發展的一種政治模式,獨裁者以其極權在國內進行一些社會改良,推動社會變革。

人物舉例


非洲

埃及:納賽爾、薩達特、穆巴拉克
利比亞:卡扎菲
突尼西亞:本·阿里
阿爾及利亞:布邁丁、布特弗利卡
蘇丹:巴希爾
中非:博卡薩
馬里:凱塔、特拉奧雷
衣索比亞:海爾·塞拉西一世、門格斯圖
厄利垂亞:伊薩亞斯
索馬利亞:西亞德
烏干達:奧博特、阿明、穆塞韋尼
肯亞:肯亞塔、莫伊
盧安達:卡加梅
蒲隆地:巴加扎
塞席爾:勒內
幾內亞:杜爾、孔戴父子
幾內亞比索:維埃拉
象牙海岸:巴博
迦納:恩克魯瑪
多哥:納辛貝父子
貝南:克雷庫
奈及利亞:奧巴桑喬、巴班吉達、阿巴查
喀麥隆:比亞
加彭:邦戈父子
赤道幾內亞:恩圭馬、奧比昂
剛果(布):薩蘇-恩格索
剛果(金):卡薩武布、蒙博托
安哥拉:多斯桑托斯
羅得西亞:史密斯
辛巴威:穆加貝
馬拉維:班達
史瓦濟蘭:索布扎二世、姆斯瓦蒂三世
賴索托:莫舒舒二世
博普塔茨瓦納:曼霍佩

美洲

墨西哥:迪亞斯、韋爾塔
瓜地馬拉:卡布雷拉、烏維科、阿馬斯、加西亞、里奧斯蒙特
薩爾瓦多:馬丁內斯
宏都拉斯:安第諾、阿雷利亞諾
尼加拉瓜:塞拉亞、索摩查父子
巴拿馬:奧馬爾·托里霍斯、諾列加
古巴:巴蒂斯塔、菲德爾·卡斯特羅
海地:馬格洛伊爾、杜瓦利埃父子、塞德拉斯
格瑞那達:蓋里
哥倫比亞:雷耶斯、戈麥斯·卡斯特羅、羅哈斯
委內瑞拉:希普里亞諾·卡斯特羅、戈麥斯、希門尼斯
蓋亞那:伯納姆
蘇利南:鮑特塞
巴西:瓦加斯
巴拉圭:莫里尼戈、斯特羅斯納
玻利維亞:巴里恩托斯、班塞爾、梅薩
秘魯:貝納維德斯、薩爾塞多、奧德里亞
阿根廷:庇隆、魏地拉、加爾鐵里
智利:伊瓦涅斯、皮諾切特
烏拉圭:特拉、博爾達貝里、阿爾瓦雷斯

大洋洲

斐濟:蘭布卡、姆拜尼馬拉馬
湯加:陶法阿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