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勝鎮的結果 展開

長勝鎮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下轄鎮

長勝鎮,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下轄鎮,是寧都縣南部經濟、文化中心,距縣城20千米。行政區域面積188.7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長勝鎮戶籍人口60619人。截至2020年6月,長勝鎮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長勝鎮有泉南高速途經境內9.67千米,距最近入口僅5.6千米。濟廣高速與昌廈公路也在境內連接。

2018年,長勝鎮有工業企業2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家。

全鎮早稻面積31770畝,晚稻種植面積突破35000畝,產量達32000畝;優質雜交制種3000畝。

歷史沿革


1933年7月,根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關於重新劃分行政區劃的決定》,屬寧都分為博生、洛口、長勝三縣之屬地。
長勝鎮
長勝鎮
1987年4月5日,長勝鄉改設長勝鎮。

地理環境


長勝鎮地處寧都縣城南部,因其是固厚、固村、對坊、黃石、田頭等南部鄉鎮的結合部,故有寧都南大門之稱。行政區域面積188.75平方千米。
長勝鎮
長勝鎮
地形地貌
長勝鎮境內山地、丘陵約各佔一半。中部地勢平坦,呈盆地狀。西、北部為丘陵地、東南系低山。最高點系南面的三仙下棋,海撥499.2米,最低處為水樅的高車小組,海撥170米。
氣候
長勝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常年氣溫在26攝氏度~28攝氏度之間。
水文
長勝鎮境內源於石城的琴江河由東向西從中部橫貫,長21千米,固厚河流徑西北部,長17千米。

自然資源


長勝鎮有山林15萬畝,森林植物覆蓋率達100%。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長勝鎮下轄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行政村長勝村青樹村水樅村中江村大坪村栗山村黃崗村大嶺背村真君堂村賴坊村法沙村上南村果子園村旱腦村新圩村山車村樟坑村樟樹村新安村魚青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長勝鎮戶籍人口60619人。

經濟


鄉鎮工業
龍窯燒制陶器
龍窯燒制陶器
為強工富民,長勝鎮著力優化投資環境,瞄準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主動承接“長珠閩”核心區域的產業擴張轉移,2004年全鎮分別引進瑞金客商投資600萬元興建賴坊河水電站,投資200萬元興建樟坑電站;上海客商投資600萬元創建協和保健飲料生產基地;福建漳州老闆投入300萬元,新組建蘑菇菌種廠;引進福建石獅老闆投資500萬元在長勝圩鎮興辦了2個服務加工廠,新設陶瓷琉璃瓦仿古瓦廠,投資300萬元,均已進入生產階段。
至目前,全鎮已簽訂投資項目12個,簽約資金7800萬元,實際進資62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招商引資工作位居全縣前列。
特色農業
長勝鎮黨委、政府充分挖掘長勝土地、勞動力資源優勢,優化農業結構,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能人+基地+農戶”等模式,有效地幫助農民增強適應市場、把握市場、佔領市場的能力,有力的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全鎮特色主導產業不斷擴大;其中早稻面積31770畝,晚稻種植面積突破35000畝,產量達32000畝;優質雜交制種3000畝;種植蠶桑2000畝;席草3000畝;開發臍橙面積12000畝;種植商品蔬菜4000畝;生豬欄1.1萬頭;三黃雞養殖達300萬羽;水產品產量900噸;蘑菇種植面積15.6萬平方米。長勝鎮有良田40860畝,年產優質稻5千萬斤。
到2005年,全鎮蘑菇面積可望達50萬平方米。蘑菇產業已成為長勝鎮富民強鎮的一項主導產業,正朝著“萬戶億元”工程目標邁進。
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財政增收和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堅持三項定位(建設全旗食品工業大鎮、全市特色種植大鎮、全區生豬產業大鎮),打造四元經濟(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以綠色農畜產品基地為依託的農牧業經濟、以城鎮和市場為支撐的商貿經濟、以勞務輸出為重點的勞務經濟)。重點實施設施農業與千元田種植、生豬產業和草食家畜小區建設、農牧業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招商引資和工業建設、民生工程與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專項推進,全面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水平。

交通


長勝鎮有泉南高速途經境內9.67千米,距最近入口僅5.6千米。濟廣高速與昌廈公路在境內連接。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10月,長勝鎮有中學1所(寧都五中),中心小學1所,村完小及教學點共13所,公辦幼兒園1所,私立兒園20所,私立學校1所(成才中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20年10月,長勝鎮鎮有文化活動中心、有線廣播電視站、文化站、電影隊。
醫療衛生
截至2020年10月,長勝鎮圩鎮有第二人民醫院,新建了一幢佔地610平方米,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的綜合樓,改善了醫療條件。各村均有衛生室,就醫方便,寧都縣第三人民醫院落戶真君堂村。
基礎設施
長勝鎮有日產2000噸的自來水廠,擁有寧都縣首個集文化、科技、娛樂、廣播電視、電影於一體的農村精神文明活動中心。
長勝鎮黨委、政府按照“夯實基礎,著眼長遠,注重規劃,不求其大,但求其精”的理念,著重抓好城鎮規劃布局、先後三次修編整體規劃,今年先後投入資金近400萬元,改造寬40米,長900多米的振興大道,打通立新西路,擴大城區面積近2.5平方公里,對城區街道實施硬化、凈化、亮化、美化、綠化工程,並沿昌廈路新建一座佔地126畝集商貿、物流於一體的商貿城。通過近些年的努力,長勝已有15個村通水泥路,現代化通訊、信息網路覆蓋全鎮所有村落,鎮區有日產2000噸的自來水廠,新建一幢佔地3200平方米的中心小學教學樓,且擁有全縣首個集文化、科技、娛樂、廣播電視、電影於一體的農村精神文明活動中心.(注:轉播電視台所在地,原來之地出售,精神文明活動中心之說不明所以,可能是官員的精神文明活動中心.)
長勝鎮
長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