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
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
隆寶灘位於青海省玉樹州首府結古鎮西北約八十公里的結隆鄉,兩面高山聳峙,平行延伸,中間有一塊長十公里,寬三公里的溝谷地帶,上面裸露著湖泊殘跡,礫石壘壘,實際是高山草甸類型的沼澤地。海拔四千尺以上,氣候寒冷,是青藏高原珍禽異獸及一些貴重藥材的產地,被世界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是世界鳥類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矚目和嚮往的地方,有世界珍禽研究所至今未能獵獲的高原珍禽黑頸鶴,還有斑頭雁、秋沙鴨、雪雞等十餘種禽鳥。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首府結古鎮西北約80多公里的地方。這是一個長約10公里,寬約3公里的狹長溝谷地帶。谷地兩邊是高聳對峙、起伏連綿的蘑菇狀山巒,兩山之間,是大片廣闊 平坦的沼澤草甸,自然環境寧靜而幽雅。
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
氣象:年均溫零下4度,7月份氣溫9.3度,1月份氣溫零下11.1度,小於0度積溫1027.4度,年日照時數2300小時,降水電量730毫米。
島上生長著各種豐美的水草,小島周圍的沼池、溪流中還有許多兩棲爬行動物,以及軟體小動物等。這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為鳥類的棲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而每年春夏之際,許多珍貴的候鳥,如黑頸鶴、斑頭雁、棕頭鷗等紛紛飛到這裡繁衍後代。尤其是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的黑頸鶴,每年都成群成批地飛到隆寶灘棲息生活。據統計,我國僅有的百餘只黑頸鶴中就有40多隻集中在隆寶灘。
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自然風景圖片
通天河支流益曲在區內穿過形成五個大小不等、水深在0.2--0.4米的湖泊,還有眾多的泉水噴涌而出,水量穩定,水頎潔凈。縱橫迂迴的溪流,星羅棋布的湖泊沼地把草灘切割成無數大小不等的“沙洲”和“小島”,因此野獸難以進入。境內水草豐美,人蔘、蕨麻遍地。在溪流、湖泊沼地內魚、蛙等兩棲爬行動物、水生浮遊動植物大中繁殖,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尤其是當地藏族群眾將黑頸鶴等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
實拍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美景寫真冊
現存的15種鶴類之一
黑頸鶴及黑頸鶴保護區風景
候鳥
是世界觀5種鶴類中最稀有、最珍貴的品種,也是最後發現和一個高山品種,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它身體高大,均在1米以上,頭頂為紅色,全身基調為灰白色,只有頸、頰和飛羽呈黑色,故稱黑頸鶴,當地叫“青庄”、“沖蟲”、“干鵝”等,藏語稱“格薩爾達子”,意 為“牧馬人”有高尚純潔、富有權威的做含義,很受藏族同胞尊崇。黑頸鶴一般3——4月份來這裡壘窩築巢,4 月底或多或少月初產卵閉幕式開始孵化,多數一窩二枚,卵重疊10克左右,孵化期30天,雛鳥跟隨親鳥在灘上覓食嬉戲。到10——11月份高原寒氣襲來,大鳥便帶闐她們的兒女成群結隊飛往雲貴高原越冬。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是,雛鳥在野灘覓食,之間經常發生激烈毆鬥,甚至互傷直到一方喪生,成鳥在一旁卻不管不問。這種自相殘殺的現象,曾引起動物學家極大興趣。
生活習性
隆寶灘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景點特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