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的結果 展開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現坐落在新湛二路11號,原名湛山小學,原址在香港中路·學校建於1934年·后因湛山村改造,1994年改名為市南區實驗小學。學校佔地面積9202平方米,建築面積7260平方米。現有32個教學班,78名教職工(不含聘用職工),1460多名學生。

教育方法


學校重視文化的建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1998年5月,學校成立了全國首家“少年海洋學校”,為了打造“海洋特色”的教育品牌,學校進行了海洋科普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們自編並出版了《少年海洋科普活動學校教材》(共六冊)。2005年,學校開始踐行並嘗試創建“生命教育“特色,把海洋教育納入其中。圍繞“生命教育”,學校開展了“健康的生命、有價值的生命、自主的生命、厚重的生命”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尤其是經典誦讀活動,推動了學生的發展,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學校的校本培訓以它的“實效性、新穎性、互動性、前沿性”受到老師的歡迎並日益形成自己的校本培訓特色。學校校本培訓案例(現場)曾獲全國一等獎。
學校極力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展大量的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探索中成長。每年開展春,夏,秋,冬四季課程,帶學生遠足或進行實踐活動,後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

紅領巾四團


學校特色“紅領巾四團”:紅領巾護導團,紅領巾護校團,紅領巾護綠團,紅領巾海洋宣講團。帶領海校每一位學子為學校,為老師,為同學,付出愛與責任。

紅領巾護導團

學生小組檢查紅領巾佩戴情況,監督樓內學生安全。

紅領巾護校團

學生小組保持樓內整潔,監督學生不破壞公物。

紅領巾護綠團

按照招生招生組保護校園花草,及時澆水,護理。

海洋宣講團

按學生小組對某海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交流,彙報,在每月特定的日子進班講課。學校海洋宣講團大隊團員,以“走遍世界——飛行馬爾地夫”為主題,開展了深入研究性學習,並編排成情景短劇形式向大家展示研究成果,在青島市市南區青少年峰會論壇中取得一等獎,其中兩位團員榮獲“十佳研究員”稱號。

公益活動


自2014年起,每年的5月30日都會舉行一次大型公益活動。每年通過充分醞釀、篩選和計劃推出當年的公益活動主題,以學生為公益活動主體,並輻射到學生家庭、所在社區,引起市民的關注並有效形成參與公益、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和城市風尚。2014年5月30日開展了“530,我行動”寵物文明行活動,聯合衛生組織,讓學生到海灘,公園,社區,購物廣場等地方宣傳知識,並製作了文明扇和專用宣傳袋,一時得到廣泛關注。
藍絲帶活動開啟儀式
藍絲帶活動開啟儀式
2015年5月30日開展了“530,我行動”藍絲帶海洋公益活動,加入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小小志願者們頭戴“530,我行動”標識帽,腕系“藍絲帶”,在市南區的第二海水浴場第三海水浴場向過往市民和遊客宣傳本次活動精神,呼籲市民愛我“美麗沙灘,美麗青島”,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倡導島城居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讓一切有一個改變、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取得榮譽


在一路走來的日子裡,學校先後榮獲了“青島市規範化學校”“青島市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中國海洋學會科普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科普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展望明日,區實驗人將一如既往地懷揣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懷揣對教育的熱愛與理解,創建一個書聲琅琅、歌聲琅琅、笑聲琅琅的和諧的溫暖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