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暉

龍潭三傑后三傑之一

熊向暉(1919年4月—2005年9月),原名熊匯荃,,1919年4月出生在山東省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的一個官宦家庭。其父當時任掖縣的推事,也就是縣長,後來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長、國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長。在家裡的8個孩子中,排行老五。祖籍安徽鳳陽。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黨組書記、副董事長。中國共產黨情報工作龍潭三傑“后三傑”之首。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1938年黃埔軍校第七分校15期、1947年9月到美國凱斯西儲大學(Western Reserve)研究院攻讀政治經濟學碩士,1948年9月獲社會科學碩士學位,於1949年回國。熊向暉,中共情報工作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澤東譽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以其超人的機智、果敢、堅韌,贏得胡宗南賞識,巧妙地送出國民黨“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諸多重要情報,為挫敗國民黨反共陰謀、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衛中共延安黨中央等屢建奇功。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9年4月,出生在山東省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的一個官宦家庭。其父當時任掖縣的推事,也就是縣長,後來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刑庭庭長。在家裡的8個孩子中,排行老五。
1936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卧底生涯

熊向暉照片
熊向暉照片
1937年12月至1947年8月,受黨的派遣,一直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為保衛黨中央作出了特殊貢獻。
1939年3月,在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十四期畢業后,至1947年5月,任胡宗南的侍從副官、機要秘書,成了胡宗南的親信,負責處理機密文電和日常事務,起草講話稿。
1943年,熊向暉獲得了一份胡宗南為進攻陝北地區而作的戰略部署的情報,並立即報告了黨組織,黨中央向外界及時揭露了這個陰謀,使之破產。
1947年5月20日離開胡宗南。從上海乘船赴美,當年9月進入克利夫蘭西保大學(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即:凱斯西儲大學)研究院讀政治經濟學碩士。之後不久,胡宗南知道了熊向暉的真實身份,氣得暴跳如雷。

外交工作

1949年11月,熊向暉接到周恩來的邀請,來到中南海勤政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
後來,熊向暉長期在外事戰線工作。
1954年,任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中國代表團新聞辦公廳主任。
1961年,任討論寮國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中國代表團顧問。
1962年,任中國駐英國代辦處常任代辦。
1967年1月,奉調回國參加“文化大革命”。
1970年1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副部長
1971年和1972年,作為周恩來總理的助理,參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動。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中國代表團代表。
1972年,任中國駐墨西哥首任大使。尼克松訪華前夕,美國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黑格來華做技術安排,熊向暉負責接待。
1973年末,任中共中央調查部副部長。
1978年後,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1983年至1987年,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副董事長、黨組書記。
1980年代,任第五、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名譽會長。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熊向暉夫婦
熊向暉夫婦
1947年2月,熊向暉和相戀多年的戀人湛筱華結婚,蔣經國是證婚人。

人物事件


傳奇一生

熊向暉年輕照片
熊向暉年輕照片
1938年春的一天,“西北王”胡宗南面見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團員。戰地服務團由 進步青年組成,胡宗南希望在其中挑選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加以培養,為自己所用。
佩中將軍銜的“面試官”胡宗南,手執服務團名冊,依次點名問答。胡宗南依照印象在每個人的名字後面畫圈,大多數一個或者兩個,少數有三個圈,只有一名青年,畫有四個圈。這名青年叫熊匯荃,清華大學高材生,父親是國民政府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長。胡宗南深信自己發掘了一名“得力幹將”。次日,胡宗南的秘書找到熊匯荃,說胡先生邀請他進行“個別談話”……
1938年5月初,胡宗南將熊匯荃送至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前身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學習。
1939年3月學習期滿后,熊匯荃被胡宗南調到身邊,並很快成為了胡的左右手,一路從侍從副官升任機要秘書。“黨國棟樑”熊匯荃開始了他平步青雲的仕途。

與周恩來

周恩來領熊向暉到七賢莊裡院東側一屋,關上門,再次緊握他的手,說:“這幾年,你辛苦了。”熊禁不住流淚。他柔聲說:“要忍住。”熊向暉明白這一雙關語。周看著手錶,說,有些事要問你,不能超過一刻鐘。
熊向暉近照
熊向暉近照
周問:服務團那個女團長還找不找麻煩?你在安全方面有沒有漏洞?
熊說:前幾年,李芳蘭找我重提舊事,我頂住。胡的特務頭子曾給我看一匿名信,信里說我是“匪諜”,我當場拍了桌子,質問他是何用意,指責他對我玩特務手段,我要向胡辭職,他勸阻,說他是好意,是想使我知道有人誣陷我,希我提防。對這類情況我都以攻為守。胡多疑,取得他的信任不容易。我牢記你和董老的指示,特別注意謹慎,事無巨細都當心。胡常出人不意,輕車簡從,微服出巡(他認為,行蹤保密,微服簡從最安全;事先張揚,前呼後擁最暴露,反易招敵暗算)。一次,他去西峽口會湯恩伯,只帶兩人,中途宿村塾,無意中發現我獨自通宵警戒,給他難忘印象。經多年觀察考驗,他對我深信不疑。我至今有驚無險。如遇險,我能自持。
周恩來看看手錶說,前年蔣南翔回延安,我讓他向陳雲詳細彙報你的情況,我還要向中央主要領導同志講。你身在虎穴,崗位重要,我只提幾句:對黨要忠誠,對敵要狡猾;有所為,有所不為;抓大不抓小,注意戰略動向,主要著眼保衛黨中央。
周恩來又緊握熊向暉的手,搖了搖,說,我不送你,勝利后再見。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幾位同志將幾捆包裝好的延安出版的書報雜誌送上熊向暉坐的汽車,另給他幾本沒有包裝的雜誌。熊才意識到,他接周恩來時,周問他姓名后,叫他稍等,轉身返回內院,就是讓人先辦好這件事,為他在七賢庄逗留提供借口。熊還意識到,把幾本沒有包裝的雜誌交給他,也是周恩來的精心安排。如果有人問他:你在七賢庄等的那一會兒,八路同你談些什麼?他可以說,他們忙著找、包、捆,讓我看雜誌。
最後一次聽到胡宗南哈哈大笑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挑起內戰。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攻陝北,毛澤東果斷決定放棄延安,胡宗南部佔領了延安。
王超凡負責接待報道佔領延安的中外記者的工作。他報告胡宗南說,為顯示眾多共軍被擊斃,已造了一些假墳,立了一些真碑。但被俘共軍人數少,包括傷兵只有幾十個人,他們思想頑固。為此已商城防部隊整27師選調幾百名官兵,穿雜色服裝,冒充共軍俘虜,經幾天訓練,可應付記者提問。他說,不安排記者接觸老百姓,因為留下來的大都是婦孺老弱,態度敵對,居處分散,一不小心就碰上地雷,有時會碰上打冷槍。幸好有幾個共干投誠,官最大、最積極的是邊區保安處科長韓慶恩,讓這幾個共干向記者現身說法,效果會好。
胡宗南說,不要忘了國民革命和北伐經驗,一定要喚起民眾,化敵對為親善,不只是為了接待記者,丟掉民眾就打不了勝仗,連嚮導也找不到。要千方百計爭取幾個“勞動英雄”、“參議員”、“婦女代表”合作。由他們作榜樣,一般民眾會跟著來。
1947年3月25日晨,胡要熊帶一名先遣人員引導,陪他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原住處,先後看了王家坪、楊家嶺、棗園。最後,車子一直開到延安北郊十里鋪看了魯迅藝術學院。他看得很細。在棗園毛澤東住過的窯洞桌屜里,發現一張紙條,寫著:“胡宗南到延安,勢成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他看后哈哈大笑———這是他的習慣。合乎他心意的,他哈哈大笑;道出他心病的,他也哈哈大笑。
這是熊向暉最後一次聽到他哈哈大笑。就在這一天,他的精銳部隊整31旅在青化砭被解放軍全殲,旅長李紀雲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