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

移動網際網路

移動互聯徠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指網際網路的技術、平台、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併實踐的活動的總稱。

現狀


在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PC網際網路已日趨飽和,移動網際網路卻呈現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超過5億,佔比達81%。伴隨著移動終端價格的下降及wifi的廣泛鋪設,移動網民呈現爆發趨勢。
移動網際網路(MobileInternet, 簡稱MI)是一種通過智能移動終端,採用移動無線通信方式獲取業務和服務的新興業務,包含終端、軟體和應用三個層面。終端層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MID等;軟體包括操作系統、中間件、資料庫和安全軟體等。應用層包括休閑娛樂類、工具媒體類、商務財經類等不同應用與服務。隨著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未來,LTE(長期演進,4G通信技術標準之一)和NFC(近場通信,移動支付的支撐技術)等網路傳輸層關鍵技術也將被納入移動網際網路的範疇之內。
隨著寬頻無線接入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迫切希望能夠隨時隨地乃至在移動過程中都能方便地從網際網路獲取信息和服務,移動網際網路應運而生並迅猛發展。然而,移動網際網路在移動終端、接入網路、應用服務、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其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研究,對於國家信息產業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計算機學報》刊登的“移動網際網路:終端、網路與服務”一文,從移動終端、接入網路、應用服務及安全與隱私保護4個方面對移動網際網路的研究進展進行闡述與分析,並對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用戶數


截至2014年4月,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數達8.48億戶,在行動電話用戶中的滲透率達67.8%;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佔總網民數的八成多,手機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地位。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進入全民時代。

基本特點


移動網際網路
移動網際網路
1、用戶體驗至上:如果一個商品或一項服務想要成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誰更加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費者體現簡單、精準的用戶體驗上,將決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須從與消費者發生第一點接觸開始,越精確越好。
2、盈利策略不可急功近利:這些客戶可能只用過手機的簡單功能,盈利模式的策略上,需要企業性化和簡單易懂的指引,移動網際網路的強大平台,已經成為全方位、立體式。3、找到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物品和這個物品的位置密切相關的信息,最有殺傷性的形式,這種集定位、搜索和精確資料庫功能的服務必定將手機提升到改變世界的境界。在產業鏈競爭中處於相對被動的情況下,握在你手中最大的砝碼就是市場佔有率和業務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讓你有更大的話語權和議價資格,業務創新能力則決定了自己的“賣點”。
4、把握移動營銷新模型:移動網際網路的一個品牌文化,移動網際網路的營銷模型與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客戶,隨之讓參與互動,移動網際網路的營銷模型與傳統營銷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讓正確的客戶為企業說正確的話,冷冰冰的廣告式營銷終將在這個時代里慢慢衰退。
5、整合產業鏈之外的資源:只要能把握移動網際網路的前提,抓住行業強勢資源,相關節點進行有效的整合產業的資源。

播種

2000年9月19日,中國移動和國內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討商業合作模式。隨後時任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部長張躍率團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經,“移動夢網”雛形初現。
2000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移動夢網”計劃是2001年初中國通信、網際網路業最讓人矚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國移動通信的“移動夢網”正式開通。當時官方的宣傳稱手機用戶可通過“移動夢網”享受到移動遊戲、信息點播、掌上理財、旅行服務、移動辦公等服務。
隨後的幾年,依託電信運營商的無線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萬、億萬富翁。
2006年9月,針對二季度電信服務投訴突出的情況,信產部猛力推出新的電信服務規範,嚴格要求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執行。新規範將包括:簡訊類業務強制執行二次確認;IVR、彩鈴、WAP等非簡訊類業務強制執行按鍵確認;點播類業務強制執行全網付費提醒。這三項主要規定均針對二季度電信服務的投訴焦點。由於三項新規涵蓋了“黑”SP的所有違規利潤來源,因此將對國內違規SP形成封殺之勢。

萌芽

如果說創建於2004年3月16日的3G門戶開創的是中國FREE WAP的另外一種模式的話,那麼這種模式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長河裡,僅僅是萌芽的開始。
在這個萌芽時期,先後冒出了搜索、音樂、閱讀、遊戲等領域的多種無線企業,不過,整個行業都處在混沌之中,因為沒有人能夠講得清楚未來是什麼,商業模式之爭成為討論最多的話題。
好景不長,一股運營商WAP網的寒流從2005年底悄封開始。2005年11月,中國移動推出一項政策,禁止SP在免費WAP上推廣業務;一個月後,中國移動宣布不再向免費WAP網站提供用戶的號碼和終端信息。而在2006年7月,這種猜測和討論讓一大批FREE WAP站長不得不提前鳴金收兵,提前上岸。
2008年3.15晚會對於分眾無線的打擊,更加速了業界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絕望。

洗禮

2008年12月31日上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啟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發放工作,明確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程序做好相關工作。
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內部舉辦小型牌照發放儀式,確認國內3G牌照發放給三家運營商,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由此,2009年成為我國的3G元年,我國正式進入第三代移動通信時代。包括移動運營商、資本市場、創業者等各方急速殺入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一時間,各種廣告聯盟、手機遊戲、手機閱讀、移動定位等紛紛獲得千萬級別的風險投資,3G概念股票逐步被熱炒。頓時,圍繞移動網際網路的無序競爭和惡性斂財成為這個領域的意念,淫穢色情成為眾多大小網站吸引用戶套取廣告點擊最常用的手法。
2009年10月下旬開始,工信部聯合中央外宣辦、公安部等部門印發了整治手機淫穢色情專項行動方案,由此媒體開始陸續曝光手機涉黃情況,中國史無前例的掃黃風暴席捲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甚至PC網際網路,11月底,各大移動運營商相繼停止WAP計費。運營商的計費通道暫停,讓大批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思考新的支付通道和運營模式,而神州行支付卡等第三方支付手段逐步成為眾多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最主要的支付通道。

成長

2010年3月10日,中國移動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浦發銀行簽署合作協議,以人民幣398億元收購浦發銀行22億新股,中國移動將通過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移動持有浦發銀行20%股權,並成為浦發銀行第二大股東,中國手機支付領域再掀起波浪。

發展前景

據統計,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達到3.88億,較2011年底增加了約3270萬人,網民中用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用戶佔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2.2%。而台式電腦為3.80億,手機網民的數量首次超越台式電腦網民的數量,也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迎來了它高速發展的時期。
2010年4月11日在艾瑞的新經濟年會上,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委員侯自強在談到3G商用化發展趨勢的問題上,表示公共網際網路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將會成為未來移動網發展的主流,而移動運營商的專網壟斷將會被打破。用侯委員的話來說就是移動運營商帶圍牆的花園將會被打破。
3G問題也是極為熱門的話題之一。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很關心3G的問題。經營者關心3G能否帶來真正的新一代通信,而消費者則想知道3G時代的通信資費能否降低,業務體驗能否滿足個人的需要。3G時代話音業務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主要的突破是在數據業務上。一是面對企業高端用戶的業務,主要為專網。二是面對個人消費者。而在3G/IMS專網與移動網際網路之間的差異問題上,移動夢網,而移動網際網路Telco2.0也就是所說的公共網際網路能夠服務不同用戶群,運營在不同核心網,如免費WAP。3G時代需要更為開放的空間,提供更為廣闊的業務和實現隨時隨地上網的可能。侯自強也強調說要實現移動網際網路就要打破專網模式,建立移動網際網路的包月體制。
從國外3GIP數據市場的經驗來看,最早提出包月體制的是KDDI,但這種包月只適用於運營商專網。但是包月體制形成以來最大的轉機是在2008年的12月份,和黃旗下的3UK在歐美推出了X-ServiesGold,包月費5英鎊每月。而在美國是不限量包月。在這一點上,侯自強也表示3G時代移動網際網路的包月體制是必然的趨勢。同時,他也相信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爆炸時代也將很快到來。
如果按照網路接入模式來講,要真正實現移動網際網路,就會花費很大的成本,但是侯自強說到為了減少成本,可以將基站直接接入網際網路而避開移動網。以顛覆性技術提供顛覆性業務,最終實現隨時隨地上網。
關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問題,在2007年3月中旬,有兩大事件值得我們關註:一是3月13日,微軟等6家企業聯合推出藉助空餘電視頻段實現新型無線上網。
都在談三網融合,目的也是為了實現互通性。標準融合,跨網路瀏覽,實現用戶按需選擇的個性化服務。侯自強最後再次強調移動網際網路一定會到來,而運營商的圍牆花園也終要被打破。
移動網際網路擁有廣闊的前景,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可謂是一塊巨大的蛋糕,誰都想搶先進入這個市場,贏得先機大咬一口。因此,可以預見,對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市場與用戶的爭奪將越演越烈,而這些潛在的用戶擁有著與以往不同的特點,也使得網際網路企業的下一步戰略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最新趨勢

2006年至2012年,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以84.2%的速度增長。2013年的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但隨著中國人變得更加富裕,他們在技術上的花費將變得越來越多。
“10年來,已經聽說了中國的這種增長,人們都應該預料到了這種情況。但這場遊戲尚處於早期階段。”希爾弗斯坦在談到中國對最新科技、最熱門汽車、最時尚手袋的胃口時說,“我們還處於第三或第四局。”

業務模式


十大模式

移動社交將成客戶數字化生存的平台:在移動網路虛擬世界裡面,服務社區化將成為焦點。社區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對企業的黏性。
移動廣告將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盈利來源:手機廣告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業務形態,可能成為下一代移動網際網路繁榮發展的動力因素。
手機遊戲將成為娛樂化先鋒:隨著產業技術的進步,移動設備終端上會發生一些革命性的質變,帶來用戶體驗的跳躍:加強遊戲觸覺反饋技術,可以預見,手機遊戲而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殺手級盈利模式,無疑將掀起移動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全新變革。
手機電視將成為時尚人士新寵:手持電視用戶主要集中在積極嘗試新事物、個性化需求較高的年輕群體,這樣的群體在未來將逐漸擴大。
移動電子閱讀填補狹縫時間:因為手機功能擴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戶身份易於確認、付款方便等諸多優勢,移動電子閱讀正在成為一種流行迅速傳播開來。
移動定位服務提供個性化信息:隨著隨身電子產品日益普及,人們的移動性在日益增強,對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漲,市場對移動定位服務需求將快速增加。
手機搜索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助推器:手機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語義網際網路等概念,綜合了多種搜索方法,可以提供範圍更寬廣的垂直和水平搜索體驗,更加註重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手機內容共享服務將成為客戶的黏合劑:手機圖片、音頻、視頻共享被認為是未來3G手機業務的重要應用。
移動支付蘊藏巨大商機: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預示著移動行業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深入。
十、移動電子商務的春天即將到來:移動電子商務可以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利用手機終端方便便捷地選擇及購買商品和服務。
多種支付方式,使用方便。移動支付平台不僅支持各種銀行卡通過網上進行支付,而且還支持手機、電話等多種終端操作,符合網上消費者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數字分析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中,最令我們驚喜的變化或許就是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對於任何品牌或者公司營銷領域的人士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引起注意的變化。因為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戶“消費者、用戶接入企業網站、服務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而企業需要對此作出應對。”對於這一變化所發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們或許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數字進行說明:
1.在美國地區,如今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已經是計算機用戶數量的四倍。
2.蘋果在2011年總共賣出了4800萬部移動設備,而同期蘋果賣出的筆記本以及Mac機的數量則僅為490萬台。
3.48%的美國移動訂閱數字內容用戶都使用智能手機。
4.2012年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國人無時無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動設備在可觸及的範圍內(即無論去哪,都會隨身帶著移動設備)。
6.2013年,移動手機將超越PC成為接入網際網路的最主要途徑。
7.有大約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過手機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間,有24%的交易都是通過移動設備完成的。
9.94%的用戶通過智能手機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戶在查找完成後會進行後續動作,比如進行購物或打電話進一步詢問。
10.只有20%的企業專門建立了針對移動設備的網站。

未來潛力

在最近幾年裡,移動通信和網際網路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兩大業務。它們的增長速度都是任何預測家未曾預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動用戶已超過15億,網際網路用戶也已逾7億。中國移動通信用戶總數超過3.6億,網際網路用戶總數則超過1億。這一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高速增長現象反映了隨著時代與技術的進步,人類對移動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劇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動的過程中高速地接入網際網路,獲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出現的移動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移動網際網路正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簡訊、鈴圖下載、移動音樂、手機遊戲、視頻應用、手機支付、位置服務等豐富多彩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移動網際網路經過幾年的曲折前行,終於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多媒體應用

IPv6帶動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在行動電話領域正在掀起IP化熱潮。實際上,制訂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標準的3GPP已經決定在下一代移動技術的基本協議中採用IPv6。網際網路及手機相關人員認為手機將率先正式使用IPv6。如果行動電話業務中配備IPv6,那麼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幾億手機用戶將成為IPv6的用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行動電話的IPv6化能否順利發展決定了IPv6的未來。反過來,IPv6也推動了一些IPv6相關標準的發展。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其中Internet Protocol譯為“網際網路協議”。IPv6是IETF(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於替代現行版本IP協議(IPv4)的下一代IP協議。IP協議的版本號是4(簡稱為IPv4),它的下一個版本就是IPv6。)
通過在移動網際網路中實施IPv6,網路運營商可以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除了為網際網路帶來更多的地址資源以外,IPv6還為網路帶來很多重要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服務質量的提升。由於3GPP已經將IPv6定為所有IP蜂窩式網路所必備的功能,它將成為3G的重要組成部分。IPv6及其結構能夠在全球骨幹網一級滿足更大規模的網路結構需求,並且提高了安全性和數據完整性,支持自動配置、移動計算、數據組播和更有效的網路路由聚類。
移動網際網路向多媒體信息應用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向移動用戶提供多媒體業務將是未來十年內移動通信發展的主要潮流。無線技術仍然在高速發展,未來空中介面的帶寬將不斷增加,手持終端的功能將不斷完善和增強,它們為多種移動應用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向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發展是必然的趨勢。移動終端用戶對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日益強烈,運營商也希望能充分利用的設備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需要滿足實現統一IP核心網的戰略要求,市場對移動數據通信的需要主要基於移動網際網路。人們可以用數字功能更強的PDA、掌上機和筆記本電腦等從事大量的數據處理和顯示,真正滿足廣大用戶移動計算方面的應用需要。

智能商務

從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來看,電子商務的移動化無疑是其重要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隨著3G業務的在全球範圍內的逐漸普及,移動網際網路帶寬的增加所帶來的技術驅動力極大地促進了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移動網際網路採用國際先進移動信息技術,整合了網際網路與移動通信技術,將各類網站及企業的大量信息及各種各樣的業務引入到移動網際網路之中,為企業搭建了一個適合業務和管理需要的移動信息化應用平台,提供全方位、標準化、一站式的企業移動商務服務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移動網際網路系列產品引導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能夠滿足用戶需要,並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包括:更高數據吞吐量,並且低時延;更低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與現有網路的可兼容性;更高的鑒權能力和安全能力;高品質互動操作。
移動信息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勢席捲整個華夏大地,這股強大的力量正將我們推向一片信息溝通順暢、社會發展和諧的新天地。當數不勝數的企業商家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紅海中奮力前行之時,移動信息化的來到給他們開闢了一條順利駛向彼岸的快速航道。
而網際網路+無線網為最佳互動營銷模式。

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移動支付企業併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移動支付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移動支付行業中的翹楚樂富支付移動POS機不需要插線,一張APN卡就可以,隨身攜帶,不限制範圍,方便快捷,POS機T+1到賬,節假日順延,個體戶賬戶對私結算,直接打入個人賬戶;有限公司對公,可對一般戶。

市場評價


場上正湧現出越來越多的上網移動設備,商家必須懂得如何將這些設備集成進他們的網路。
據Gartner諮詢公司的研究,到2004年,全世界將有8億用戶使用無線數字網。這些用戶可能通過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手持電腦等手段上網。Gartner副總裁BobEgan說,IT企業必須重新調整他們的網路安全措施和接入選擇,以適應日益增長的移動設備上網需求。他認為,許多公司已經在調整公司內部的網路設置,目的是讓公司員工不在公司時也能利用公司資源。因為在過去,許多公司的網路只准許員工在辦公室時接入使用。Egan還指出,企業必須考慮如何支持三類無線接入技術:一是讓員工通過全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傳輸數據;二是區域網的無線接入;三是設備間的無線傳輸。

應用領域

移動網際網路是一個全國性的、以寬頻IP為技術核心的,可同時提供話音、傳真、數據、圖像、多媒體等高品質電信服務的新一代開放的電信基礎網路,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最早讓人們接受的方式,則是從短消息服務開始的。
近幾年來,移動通信市場的特點是簡訊業務出現持續大幅度增長。我國的行動電話短消息服務在2002年元旦進入了發展高潮,春節期間由於短消息傳送量驟增,以至於“打爆”了信息台。到2004年,我國移動簡訊發送總量超過2000億條。據估計,全球每月發送的短消息約達150億條。由於短消息業務還具有“同發”優勢,即可對多個用戶同時發送相同信息,為一些具有廣播性質的信息服務開闢了新的途徑。它作為移動數據通信的主要業務,正向多種信息服務領域發展。
中國移動通過“移動夢網”的實踐和創新,帶動移動網際網路不斷開闢新的服務領域,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促進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不斷壯大,推動通信走向繁榮。在中國移動統一號召和監管下,各個服務提供商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了眾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簡訊應用。
• 資訊
以新聞定製為代表的媒體簡訊服務,是許多普通用戶最早的也是大規模使用的簡訊服務。對於像搜狐、新浪這樣的網站而言,新聞簡訊幾乎是零成本,他們幾乎可以提供國內最好的媒體簡訊服務。這種資訊定製服務已經從新聞走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股票、天氣、商場、保險等。
• 溝通
移動QQ幫助騰訊登上了“移動夢網”第一信息發送商的寶座。通過“移動QQ”和QQ信使服務,使手機用戶和QQ用戶實現雙向交流,一下子將兩項通信業務極大地增值了。
• 娛樂
娛樂簡訊業務現在已經被作為最為看好的業務方向,世界盃期間各大SP推出的簡訊娛樂產品深受用戶的歡迎,使用量狂增。原因很簡單,娛樂簡訊業務是最能發揮手機移動特徵的業務。
移動夢網的進一步發展將和數字娛樂緊密結合,而數字娛樂產業是體驗經濟的最核心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MMS的傳送將給簡訊用戶帶來更多更新的娛樂體驗。
• 手機上網業務
手機上網主要提供兩種接入方式:手機+筆記本電腦的移動網際網路接入;行動電話用戶通過數據套件,將手機與筆記本電腦連接后,撥打接入號,筆記本電腦即可通過移動交換機的網路互聯模塊IWF,接入移動網際網路。
• WAP手機上網
WAP是移動信息化建設中最具有誘人前景的業務之一,是最具個人化特色的電子商務工具。在WAP業務覆蓋的城市,移動用戶通過使用WAP手機的菜單提示,可直接通過GSM網接入移動網際網路,網上可提供WAP、短消息、E-mail、傳真、電子商務、位置信息服務等具有移動特色的網際網路服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已開通了WAP手機上網業務,覆蓋了國內主要大中城市。那麼,手機上網以後主要有什麼應用?從目前來看,主要是三大方面的應用,即公眾服務、個人信息服務和商業應用。公眾服務可為用戶實時提供最新的天氣、新聞、體育、娛樂、交通及股票等信息。個人信息服務包括瀏覽網頁查找信息、查址查號、收發電子郵件和傳真、統一傳信、電話增值業務等,其中電子郵件可能是最具吸引力的應用之一。商業應用除了辦公應用外,恐怕移動商務是最主要、最有潛力的應用了。股票交易、銀行業務、網上購物、機票及酒店預訂、旅遊及行程和路線安排、產品訂購可能是移動商務中最先開展的應用。
• 移動電子商務
所謂移動電子商務就是指手機、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通信設備與無線上網技術結合所構成的一個電子商務體系。根據英國OVUM預測,到2005年,這種用戶將增加到2.04億,即大約1/5的行動電話用戶將使用手機訪問Internet。中國移動用戶市場增長迅速,到2005年上半年,移動用戶總數已增至3億,所以,移動數據業務同樣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對運營商而言,無線網路能否提供有吸引力的數據業務則是吸引高附加值用戶的必要條件。
• Java技術應用
J2ME是一種Java技術在小型器件上應用的版本,它是將Java技術優化,使之專門為在行動電話和PDA這樣內存有限的設備上運行的技術。J2ME技術使互動式服務得以實現,完全超出了今天基於文本的靜態的內容服務。它通過對無線器件上易用的、圖形化的互動式服務的支持,使消費者有了更為豐富的服務享受。因此,在採用J2ME技術的手機和其他無線器件上,用戶就可在交互的在線狀態下和離線狀態下下載新的服務,如個性化股票動態報價、實時氣象預報和電子遊戲等。據介紹,絕大多數無線開發商都採用J2ME平台編寫應用程序軟體。可以說,在Java技術的幫助下,小小的無線終端設備才有可能實現諸如遊戲、圖形等多種信息的下載、傳遞。

運營商

運營商對移動商務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它的發展。在開拓企業市場這一點,移動商務符合移動運營商的利益,得到他們的支持毫不意外。我們知道,在傳統的電信業務中,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信息傳遞佔到了電信服務營業額超過一半的份額,可是移動通信更多的還限於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溝通,不難想象一旦企業介入進來,運營商直接面對的客戶群體可能會發生變化,新產生的運營商與企業,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係無疑會使運營商的獲利點更為多樣化,有人預料企業應用的這個市場可能不亞於的個人消費市場。
移動商務的發展,在相關的領域是很可能產生新的連鎖反應,形成移動運營商與企業的更大範圍和更緊密合作與互動。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已經表示對簡訊網址大力支持,可見運營商打開企業市場的心情是迫切的。簡訊網址也反映了擁有超過6000萬小靈通用戶的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的利益,他們也給予了大力支持。而移動商務真正的利潤還在後續應用,發展空間無限。通過移動商務可能導致基於簡訊、彩信、彩E、WAP等各種相關訪問流量大幅度增加,提高運營商的收入,所以兩大移動運營商態度積極。當然,這種商業模式儘管還沒有完全成熟,但相關問題也將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企業獲利

移動電子商務可以幫助企業做什麼?企業從中如何獲益?成本又如何?企業對任何技術都會從這三個角度考慮。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服務的競爭,誰能更好地服務客戶,誰就能在競爭中佔得先機。
移動電子商務則可以幫助企業做到這一點。移動商務的人性化和互動性的特性可以實現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服務。對於企業來說,5億手機用戶就是的巨大的潛在客戶群,因此,幫助企業大範圍拓展客戶群體。同時,移動電子商務還可以使企業向服務客戶提供最基本的商業信息服務時,避免陷入額外的投入和成本支出,有很大的靈活性,便於企業操作。

個人應用

由於手機wap技術和傳統網際網路web技術相差甚大,企業可能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來做才能夠打造好自己的移動商務平台。如果僅僅是想展示自己的企業信息及形象,可以在當地尋找國內比較出名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進行wap合作,不過wap技術及手機硬體配置正在發展期間,界面及畫面的精美程度有待提高。
如果企業想打造針對某種特定行業的移動商務平台,就需要和專門的管理中心進行合作。目前國內針對移動商務平台最大的管理中心是中國移動行業門戶註冊管理中心,簡稱移動中國(MoveChina)是中國移動行業門戶註冊管理中心和營銷型WAP、WEB雙模研發中心,專註於移動行業商務平台、移動企業商務平台的技術開發和運營,旨在推動中國行業細分下的無線行業發展,為中國國內眾多中小企業及社會機構建立手機門戶網站服務及相關技術服務等。企業可以在移動中國的幫助下,打造好自己的移動行業商務平台。具體關於移動行業商務平台的信息,可以登錄移動中國的官方網站查看。
中國正迅速成為電台界的霍華德·斯特恩(Howard Stern)、電視界的瑞安·西克萊斯特(Ryan Seacrest)、娛樂界的TMZ網站——所有媒體中的王者。
中國網民佔到該國人口的42%左右,美國為78%。2012,中國有5.64億網民,美國為2.44億。在這個方面,美國將永遠趕不上中國。這是美國無法獲勝的數字遊戲。
然而,主要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是美國名字,比如谷歌、Facebook、微軟和雅虎。不過,中國也依靠百度和騰訊躋身前列。雖然美國公司佔據領先地位,但它們的逾三分之二流量都來自於美國以外的地方。而在美國以外,哪個國家擁有最多的網際網路流量?中國。
還有智能手機領域,中國也是領頭羊。市場調研公司Informa預計,到年底前,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將達到大約3.54億人。相比之下,美國將達到約2.19億人。但中國市場擁有更多的潛力,這是因為它還沒有被完全滲透。在中國,智能手機僅佔到手機使用總數的29%,而在美國,這個比例為58%左右。
安卓和蘋果iOS系統在中國的使用量超過了發明這兩種系統的美國。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有2.5億部智能手機運行安卓和iOS系統,而美國為2.3億部左右。如果把這幅場景用圖表來描述,那麼藍色就是美國,紅色就是中國。二者都在上升,但紅色在2012年升勢更猛,毫不回頭。

發展現狀

根據CNNIC相關人士介紹,作為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網際網路還處在發展階段,但是根據傳統網際網路的發展經驗,其快速發展的臨界點已經顯現。在網際網路路基礎設施完善以及3G、移動定址技術等技術成熟的推動下,移動網際網路將迎來發展高潮。
報告顯示,從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數量看,3900萬活躍用戶已經初具規模。其中第一次訪問移動網際網路的時間距現在不到半年的比例約為1/4,在1年以內的比例接近一半,在2年以內的比例約為3/4。
中國網際網路路信息中心分析師周洪美表示,新增用戶的迅速增加,表明網民對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強烈,在短時間內會對全行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不過,與傳統網際網路相比,3900萬WAP活躍用戶僅為2006年底網際網路網民數的28.5%。數據顯示,從2000年6月至2000年底的半年間,網際網路的網站數就從2.7萬個激增至26.5萬,“根據網際網路發展的經驗判斷,我國WAP網際網路已經走到了一個快速增長的臨界點。”
移動網際網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移動網際網路是什麼?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是移動和網際網路融合的產物,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移動網際網路繼承了移動隨時隨地隨身和網際網路分享、開放、互動的優勢,是整合二者優勢的“升級版本”,移動網際網路就是下一代網際網路——web3.0。

發展趨勢

未來智能手持終端將佔比高於70%
艾瑞諮詢統計的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僅有20%,遠低於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高於50%的歐美國家,相比之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智能終端的普及使得台式機,筆記本電腦與移動終端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許多以前只能在台式機或筆記本實現的功能已經越來越多可以在智能移動終端上實現了。
搜索仍將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應用
與傳統網際網路模式相比,移動網際網路同樣對搜索的需求量非常大,在移動的狀態下,非常適宜去搜索相關信息。移動搜索和信息的手機仍然將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主要應用。
移動與桌面互補
移動與桌面的優勢將互補,實現移動和網際網路的互補效應。比如說,在周末,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率更高,而台式機主要在工作日,當用戶更多的使用移動終端接入網際網路時將為應用廠商帶來巨大商機。
LBS將是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趨勢
未來基於位置的服務(LBS)將是移動網際網路中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性應用。固定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差別就是移動是非常本地化的,在位置服務和位置信息上有非常大的優勢,廠商可以把用戶在其位置的信息進行更多的服務和整合。比如說,當你在某個陌生的地方,可能打開你的移動終端,就能方便的找到附近的酒店,餐館以及娛樂場所了。
新的消費模式
移動移動聯網將帶來新型消費模式。移動網際網路的消費模式與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有很大不同,用戶希望有更多的個性化服務。所以未來如何捕捉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為其提供全新的廣告和信息服務消費方式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還有很多尚待挖掘,擁有無限想象空間,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智能終端普及以及雲計算的大規模普及,很多過去想象的應用都將成為了可能。
移動網際網路是開放的世界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包括上傳,下載和瀏覽都是用戶自己決定的,無論平台,應用以及終端,都應當遵守開放,自由,公平的原則,讓用戶真正到最好的應用,才能獲得用戶的歡迎。
雲計算改變移動網際網路
未來移動網際網路將更多基於雲的應用和雲計算上,當終端,應用,平台,技術以及網路在技術和速度提升之後,將有更多具有創意和實用性的應用出現。
移動網際網路的火爆曾經吸引了無數創業者湧入,大部分創業者堅信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經典模式:只要有了用戶就不愁盈利。但是幾年下來,大多數創業者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中碰的頭破血流,他們有了用戶也賺不到錢,大家思考過為什麼嗎?
移動網際網路現狀
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正在席捲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新聞閱讀、視頻節目、電商購物、公交出行等熱門應用都出現在移動終端上,在蘋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載已達到數百億次,而移動用戶規模更是超過了PC用戶。這讓企業級用戶意識到移動應用的必要性,紛紛開始規劃和摸索進入移動網際網路,客觀上加快了企業級移動應用市場的發展。

主要特點


很長時間以來,對於移動網際網路,恰如外星人看地球的動物,遠遠看去並不了解,人和豬的區別,不過是一種是四條腿走路,一種是兩條腿走路。對於移動網際網路這樣一個新奇事物不了解,人們自然用過去的經驗去看,就將其定位為網際網路的延伸和補充,是網際網路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網際網路。這樣一個思路之下,移動網際網路的形態、模式、商業模式都自然想從網際網路中搬過來,這件事情,從2001年10月第一個3G網路商用,這種思維舉不勝舉,滲透到移動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也滲透到新媒體領域。今天中國,乃至全世界沒有一個商業上非常成功的新媒體,大部分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都不算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什麼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這個孩子,雖然它和網際網路有很大親緣關係,甚至帶著網際網路的基因,流著網際網路的血,但是,它不是網際網路,它是一個有著新生命的孩子,它必將超越網際網路,超越那些已經成為定勢的思維和模式。
項立剛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是高速度的移動通信網路、具有智能感應能力的智勇終端、新的業務、業務管理和計費平台、客戶服務支撐平台共同構成一個新的業務體系。移動網際網路具有一些傳統網際網路的基因,但是它具有自己的特點:
相對封閉的網路體系
移動網際網路的網路不是自由開放的平台,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網路體系。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平台從第一天就是有管控能力,用戶也知道它是有管控能力,用戶使用的態度非常不同。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網際網路上,用戶收到垃圾郵件,用戶也不滿意,但是用戶知道網際網路是自由開放的,沒有管控,所以用戶隨了刪除,只能隱忍。移動網際網路上,用戶收到垃圾簡訊,用戶是需要運營商進行管理。
龐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戶群
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群是從上而下,最早的用戶群是有知識的人,有錢人,年齡也相對較大。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群是一個很不同的用戶群,最早使用移動網際網路,有非常高傳染性和粘著度的是三低人群,低學歷、低年齡、低收入。這個人群正是因為手機學習門檻較低,價格也較低,也有通信工具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對於手機有非常大的依賴感。對於很多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工來說,他們需要交流、溝通、幫助,他們需要愛,需要正常的性生活。把他們和世界聯繫起來的唯一工具就是手機。智能手機讓他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更多機會。因此,他們是最有粘性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
廣域的泛在網
在社會生活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個雙向交流的網路存在,從前不可想象,同時也創造了巨大機會。即使是網際網路的時代,隨時隨地、如影隨形這件事是不可能想象的,廣域的泛在網就讓隨時隨地、如影隨形成為可能。這也讓大量需要即時的業務和通訊成為可能。今天幾乎每一個新聞事件都可能被馬上發到微博上,每一個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傳播,這就是廣域泛在網的作用。
高便攜性與強制性
除了睡眠時間,移動設備一般都以遠高於PC的使用時間伴隨在其主人身邊。這個特點決定了,使用移動設備上網,可以帶來PC上網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即溝通與資訊的獲取遠比PC設備方便。
我們被強制攜帶了手機,我們被強制接收信息。今天手機遠不是一個通信工具,它已經從通信工具,轉變為我們社會關係的全部。手機帶著我們的體溫,已經成為我們身體一個器官,成為我們身體的組成部分。每時每刻必須攜帶的手機,我們依賴它,同時我也對它越來越敏感,也越來越挑剔。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能容忍屏幕上的廣告,屏幕大,對於我們的干擾度低,我們不開電腦,廣告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智能手機的時代,我們被強制攜帶了手機,只要鈴聲一響,我們必須要看手機,提醒度很高,強制力也很強。如果大量的廣告通過智能手機傳輸,用戶會不勝其煩。
永遠在線及佔用用戶時間碎片
智能手機已經做到了可以24小時在線。以前的服務,除了電話和簡訊可以做到永遠在線,沒有一個網際網路的服務可以做到永遠在線,永遠不關電腦,這件事不可能做到。永遠不關手機,這已經成為一種可能。通信的即時,網際網路再好的即時工具不能做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永遠在線正在悄悄改變這一格局,QQ再強,它不能讓用戶關了電腦還能接收到信息。微信卻是收到就可以提醒。
傳統的信息傳播是一點對多點的傳播。電視時代,使用的時間非常集中,黃金時間、普通時間、垃圾時間,用戶時間成為電視爭奪的最核心的資源。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隨地隨地攜帶著智能手機,也可以隨地隨地使用。曾經早晨第一件事情是打開電視機,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甚至坐在馬桶上,吃飯時間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智能手機坐公交、地鐵隨處可以看到用智能手機在發微博、用微信交流、玩遊戲、看電子書。甚至學生在課堂上,家庭主婦在洗碗時都會用手機看視頻。而凌晨2點在微博里不難找到失眠的人。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時間呈現出碎片化的傾向。差不多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看到用戶在使用。把用戶的閑暇時間都佔滿了。
病毒性信息傳播
曾經信息的傳播是一點到多點,二次傳播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所以很容易進行輿論控制。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已經是病毒性的傳播,即從一點傳播,很快進行多點發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是被強制攜帶,信息是被強制提醒,網路是泛在的網路,手機是永遠在線的。信息更容易象病毒一樣高速度、廣泛的、大範圍的傳播。因為信息的傳播,很多是依據社會關係,比如自己的好友,自己的同事、同學、朋友,電話號碼簿中的成員,很大程度上,受眾更相信信息的可靠性。
安全性更加複雜
在網際網路時代,電腦還是一個科研和辦公的工具,它和個人生活緊密相聯的程度遠沒有智能手機高。智能手機已經是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它又是隨時隨地被攜帶著,是永遠在線的,更容易暴露人們的隱私,也更容易成為一個安全的隱患。智能手機可以輕易地泄露用戶的電話號碼和朋友電話號碼,可以方便地泄露簡訊信息,可以泄露存在手機中圖片和視頻。這些很容易構成安全的威脅。更為複雜的是,智能手機的GPS形成的定位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對用戶進行實時跟蹤,這其中的信息全面而複雜。而智能手機中正在形成的電子支付能力,遠程支付的密碼泄露,近場支付安全隱患,使智能手機不但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它也正在成為手雷,給社會生活的安全帶來巨大的問題。
移動設備用戶的隱私性遠高於PC端用戶的要求。不需要考慮通訊運營商與設備商在技術上如何實現它,高隱私性決定了移動網際網路終端應用的特點——數據共享時即保障認證客戶的有效性,也要保證信息的安全性。這就不同於網際網路公開透明開放的特點。網際網路下,PC端系統的用戶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動通訊用戶上網顯然是不需要自己設備上的信息給他人知道甚至共享。
身份識別系統
和電腦相比,手機更有私密性,也和個人的身份切切相關。智能手機中電話號碼就是一種身份識別,若廣泛採用實名制,它也可能成為一個信用體系的一部分,在很多銀行和支付系統中,手機的識別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識別標誌。這意味了智能手機時代的信息傳播可以更精準,更有指向性。同時也具有更高的騷擾,更容易引起用戶的反感。
定位系統
隨時移動的智能手機,GPS/北斗等的衛星定位,以及通過基站進行定位,第一次讓手機具有了隨時隨地的定位功用,這些功能使信息可以攜帶位置信息。無論是微博、微信這樣的應用,還是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攜帶了位置信息。這些位置信息使傳播的信息更加精準,同時也產生了眾多基於位置信息的服務。有些人不喜歡定位,則會取消這個功能.
業務管理與計費平台
和傳統的網際網路相比,移動網際網路一直是一個雲管端整合的平台,它具有業務的管理與計費能力,這些能力的整合,可以讓移動網際網路的業務從傳播更多走向服務,成為一個服務體系。計費無論是對於媒體還是服務,都是一個複雜的大問題,傳統的網際網路發展中,就是因為無法形成計費體系,一開始的商業模式就是廣告。這也造成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很長時間找不到商業模式。移動網際網路因為實現了身份識別,可以永遠在線,同時無論是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的技術已經成熟。業務管理和計費已經不再是大問題。
智能感應的平台
移動網際網路的基本終端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不僅具有計算、存儲、通信能力,同時智能手機具有越來越強大的智能感應能力,這些智能感應讓移動網際網路不僅聯網,而且可以感知世界,形成新的業務。
尤其這裡需要強調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終端的作用。傳統的網際網路是用PC去上網,PC雖然功能強大,但是它的移動能力差,註定決定了不需要隨時攜帶,也不可能把眾多的智能感應器內置其中,形成業務與應用。但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終端以智能手機為核心,這樣一個智能手機,它不再是科學研究和辦公的工具,而是生活助理,所以它的定位完全不同於傳統的PC。
徠應用輕便
除了長篇大論,休閑溝通外,能夠用語音通話的就用語音通話解決。移動設備通訊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動設備方便、快捷的特點。而延續這一特點及設備製造的特點,移動通訊用戶不會接受在移動設備上採取複雜的類似PC輸入端的操作——用戶的手指情願用“指手劃腳”式的肢體語言去控制設備,也不願意在巴掌方寸大小的設備上去輸入26個英文字母長時間去溝通,或者打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
從以上的特點繼續推斷,就可得出移動網際網路的基本面貌。用戶選擇無線上網,是不等於PC網際網路。不能說移動網際網路是PC網際網路的延伸,同是網路建設與應用,兩者之間雖然有聯繫,但有著根本的區別,無線上網可以提供給便攜設備,但基本設備終端是手機、PDA等移動設備。設備包括了PC端便攜設備,也包括了移動設備,無線環境下包括的設備體系是兩者的集合(見第二回移動網際網路基本網路圖)。 l移動上網的終端體系,決定了終端之間的訪問,即可以移動設備對移動設備,也可以是移動設備對PC設備。不同體系之間的設備之間的交互訪問,決定了應用的豐富性遠甚於PC網際網路。中高端的設備可以訪問PC端的網際網路,然而並不影響移動設備與移動設備之間的訪問交互。
純移動設備用戶上網訪問應用時,要避免一切會給用戶帶來疑問的應用:減少下載,減少輸入量。移動設備用戶情願缺少一個非必須的應用,也不願意冒著設備被軟體破壞的危險去安裝一個系統或者軟體。移動辦公代替不了PC辦公,移動辦公只適宜解決信息量不是很大的問題,如遠程會議,發送現場數據等,要進行大數據的採集編輯還是需要PC設備——在小小的屏幕下工程師不會使用CAD進行圖形編輯,而記者也不願意進行長達千字的OFFICE軟體操作:只讀不寫或者加以簡單的批註更為適合。
更廣泛的利用觸控技術進行操作,移動設備用戶可以通過設備的上下左右搖擺,手指對屏幕的觸動進行功能項的操作。移動通訊設備在網路上,與視頻、音頻的完美融合,如遠程監控,遠程即時會議,商務導航——這些是PC端無法比擬的。移動通訊設備對其它數碼設備的支持,如車載系統,擔當家電數碼組合的客戶端操作設備,基於隱私保護下可擔當移動銀行支付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