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麒麟

飾品

《紅樓夢》中的一個飾品,佩戴者是史湘雲

原文


書中最初提到史湘雲的金麒麟,是在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的情節中,作者在集中筆墨描寫這件佩飾之前,未雨綢繆預先點了一筆。
金麒麟
金麒麟
集中描寫金麒麟,其實是寫史湘雲這件佩飾與她一生命運歸宿的關係,是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是一大段奇妙的文字。筆觸輕靈,卻又有很深的含意。作者的筆墨運用,從史湘雲與她的丫鬟翠縷論究萬物的陰陽入手,然後直通壺奧。主僕二人,詰對之間,時而答非所問,時而透著天真稚氣,情趣盎然。
筆墨運用,倒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這番陰陽論究最後落到麒麟上去。小說有這樣一段:
(翠縷)還要拿幾件東西問,因想不起個什麼來,猛低頭就看見湘雲宮絛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來笑道:“姑娘這個,難道也有陰陽?”湘雲道:“走獸飛禽,雄為陽,雌為陰,牝為陰,牡為陽。怎麼沒有呢!”翠縷道:“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雲道:“這連我也不知道。”翠縷道:“這也罷了。怎麼東西都有陰陽,咱們人倒沒有陰陽呢?”湘雲照臉啐了一口道:“下流東西,好生走罷。越問越問出好的來了”。

陰陽論


原來,前面一大段關於陰陽的論究,最後落到史湘雲的那個金麒麟的陰陽上去,並且,彷彿不經意間又歸到人的陰陽。
文章還沒有到此為止。最後又添了一筆:翠縷在薔薇架下揀到一個金麒麟。她還說:“可分出陰陽來了!”史湘雲接過來一看,這個金麒麟比自己所佩的大,而且文彩輝煌。作者又點了一筆:“湘雲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語。”
史湘云為什麼“默默不語”,當然是有所感。但此時所感的是什麼,語言是無能為力的,而且說什麼都是多餘的。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倒是翠縷歪打正著,“可分出陰陽來了”。原來,這個使史湘雲“默默不語”的金麒麟,恰是賈寶玉曾帶在身邊的那一個。確實是分出陰陽來了。
《紅樓夢》中為什麼寫這一陰一陽兩個金麒麟?回目是作過回答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不過這個回答既明確又含糊。兩個麒麟,是後來情節的伏筆,很明確。可是,“白首雙星”又是指什麼呢?卻又含糊其詞,令人費解。

關於衛若蘭


脂硯齋曾有過一條第三十一回的回末總批,說到金麒麒,試看能否有助於我們的探究,這條旨批說:
后數十回若蘭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綱伏於此回中,所謂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也。
這裡又扯上“若蘭在射圃”,更叫人如墮入五里雲霧之中。若蘭,是否即秦可卿喪事中曾露過一面的衛若蘭?金麒麟怎麼又落在他手裡?他在這場瓜葛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仍然不得要領。
金麒麟,在《紅樓夢》中是一個重要的存在。於史湘雲,更是蘊含著她的命運和結局。第四十九回,“割腥啖膻”情節中,李嬸直以“掛金麒麟的姐兒”來稱呼她,以與“帶玉的哥兒”稱寶玉,形成對應。可見麒麟與她的關係是何等重要。然而,麒麟的情節,最後沒有收結。這是后數十回我們看不到收結,抑還是別的原因?也很值得問個究竟。
《紅樓夢》無閑文,這是歷來論家的共同見解。既然如此,麒麟化筆墨如許,自然不是信筆為之的閑文。如今這一大片開放式的文字為什麼了無著落,這兩個金麒麟的公案如何了結?都不得其解。
此,又一疑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