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
原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壽山,原名胡琴齋,漢族,浙江鎮海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一生歷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共”、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佔領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一時的“西北王”。1950年兵敗後去台灣,曾在大陳島指揮沿海游擊部隊。歷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總統府”戰略顧問等。
1962年2月14日因心臟病病逝。
胡宗南人物像
1904年就讀於私塾,自《三字經》學至“四書”、“五經”。
1909年進入孝豐縣城高等小學堂讀書。
1912年以第二名成績畢業。
1913年考入湖州公立吳興中學。讀中學時,各科成績優良,尤以體育、地理兩科更為突出。
1915年中學畢業后,先後受聘於孝豐縣立小學和私立王氏小學,任國文、歷史和地理教員。
1921年利用暑假時間到處遊歷。
1922年到1924年間,並任《孝豐日報》總編輯。后因與同校教員競爭校長職位失敗,父親又硬逼他與不相愛的女子成婚,遂決然離家出走。
1924年,前往浙江湖州參加別動隊,與王亞樵結拜為金蘭兄弟。別動隊解散后,得在上海做毛竹生意的同學章雲家長資助,到廣東投考黃埔軍校,因其身高不足1.6米,體格檢查時被淘汰,經軍校黨代表廖仲愷特許參加考試4月被錄取;5月5日入校,編在第1期第2大隊第4分隊;6月16日正式開學,此間結識了“同鄉”蔣介石;11月於黃埔軍校畢業后,胡宗南被分配在軍校教導第1團第3營第8連任少尉見習。
1925年2月,調任機槍連中尉排長;3月參加第一次東征陳炯明的棉湖戰役,因功升機槍連上尉連長,4月任第1師第2團第2營營副;6月參加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10月參加第2次東征河婆戰役。
年輕時期的胡宗南
1927年3月20日攻克上海;5月任第1軍第1師少將副師長兼第2團團長,成為國民黨黃埔系學生的第1個將軍;8月從杭州飛馳南京參加龍潭戰役;10月26日,胡宗南升任第1軍(劉峙)第22師師長;11月擊毀直魯聯軍白俄雇傭兵裝甲車隊。1928年4月參加第二期北伐。8月第22師縮編為第1師第2旅,任旅長,11月所部在蔣介石校閱中因訓練成績突出,被評為“模範旅”。
1928年4月參加第二次北伐,一舉攻佔蚌埠;5月1日進濟南,5日撤退到曲阜整訓;10月第1軍第22師整編為陸軍第1師(劉峙)第2旅,胡宗南任少將旅長;11月蔣介石親臨徐州校閱第1師,第2旅被譽為“模範旅”,其第3團受閱成績列全國陸軍第一。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胡宗南率軍警戒武漢,第2旅改成第1旅,胡宗南仍任旅長。1930年5月參加中原大戰,在河南開封附近與反蔣部隊作戰,6月7日胡宗南任第1師代理師長,沿隴海路迎擊西北軍孫良誠部。
1930年率部參加蔣馮閻戰爭,戰後任第1師師長。
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升任第1師中將師長,開始建立自己的軍事體系,形成黃埔系“少壯派集團”;7月參加討伐石友三。
1932年3月,胡宗南、賀衷寒、戴笠、康澤等參與組織“力行社”和“復興社”,胡宗南居蔣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以黃埔系“太子”自詡;5月參加“圍剿”大別山的紅4方面軍,胡宗南乘紅軍兵力分散之際,將紅軍第10師和第12師攔截包圍於河口鎮以東地區,紅軍傷亡很大,6月紅4方面軍向西北突圍時,胡宗南等幾十萬大軍尾追攔截,與楊虎城部將紅軍壓縮在漫川關,徐向前、許世友等幾經拼殺才突出重圍,不久率領第1師進入甘南布防。
胡宗南(右)和蔣介石
1935年2月任“剿匪”第3路第2縱隊司令官;4月9日敘任陸軍中將;6月積極參加攔截圍攻長征紅軍,在松潘差點被活捉,部隊傷亡過半;9月任“西北剿匪”第1路軍第2縱隊司令,在川西北地區阻擊紅軍;11月22日當選為國民黨第5屆中央監察委員,標誌著黃埔系的勢力開始進入中央決策機構。
1936年4月21日,行政院任命胡宗南為第1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進攻陝北紅軍,彭德懷率領紅軍迎擊,大敗胡宗南;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胡宗南正在陝西惠安堡附近,得知蔣介石被扣的消息后,旋即趕到天水,支持戴笠赴西安營救蔣介石。
1937年2月第1軍開赴陝西鳳翔,受顧祝同指揮,向西安施加軍事壓力;4月24日辭第1師師長。7月7日抗戰爆發,9月2日胡宗南率部參加淞滬會戰,13日升任第17軍團軍團長,是黃埔學生中第1個軍團長,由於第1軍倉促上陣,兩度參戰部隊損失很大;11月6日第17軍團撤出戰鬥;12月回關中。
胡宗南(右)和蔣介石合照
1939年1月14日任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8月4日任第34集團軍總司令,成為黃埔系學生的第1個集團軍總司令;12月,胡宗南受蔣介石指使,集結部隊準備向延安進攻。
1940年1月,蔣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奉命在空軍的配合下,向陝甘寧邊區縱深進犯,蠶食5個縣,並公開喊出“消滅邊區”的口號,嚴密封鎖,構築了一條長達700餘里的由碉堡、工事組成的封鎖線。
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8戰區(朱紹良)副司令長官兼第34集團軍總司令,掌握第8戰區實權,屯兵西北,封鎖、侵犯陝甘寧邊區,號稱“西北王”。
1943年7月,胡宗南曾密謀突襲延安,被胡宗南的機要秘書、地下黨員熊向暉暴露而作罷。
1944年4月,胡宗南被任命為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因不服司令長官陳誠,稱病赴華山休養;5月日寇土肥原部調集12萬兵力突然進攻中原,守軍連失數城,土肥原率兵向西急進,如入無人之境,6月13日中美空軍大炸豫西之敵,胡宗南部猛烈反攻,取得勝利;8月17日被任命為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與陳誠數次衝突;9月空運增援桂林、重慶;12月19日被任命為第1戰區代理司令長官。
1945年1月12日就任代理司令長官,轄4個集團軍、16個軍、42個師、5個特種兵團,計45萬人;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7月31日被正式任命為第1戰區司令長官,成為黃埔系學生中唯一的戰區司令長官;8月21日被任命為洛陽、鄭州、開封、新鄉地區的受降主官,向石家莊發動進攻;9月22日在鄭州接受日本第12軍團司令官鷹森孝投降,共6萬餘人;10月3日特加陸軍上將銜,此時第1戰區指揮的部隊有5個集團軍、25個軍,總兵力達50萬人,勢力分佈到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晉東南地區;10月10日授予抗戰勝利勳章。
1946年1月1日,胡宗南被任命為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副主任;3月1日獲頒青天白日勳章;4月所部國軍整編,軍改“整編師”,師改“整編旅”,胡宗南部下20多萬;7月4日整編第1軍越過黃河,企圖與閻錫山部南北夾擊太岳部隊;9月,其部隊分兩路進犯晉東南,與山西閻錫山部隊配合欲“肅清”解放軍太岳兵團(司令員陳賡),24日整編第1旅被全殲,旅長黃正誠被俘,接著整編第48旅遭受殲滅性打擊,旅長何奇被擊斃,胡宗南慌忙收兵。
胡宗南三人合照
1948年2月,解放軍重兵包圍關中的咽喉要地宜川,胡宗南令整編第29軍增援,在瓦子街被包圍,至3月1日,整編第29軍全部被殲滅,中將軍長劉戡自炸斃命,整編第90師少將師長嚴明被擊斃,胡宗南向南京請罪,被撤職留任;3月5日西北野戰軍包圍洛川,胡宗南急調5個整編師解了洛川之圍;4月21日整編第17師撤出延安,延安解放;12月25日,新華社公布43名戰犯名單,胡宗南列第30位。1949年2月1日兼第12編練司令部司令;5月19日,解放軍軍突破西安涇河南岸的胡軍防線,胡宗南決定放棄西安向寶雞轉移,20日西安解放;7月14日寶雞解放,胡宗南集團遭到毀滅性打擊,胡宗南竄逃漢中,從此離開西北,部隊有第5兵團(李文)、第7兵團(裴昌會)、第18兵團(李振)等13個軍40萬人;8月,胡宗南和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一起到重慶晉見巡視的蔣介石,欲放棄西南轉進滇緬,被蔣介石訓斥責罵;9月8日兼任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11月向成都轉移;12月7日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軍政長官顧祝同)副長官兼參謀長,代行軍政長官職權;12月9日川康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通電起義,雲南也宣布起義,西南形勢大變,20日胡宗南決定將軍政長官部遷西昌,23日私自飛往海南三亞,留在四川的胡宗南部3個兵團全部戰場起義,28日在顧祝同勸說下飛到西昌。
1950年3月26日解放軍逼近西昌機場,胡宗南將剩餘6萬部隊的指揮權交給參謀長羅列,自己悄悄飛逃台灣,其殘餘部隊陸續被圍殲;5月台灣“監察院”李夢彪等四十六位“監察委員”提出彈劾,經蔣介石、陳誠、顧祝同、蔣經國周旋,“立法院”108名委員簽名上書“行政院長”陳誠求情,陳誠將彈劾案移交“國防部”處理,8月“國防部”答覆“應免議處”。
1950年5月,台北“監察院”內,45名“監察委員”氣勢洶洶地聯名彈劾胡宗南。這一篇洋洋數千言的彈劾文在列舉了胡宗南進駐陝甘后的權力膨脹后,又曆數了他在西北、四川的一連串敗績,認為國民黨政府之所以會“失去大陸江山”,胡宗南“應負重大之罪責”。
1951年9月9日,胡宗南化名為“秦東昌”,就任“江浙人民反共游擊總指揮”,駐守大陳島,指揮部隊騷擾破壞大陸沿海。
1952年10月19日當選為國民黨第七屆中央評議委員,兼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53年6月24日,解放軍進軍大陳島,台灣當局撤消“江浙人民反共游擊總指揮部”;7月23日胡宗南飛回台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上將顧問;8月進入“國防大學”進修。
1954年2月從“國防大學”畢業,在台北家中閑居。
1955年9月胡宗南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晉任陸軍二級上將。
1956年4月以考察名義到美國訪問。
1957年10月23日當選為國民黨第八屆中央評議委員。
1959年,胡宗南在澎湖任期四年後正式退休,結束了長達三十五年的軍旅生活。10月回台北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2月進入“國防研究院”第一期,任研究員。
1960年9月任“國防研究院”畢業同學會會長、“國防研究院”院務委員,深居簡出,鬱鬱寡歡。
1961年身體出現高血糖。
1962年2月6日胡宗南病情惡化,7日“總統府副秘書長”蔣經國奉父命探望,10日蔣介石親自探望,胡宗南激動萬分,涕淚交流,14日凌晨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終年67歲,2月15日以台晉字第198號令,“故陸軍二級上將胡宗南,追晉為陸軍一級上將”,另頒“旌忠狀”,“以永垂式范”,台灣成立以何應欽、顧祝同為正副主任的治喪委員會,移靈台北市極樂殯儀館,17日公祭,蔣介石親自參加祭奠,發表紀念講話,挽“功著旗常”;3月13日頒發“褒揚令”;6月9日安葬於台北陽明山紗帽山麓。
胡宗南可稱得“天子門生”第一人,受到蔣介石的器重,乃至躊躇滿志,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抗戰時避居西北擁兵稱王,內戰時則成了急先鋒,但他志大才疏,不懂戰略,對蔣介石盲目服從、不辨善惡,軍事上遠不是彭德懷的對手,部隊被逐個殲滅,逃到台灣又被彈劾,狼狽不堪;著有《宗南文存》。
五個第一
胡宗南塑像
第一個兵團總指揮;
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
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
第一個跨入將軍行列、也是唯一一個在離開大陸以前獲得第三顆將星的人。
著有《宗南文存》。
胡宗南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