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祝同
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
顧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陸軍一級上將”,字墨三,江蘇省漣水縣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畢業。
辛亥革命爆發后,曾參加革命軍。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孫中山,任粵軍許崇智部軍事教導隊區隊長。1925年參加東征后,歷任國民革命軍師長。1927年後,歷任第九軍軍長、第一軍軍長、第十六路軍總指揮、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國民黨四大中央執委、江蘇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軍總司令、重慶行營主任、貴州綏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營主任等職。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去台灣後任防務事務主管部門代負責人,“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歲。
顧祝同照片1
清光緒二十四年,顧祝同6歲,入塾館受教,至13歲,七年的古書“古訓”,對顧祝同思想、性格塑造,影響極深。同窗會文,優於書法繪畫,善工詞賦。
1906年,15歲的顧祝同離家入新學。1909年冬,升入縣城高等小學,因成績好,由縣署擇優保送其入南京陸軍小學。親友雖有勸阻,但顧祝同嚮往投身軍旅已久,故毅然辭別家人啟程南京。1910年通過考試,正式錄取陸軍小學(第5期)。顧祝同當時19歲,求知心切,興趣廣泛,對學校規定的各科課程,均勤奮以求。1911年10月,武昌首義,陸軍小學停辦,學生自謀出路。顧祝同與同鄉同學韓德勤結伴返鄉,途中參加革命軍北伐先遣支隊為炸彈隊隊員。1912年,先遣隊擴軍改番號為陸軍第九師第十八旅第三十六團。軍駐徐州雲龍山,顧任排長,並參加國民黨。
1912年7月,南北議和,南京陸軍小學復學,顧辭排長職回校,一年後畢業。1914年3月,陸軍小學畢業生全部入湖北陸軍第二預備軍官學校深造。顧祝同與韓德勤一起前往武昌,入法文班學習軍事、法語及大學各科預科課程。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迫使革命黨人重樹武裝討袁大旗。武昌陸軍預備學校學生們也起而響應“護國軍”,共謀倒袁起事。不料事泄,顧祝同避返蘇北老家。8月,袁世凱死,學生們先後返校復學。1917年1月,顧祝同升入北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至1919年2月,以優異成績畢業。3月,分配至長江上游陸軍總部第十三混成旅見習,旋升任暫編第四旅第七團第三營第九連連長。自此開始軍旅生涯。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顧祝同辭北洋長江上游陸軍總部第十三混成旅連長職。幾經轉折,於12月投奔到桂林視師的孫中山先生。1922年1月,與任大本營參謀長兼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參謀長的蔣介石相識,敘及蔣介石乃1906年畢業於北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他鄉遇師兄,一見如故,引為相知。幾天後,蔣力薦顧為許部上尉副官兼軍士教導隊區隊長。從此,顧祝同銘感蔣介石知遇恩深,鞍前馬後,勝敗相隨,戎馬倥傯數十載,忠勇不二。
顧祝同
1924年5月,國共合作形成,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創辦陸軍軍官學校,顧祝同奉調參加軍校籌建工作。6月16日,軍校正式開學,蔣介石任軍校校長兼粵軍總部參謀長。顧祝同任軍校教授部中校戰術教官,旋兼管理部代主任職。11月,中山先生以黃埔學生軍為骨幹,組建軍校教導團,顧任教導團第二團營長。1925年2月,蔣介石令校軍參加敉平陳炯明的東征作戰。顧祝同率團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戰役中,奮力苦戰,開創校軍以少勝多的先例。5月,教導團改名黨軍。7月,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並成立軍事委員會。8月,黨軍與各路軍合編成立國民革命軍。黨軍為第一軍,蔣介石為軍長。顧祝同因在淡水、棉湖兩戰役中初試鋒芒,頗得蔣介石賞識,功升第一軍第二團參謀長,並參加蔣介石的新右翼班底“孫文主義學會”。9月初,陳炯明再度由潮梅西犯,國民黨中央決定第二次東征,蔣介石任東征軍總指揮。顧祝同率警衛軍獨立第一師擔任惠州戰役正面攻堅任務。顧祝同身先士卒編組敢死先鋒隊,冒著陳軍猛烈火力,攜竹梯奮勇登城,雖傷亡幾達2/3,終克三面環水,一面枕山,素有天險要衝之稱的惠州城。二次東征告捷,顧祝同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少將副師長。
1926年6月,蔣介石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7月,誓師北伐,顧祝同留師潮梅,警戒北伐後方,並參加鬆口、永定城防戰役。顧祝同率師與周蔭人軍巧於周旋,變被動為主動,避開周軍主力,出敵不意,直搗守備虛弱的司令部,開革命軍戰史上實施敵後遷回作戰獲勝的先例。蔣介石特電令獎勉。鬆口大捷顧祝同升任師長。此後,第一軍風雨兼程揮戈入浙。1927年3月,協同北伐中路軍略取南京。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策定三路軍渡江北伐一,顧祝同所率第三師歸屬第二縱隊戰鬥序列,由蔣介石直轄。5月,顧奉令統師北進,擊潰張宗昌軍,克複安徽滁縣。6月,又在江蘇宿遷、山東郯城等地予孫傳芳以重創,功升第二路軍第二縱隊總指揮官,領兵進出魯南,追擊張宗昌,兵逼臨沂,肉搏攻城奮戰竟日,稍有進展之時,寧漢戰爭拉開戰幕。蔣介石令北伐所部南撤,轉進揚州,實施西征討唐。8月,蔣介石以退為進,通電下野。孫傳芳率部乘機反攻,襲占龍潭,戰況慘烈。顧祝同部奉令南下增援。龍潭之役勝利后,軍隊整編,顧祝同升任第九軍軍長。該軍為蔣介石嫡系部隊,各級官佐均為黃埔生或教官。
1928年1月4日,蔣介石復職。2月初,主持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顧祝同被推選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3月,蔣介石整軍再度北伐。顧祝同的第九軍列入北伐第一集團軍所轄第一軍團,奉命擔任攻略充州的主力作戰。結束魯南作戰後,退駐徐州東南地區擔任膠東警戒。在統兵魯南作戰中,頗有斬獲,並在此後的領兵作戰中,屢露頭角,不乏戰績,漸為蔣介石所倚重。
1929年1月,蔣介石借“統一告成”,提出“編遣”,以削奪地方軍事實力派。自此,蔣與各派軍事集團的矛盾日益激化,釀爆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國民黨新軍閥混戰。3月,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在分化收買同時,調動重兵壓境。顧祝同奉令率軍由蚌埠西上武漢。4月蔣桂戰爭結束,蔣介石控制兩湖,顧祝同受派接替魯滌平,任武漢衛戍司令長官。10月,又功升第一軍軍長,獲一等寶鼎勳章。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任顧祝同為隴海線右翼總指揮。他採用奇襲行動,一舉突破馮軍防線,奪占歸德,受蔣介石特令嘉獎。11月初,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的勝利結束,顧祝同升任第十六路軍總指揮,旋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洛陽行營主任,掌管西北軍事大權,再獲一級寶鼎勳章。
1931年5月,顧祝同調任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該軍系蔣介石的近衛軍,待遇優裕,裝備精良,軍事訓練以德國軍事操典為范。團以上機關都駐有德國軍事顧問。蔣介石還經常到校練場,檢閱、視察該軍出操和演習。7月,石友三河北舉兵反蔣,蔣介石令顧祝同任南路集團軍第二軍團總指揮,率警衛軍及陸軍一、二、三師北上討石。顧祝同不負重託,再建戰功,消滅石部6萬餘人。11月,顧祝同出席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2月,調任江蘇省政府主席,兩年期滿,因任期內發生轟動朝野的醜聞——民政廳長趙啟祿賣官鬻爵案而受彈劫。同僚以顧只宜領兵、不善從政引為笑談。
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百萬重兵對紅軍和中央蘇區實施第五次軍事圍剿。他設“湘、鄂、贛、粵、閩五省剿匪”總司令部於南昌,任命顧祝同為其主力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領命,統領五個縱隊兵力,兵發江西撫州。中旬,他遵照南昌行營第五次“圍剿”計劃,悉力實施蔣介石“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碉堡推進,步步為營”的新戰略。採取東西對進合圍的攻擊部署,圍困廣昌紅軍主力。月底,以所轄18個師又1個旅擔任主攻,攻佔黎川縣城。11月初,其第六師在詢口遭紅軍伏擊受重創,顧祝同依託既得陣地,向洵口大肆增兵推進,與紅軍反覆較量。不久,愛國將領李濟深、蔣光鼐、蔡廷鍇等發動反蔣抗日的“福建事變”。蔣介石聞訊,擊掌頓足,夜不成眠,“著各軍政機關迅予處理,務使叛亂克日牧平”。並令從北路軍中抽調11個師,編成“入閩軍”,命顧祝同率第三路軍協同“入閩軍”主力東進討閩。余各軍對紅軍暫取守勢待戰。1934年1月,顧祝同參予“敉平閩變”后,立即返贛繼續督師進剿紅軍。2月上旬,顧祝同按其重新策定的作戰方案,開始向紅軍腹地全面推進。接連佔沙溪、攻白金。4月,顧祝同又集中11個師的兵力,沿撫河兩岸50公里正面,協力東路軍進襲廣昌,攻取建寧,企圖一舉打開中央蘇區的贛西北大門,進而奪取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瑞金。顧祝同部第三路軍自4月9日開始,採取梯次配備,築碉前進,每佔一地,隨即構築碉堡,密布火力網,再次築碉推進。雖然顧祝同的兵力與火力均占絕對優勢,但“戰鬥頗為艱苦”。尤其紅軍第三軍團在彭德懷指揮下,以伏擊、夜襲等游擊戰術,予顧軍以重創,使之付出巨大代價,始得以占廣昌。5月初,蔣介石又令顧部在空軍猛烈轟炸配合下,增兵推進,占興國、古龍崗、寧都、石城等線,使紅軍和中央蘇區蒙受巨大損失。10月,中央蘇區紅軍被迫向西作戰略突圍。蔣介石一面令各軍對紅軍作“追擊行動”;一面令贛閩兩省對所佔領之蘇區實行“綏靖清剿”。要求達到“斬草除根”,“永絕後患”。顧祝同按照蔣介石的“綏靖計劃”和部署對所部作了周細的安排。一面命第六路軍總指揮薛岳率吳奇偉、周渾元兩縱隊共9個師對突圍紅軍進行軍事“追剿”;一面將其北路軍指揮機關改為南昌綏靖公署。管區劃分為8個綏靖區。1935年1月顧祝同召集下屬軍、師將領,具體落實部署。要求各部緊密配合,三個月內務須肅清留在江西贛南和其他各地的紅軍,徹底摧毀中共中央蘇區的黨、政系統。蔣介石血腥的“綏靖”政策和計劃,經過顧祝同等人的得力實施,使整個江西區和閩西區約有80萬無辜群眾慘遭殺害,造成在所謂“綏靖”區內,“無不焚之居,無不伐之樹,無不殺之雞犬,無遺留之壯丁,閭閻不見炊煙,田野但聞鬼哭”的凄慘現象。顧祝同在此白骨堆上樹起自己的戰功碑。4月1日,顧祝同晉陞為陸軍二級上將。11月初,蔣介石在重慶成立四川行營,以加強圍追堵截長征中的紅軍主力為由,染指川政。顧祝同調任四川行營主任,“統一指揮西南各省剿共軍事及地方綏靖事宜”。中旬,赴南京參加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連任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元旦,顧祝同因悉力“剿共”和入川擴張蔣系勢力有功,授二等雲鷹勳章。7月,兼任國防委員,8月,調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甚為風光。
1936年12月12日,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發生,中國共產黨即通電全國主張和平解決,南京國民政府卻任命顧祝同為討逆軍西路軍總司令(東路軍總司令為劉峙)。準備討伐張學良、楊虎城叛軍。
宋美齡得知討逆軍的行動方案后,認為此命令的執行將會威脅到蔣介石的生命安全,她迅速約見顧祝同,要求他採取和平解決的辦法,以保障蔣介石的安全,不要執行何應欽向西安進軍的命令。顧祝同原來一直受到蔣介石的恩寵,但北伐時攻打蚌埠一戰,使蔣介石對他改變了看法,轉而扶持劉峙,顧祝同深感失落。現在蔣夫人親自相求,顧祝同豈肯輕易放棄這個機會?他向蔣夫人立誓道“祝同對委座絕無異心”
在劉峙揮軍急進之時,顧祝同借口不到職,始終穩坐南京,協助孔祥熙、宋子文策劃和平營救蔣介石的活動。何應欽十分不滿。正想撤換新人時,張學良於12月26日拒絕了蔣介石好意和提醒(事先蔣介石不要張學良護送回南京,但張學良堅持護送以表示悔改之意)堅持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到了南京,“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但張學良卻因以往的派系鬥爭原因,被諸多國民政府其他各派系軍政要人喊殺,蔣介石無奈只得將其扣壓。
由於顧祝同在事變中一切按照宋氏兄妹的旨意行事,事後不僅得到宋美齡的信任,而且消除了蔣介石內心多年的猜疑,因此受到蔣的重視,馬上任命他為總司令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1937年1月5日,顧祝同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坐鎮潼關,指揮陝北軍事。他當面接受了蔣介石的命令,指揮第二、三、四、五集團軍,對西安方面施加軍事壓力。
“七·七”盧溝橋事變后,顧祝同奉召由川康返南京,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8月13日,日軍侵犯上海。14日,國民政府正式發表帶宣戰性質的《自衛抗戰聲明》。20日,軍事委員會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上海方面的作戰指揮歸屬第三戰區,任顧祝同為副司令長官,負實際指揮之責08月23日至11月上旬,中國軍隊在吳淞、瀏河、江灣、廟行、牛行、寶山、羅店等縱深各線與日軍血戰。上海失陷,顧祝同奉令以第三戰區一部兵力退至南京,歸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指揮,組織南京保衛戰,其主力向蕪湖、宣城方向轉進。南京失陷后,顧祝同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江蘇省主席、戰區經濟委員會主任、戰區黨政委員會委員、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等各要職。管轄江蘇、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區。1938年1月6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也編入第三戰區,直隸長官部。
此後,第三戰區的部隊,一直處在日軍和汪偽軍的包圍中作戰。顧祝同採取穩定內部,保存實力,持久防禦的方針,以在控制中央軍的同時,和各雜牌軍巧於周旋,借力而用。並在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及其以後對日軍發動的皖南冬季攻勢、淞滬皖邊區作戰、協力福州攻略戰、蕭山諸暨戰役、閩海戰役、浙東戰役和策應長沙會戰等各戰役中,指揮所部打擊、牽制了一定的日軍,有力的配合了各戰場的對日作戰。
1945年1月,顧祝同升任軍事委員會贛州行轅(后改東南行轅)主任,指揮第七、第九兩戰區,同時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5月,連選為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執行委員。9月,日本戰敗投降,蔣介石電令顧祝同為第三戰區受降主官,負責辦理轄區境內日軍投降及遣俘事宜。后隨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回南京,參加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投降儀式,並受理日本侵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茨的投降。
1939年4月21日,正值抗戰中期,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確定“防共”、“反共”的“東窗之謀”。1941年1月初,蔣介石策劃、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年已半百的顧祝同,是這一慘案直接的積極執行者。
顧祝同
顧祝同與新四軍軍長葉挺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同期同學,私誼甚好。顧祝同本著各事其主的“忠君”原則,按蔣介石的旨意,在上饒長官部對軟禁中的葉挺將軍極盡誘釋之能。當遭葉挺凜然拒絕後,又將葉挺押解重慶囚禁。顧祝同在皖南事變中的作為,嚴重損害和削弱了民族抗日的事業。
顧祝同晚年的照片
1947年3月,蔣介石的全面進攻被迫轉為重點進攻。鄭州綏靖公署改為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顧祝同肩負指揮所重任,坐鎮徐州,重新配置兵力。將所轄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45萬餘兵力,區分為三個兵團,採取加強縱深,密集靠攏,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針,發動沂蒙戰役,攻勢銳猛。中共華東、華北兩野戰軍則分兵鉗制,中間突破,聲東擊西,穿越沂蒙,北趕萊蕪,連續擊破顧祝同發動的三次攻擊。還全殲了王牌整編第七十四軍於孟良崮,最後包圍了鄆城。顧祝同被人民解放軍如此這般的分割、包殲之後,苦心謀划的山東重點進攻徹底敗北了。
1948年秋,蔣介石撤銷鄭州指揮所,成立“剿共”總司令部,劉峙為總司令,顧祝同調任國防部參謀總長,參預蔣介石謀划挽救軍事失敗的部署。10月,又以臨危受命的耿耿忠誠,召開參謀總部各廳長會議,制定挽救敗局的全盤計劃,並以參謀總長身份,親自指揮武漢、徐州兩大軍事集團的軍事行動。此時,遼瀋戰場正在鏖戰,錦州告急。顧祝同飛瀋陽督戰,但頹勢已定,不久帶著東北失敗的苦惱回到南京。11月初,國共雙方重兵集團在淮海地區展開大規模決戰。顧祝同奉令到徐州督戰。他按照蔣介石的“一點兩線設防”,“固守一點,四方馳援”,“控制徐州,鞏固江淮,屏障南京”的方案,嘔心部署,將全部精銳兵團集結徐州,準備與中共決一死戰。結果他所指揮的軍隊被華東野戰軍分割釘死在徐州、宿縣、蚌埠三點上,轉動不得,讓解放軍“吃一個,挾一個,看一個”,最後生擒了杜聿明將軍。到1949年1月初,顧祝同直接指揮的主力部隊,基本被消滅。4月,解放軍百萬雄師開始渡江南進,直取南京。顧祝同和何應欽等軍政要員離開南京。7月,蔣介石在廣州組織國民黨非常委員會,重新委任顧祝同為陸軍總司令,組織粵桂防線。10月中旬,廣州解放,顧祝同隨蔣介石飛台,旋又隨蔣介石飛重慶指揮西南軍事。12月,蔣介石特任顧祝同為西南軍政長官,胡宗南副之。負責指揮國民黨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省的殘餘部隊,繼續抵抗人民軍隊進軍大西南。但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顧祝同所指揮的西南軍隊也土崩瓦解了。
1950年1月,顧祝同奉召返台,蔣介石面授機宜,不日顧自台飛蒙自,部署建立滇西“游擊基地”,復飛西康指示胡宗南、賀國光在西昌背水一戰。
老年顧祝同將軍
1954年7月,顧祝同晉陞為“陸軍一級上將”,並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后連選連任,至1976年任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1954年7月以後,顧祝同迭任“國防會議秘書長”、“戰略顧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1972年7月,79歲高齡的顧祝同任蔣介石“總統府陸軍一級上將戰略顧問”,並於1973年5月,偕“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等一行,訪問金門、澎湖諸島。
1985年8月,顧祝同突患腦微血管栓塞,從此卧榻不起。
1987年1月17日凌晨,終老於台北國民黨三軍總醫院,終年94歲,走完了他追隨蔣介石一生的歷程。
顧祝同的原配夫人楊氏,繼任是許文蓉。
顧祝同共有子女十人,分別是長子顧潮生,次子顧福生,長女顧開生,次女顧惠生,三女顧省生,四女顧瑞生,五女顧錦生,六女顧永生,七女顧珏生,八女顧璉生。
顧福生(1935年-)台灣知名的油畫家,出生於中國上海,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58年畢業,他曾是「五月畫會」的一員,1961年後曾旅居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舊金山和波特蘭等地。除油畫外,亦有版畫、彩墨等作品。
顧祝同的女婿陶鴻傑(原國民黨中將陶一珊之子)是台灣“中華國際貿易協會”理事長,曾任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首任理事長、宏都拉斯駐華名譽總領事以及美國加州佛列斯諾市名譽市民。
書名:《墨三九十自述》
作者:顧祝同著
出版日期:1981年
顧祝同自題聯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書法作品
——自書古賢集《蘭亭序》帖字名聯自律
顧祝同贈時孝會計師
——算無遺策
顧祝同故居在南京市頤和路34號。
顧祝同故居
墨園位於原人民路679號,現人民路2114號,平門內的中核蘇閥廠。北伐軍駐防蘇州時,江蘇省政府主席顧祝同決定為其小妾建一座宅園,園址選在梅村橋東南堍,坐北朝南,佔地約11畝。1932年,顧祝同委託蘇州裘松記營造廠建造別墅。
在蘇州為數不多的民國宅地園林建築中,它以構築精巧、園主身份顯赫而著稱。1952年在這裡建設蘇州閥門廠,別墅被圈入其內。1966年之後園內的假山被埋入地下,荷花池被填。如今後花園已經不復存在,變成一片荒地,有人在此種植蔬菜之類。
年代 | 影視劇 | 飾演者 |
2009年 | 《建國大業》 | 胡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