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官

獨裁官

獨裁官,亦譯“獨裁者”,音譯“狄克推多”。古羅馬共和國時期非常任長官。當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經元老院提名,由執政官擔任,獨裁官手中的權力超越並且凌駕於一切之上,這一切包括行政、軍事、立法、司法、文教等一切大權。

簡介


獨裁官(Dictator)是羅馬共和的政治職務。該職務在中文文獻中有時也被音譯為“狄克推多”。羅馬共和的合法新制度,獨裁官(拉丁文“下命令的人”),也通稱為magister populi(人民統領),Praetor maximus(最高裁判官),以及Magister Peditum(步兵統領),是特殊長官,他的職能是執行特殊的任務,超過任何一位正規長官的威權。羅馬元老院通過元老院議決(senatus consultum),授權執政官去提名一位獨裁官,此人乃是惟一的例外。
不論在任何時候,以任何理由,獨裁官都不能超過一位;並且他在職務的時間中,是羅馬共和國的核心和權力主體,法定的國家首腦和最高統治權力的執掌者。獨裁官一人獨治天下,全國的土地、資源、人民、財富他均有使用權,獨裁官還可以決定任何人的生死榮辱。
而且獨裁官還有權統率和指揮自中央以至各級地方軍政系統和官吏,要求他們絕對遵照自己的意志和指令辦事。一切以獨裁官名義發出的指示,都被賦予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許有任何違抗或異議。一切法律的頒行和解釋,所有官員的任免、獎懲和升貶,全國性財政賦役的徵調和開支,對外和戰與對軍隊的調遣指揮,都只有獨裁官一人才能決定。
獨裁官的權力包括行政、軍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權。在當時的羅馬共和國,獨裁官是至高無上的,無法被超越的職位。表現為獨裁官個人的獨斷專權和控制和指揮著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他主要通過掌握全國全社會和軍政信息,進行日常統治活動。不同的文種信息有不同的使用範圍和作用,不允許混淆錯用。
實際上有幾種不同的獨裁官任期型態。最出名的型態是戰事獨裁官(dictator rei gerendae causa),此人被委任,在軍事緊急的時間中,六個月之久,或者緊急的存續期間,不論那一個期間是較短的。這位獨裁官握有絕對的軍事與文治權力,在國家中,而且有法律上的義務去指定作為他的代理人,一位騎士統領(magister equitum)。當獨裁官離開職務的時候,騎士統領的職務立即地停止存在。其它獨裁官型態,被通常地委任,較為現世的理由:comitiorum habendorum causa(為了選舉召開大會),clavi figendi causa(為了每年插一釘,在邱比德的神殿中),feriarum constituendarum causa(為了指定節日),ludorum faciendorum causa(為了主持公共比賽),quaestionibus exercendis(為了掌握確定的審判),以及legendo senatui(為了填補元老院中的空缺)。

著名人物


最為聞名的戰事獨裁官是欽欽納特與費邊(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時候)。戰爭結束之後,獨裁官的職位已失去法律上的效力,代替以元老院終極議決,元老院的緊急裁斷,授權兩位執政官,去採取不論什麼作為,已需要去防衛共和。
來自蓋烏斯·馬利烏斯的垮台之後,於是路基烏斯·蘇拉,後者向羅馬推進,而且使他自己被委任至一個純然地新的職務,共和體制獨裁官(dictator rei publicaeconstituendae causa),它是職能地相同於戰事獨裁官,除了它缺乏任何時間的界限之外。蘇拉在他自願地放棄並從政壇退隱之前,握有這項職務好幾年。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在他任獨裁官的初期,恢復了戰事獨裁官一職,然後修正它的期限至一整年。他被委任戰事獨裁官,整整一年,在公元前46年,而且那時選定九個連續的一年任期,在那職務,從此之後,職能性地變成獨裁官,達十年之久。一年以後,這項借口一起被廢除,而且元老院投票使他成為終身獨裁官(dictator perpetuus)(通常地表現在英語系"獨裁官終其一生",但是恰當地意味著"永遠的獨裁官")。
凱撒在三月十五日(Ides of March)被謀殺之後,他的執政官同僚馬克·安東尼通過了安東尼法(lex Antonia),它撤銷了獨裁官任期,並且將它從共和國的憲法除去。這個職務後來提供給凱撒·奧古斯都烏斯,此人謹慎地拒絕它,而選擇了保民官的權力與執政官的統治大權,除最高祭司與第一元老之外未握有任何職務。這項政治上的安排使得他成為職能上的獨裁官,而沒有必要擁有這一引起爭議和嫉恨的頭銜或職務。

有關名單


羅馬獨裁官的名單
501BC–Titus Larcius
Marcus Furius Camillus–五個任期
458BC–Lucius Quinctius Cincinnatus,第二次任期在439BC
342BC–Marcus Valerius Corvus
333BC–Publius Cornelius Rufinus
324BC–Lucius Papirius Cursor
315BC–Quintus Fabius Maximus Rullianus
301BC–Marcus Valerius Corvus,第二次任期,隨著第二次薩姆尼烏姆戰爭(Second Samnite war)
292BC–Appius Claudius Caecus
285BC–Appius Claudius Caecus
249BC–Aulus Atilius Caiatinus,隨著德雷帕納之役(Drepana)的災難,在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時候
221?–219BC–Quintus Fabius Maximus Cunctator
217BC–費邊,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Second Punic war)的時候
203BC–Publius Sulpicius Galba Maximus
81/79BC–盧西烏斯·康內里烏斯·蘇拉
46BC與45/44BC–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終身獨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