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麒麟花

厚肉質植物

綴化的仙人掌又稱金麒麟。

金麒麟是一種厚肉質植物,是仙人掌類植物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原產於美洲。由於酷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麒麟,我們中國人就叫它玉麒麟,由於夜晚被燈光照射時植株上的刺會反射出閃閃金光的特點,又叫金麒麟。

形態特徵


金麒麟花
金麒麟花
其生長特點為橫向生長,植株呈扇狀,表面有龍骨狀凸起,生長多年的植株肉質莖扭曲盤旋,猶如山峰;表皮深綠色,帶黑褐色刺;生長旺盛時,生長點附近呈紅褐色;小葉綠色,不顯著,早脫落,因此給人的印象是植株始終無葉。
適於擺放在家庭陽台、書桌等處觀賞。

生長環境


金麒麟形態奇特,喜歡陽光充足,但又耐半蔭,稍旱也不會幹死。

分佈範圍


寒帶地區,中國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均有露地栽培,華北、華東等地多作盆栽供撫玩。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金麒麟一般用扦插法繁殖,在4~10月期間均可扦插。扦插一般選晴天的上午進行。選取生長壯實的變態莖一塊,涼置3~4d,待傷口乾縮后,可插入乾淨河砂中2~3cm,暫不澆水,過2d后噴水,保持盆土潮潤,一個月左右可生根,然後移栽上盆。切割變態莖塊時,易流出白色乳汁,要使其流淌乾淨或用水衝去乳汁,以免汁干后形成干膠狀,封住切口,影響生根。扦插後放陰涼處養護,保持濕潤,但切口忌積水,積水會漚爛插穗。
栽培管理
上盆上盆栽種的玉麒麟盆土可用園土、腐熟的廄肥土、河砂按照3:3:4混合配製而成。栽種時,先在花盆底部墊上一層2~3cm厚的陶粒或粗砂粒,以利排水,防止漬水爛根。上盆后應澆透水,先放置陰涼處一周后,移到弱光處再逐漸移到較強的光照下放置。它耐乾旱,澆水宜少不宜多.
光照金麒麟喜光。5月初出房后,先置蔭棚下7~10d,再放在陽光充足處養護,尤其是在生長季節里更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切不可久置室內觀賞。冬季雖已休眠,但植株還要進行光合作用,以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因此也應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場所,否則會使葉片發黃脫落。
水分金麒麟比較耐旱,平時澆水以“寧干勿濕”為原則。當盆土干硬發白、叩擊盆壁聽到清脆的響聲時澆透水。冬季澆水比平時還要減少,在15-18℃的室內,每10d左右澆1次透水即可。
施肥金麒麟不太喜肥,供肥原則是“寧少勿多”“寧淡勿濃”。生長季節每月施1次15%左右充分腐熟的礬肥水。施肥時切忌生肥、濃肥,否則易致爛根落葉。冬季休眠時可停肥,至翌春開始生長時再逐漸恢復正常的供肥水平。
溫度金麒麟不耐寒,一般在霜降前第一次寒流未來時就應人室,並應注意室內通風,讓其逐漸適應室內小氣候。冬季室溫保持15℃以上可保證葉片不落,如已落葉,只要溫度在7℃以上就可以安全越冬。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較少,但長期在溫室或放置地點通風不好,易遭介殼蟲危害。冬春季可每10d用清水噴洗1次葉片灰塵。對煤氣非常敏感,熏染后易造成落葉。

管理要點


1、金麒麟彩麒麟夏秋管理:夏秋是彩麒麟的生長旺季,它雖喜陽光,但又怕烈日強光暴晒。可用竹帘子,葦箔或雙層窗紗遮陰,以透光率60%為好。陽光過強,會導致葉片變黃,影響生長及觀賞。耐乾旱,澆水宜少不宜多,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秋也要防連陰雨,盆內積水和盆土長時間過濕,都會引起爛根或變態莖腐爛。它不宜大肥,可每月施一次稀薄豆餅水,麻醬渣水或馬蹄掌水。肥水過大加上過度蔭蔽,往往造成植株徒長“返祖”,掌狀變態莖長成長出其原種霸王鞭的那種柱狀肉質莖來,嚴重降低觀賞價值。
2、金麒麟彩麒麟冬春管理:彩麒麟不耐寒,在中國除華南、西南局部地區可露地栽培外,其它地區均作盆栽,冬天要求放到向陽的房間里。一般在10月中旬霜降前移入室內越冬。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葉片不至變黃;室溫低於12℃時肉質葉片會脫落而使植株進入休眠。休眠期間應節制澆水,盡量保持盆土乾燥,開春后氣溫逐漸升高才可逐漸增加澆水,天暖后可放到陽台或院子里,但澆水仍以稍節制不使過量為妥。室溫保持在6℃以上,盆土較干時,變態莖就不會凍壞,翌年仍將長出新葉。
金麒麟彩麒麟冬季澆水要比生長季節少,保持盆土微濕即可。冬季應停止施肥。春季氣溫轉暖升高,可在清明至谷間換盆。換盆時,去掉舊土,剔除根中宿土,清除腐朽根,換盆后保持盆土潮潤,先在室內放置10天左右,再逐漸移出室外。玉麒麟一般在穀雨氣溫穩定后,移出室外。一開始澆水量要宜少,隨氣溫升高適當增多。

注意事項


彩麒麟莖中的白色乳汁有毒,尤其不能入眼,因而家庭栽培中要注意防止小孩將莖汁誤入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