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邊城落日的結果 展開

邊城落日

駱賓王詩作

這首詩描寫了邊塞夕陽斜照時的壯觀景色,詩人獨立斜陽,追思自己毅然奔赴邊塞,歷盡艱辛,征戰絕域的歷程,頗引以為自豪,表達了為報君恩而更加努力的決心。全詩氣勢磅礴,慷慨激昂,充滿自信、豪邁的樂觀浪漫精神。是邊塞詩中,以建功立業、報答君恩為主題的一大系列詩章中的源頭之作。

作品全文


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
一朝辭俎豆,萬里逐沙蓬。
候月恆持滿,尋源屢鑿空。
野昏邊氣合,烽迥戍煙通。
膂力風塵倦,疆場歲月窮。
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
壯志凌蒼兕,精誠貫白虹。
君恩可報,龍劍有雌雄。

白話譯文


邊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東是一條曲折的灞水。我辭去朝廷中的任職,不遠萬里,奔赴塞外從軍。為守候月亮的盈虧,常常拉滿弓弦,為尋找水源,多次四處開鑿道路。野外漸漸昏暗,但邊塞戰爭的氣氛卻更加濃厚;烽火遙相呼應,戍樓之間訊息相通。將士們體力強勁,足以捲起風塵,他們已在沙場征戰中渡過了許多歲月。河流沖涮著積石,山路遠遠地通向崆峒。胸懷大志,凌駕於蒼兕之上,他們對朝廷的精誠忠心感動了天象,以致出現長虹貫穿太陽的奇景。如果說君王的恩寵可以報答的話,那只有像化龍而去的雌雄寶劍那樣,掃凈邪惡,還天下以太平。

作者簡介


駱賓王(619—?)字觀光,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七歲能賦詩。曾作長安縣主簿,入朝為侍御史,因上書指陳時政,觸怒武后,被貶臨海縣丞縣丞后隨徐敬業揚州發兵反武則天,寫下了有名的討武氏檄文。兵敗後下落不明。與王勃等人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傑”之一。詩以七言歌行見長,多悲憤之詞。有《駱賓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