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黃元慶的結果 展開

黃元慶

老紅軍、上饒地委書記

黃元慶,1911年11月20日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林背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7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時期


1925年8月,他參加林背村農民協會籌委會,開始了革命活動。任林背村首任團支部書記。11月參加農民自衛軍,跟隨方誌敏參加“漆工暴動”。同年12月,跟隨方誌敏、邵式平、黃道參加了“弋陽武裝起義”。1928年,黃元慶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第十軍八十二團副團長,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第十一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副團長、代團長,紅一方面軍第七軍團司令部管理科科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鬥。1930年至1931年間,在攻打貴溪周坊鎮、河潭埠及鉛山的河口鎮等戰鬥中,黃元慶左腰、左腿、左腳趾分別負了傷。1934年10月,黃元慶跟隨紅一方面軍參加了長征。到達陝北后,在陝甘寧邊區召開的大會上獲得中共中央頒發的紅星戰馬功勛紀念章。1936年3月,在中共中央黨校任紅軍游擊戰教員。同年11月,調到在延長縣的魯迅師範學校任游擊戰教員。

抗日戰爭爆發后


黃元慶於1937年8月任延長衛戍司令部參謀長。同年12月,受中共中央指派到新四軍工作。他與項英、李子芳、賴傳珠等同志從延安出發,經過武漢,於1938年1月6日到達江西南昌,參加了新四軍軍部掛牌成立典禮。當月中旬,他與葉飛從南昌出發,到達福建省屏南縣后,參加對閩東獨立師的改編工作。閩東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飛任團長,黃元慶任團參謀長。2月14日,六團北上皖南抗日前線。3月下旬到達岩寺,進行整訓。6月間,黃元慶調到新四軍教導總隊第九隊(高幹隊)任隊長兼游擊戰教員。1940年3月,黃元慶調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江北游擊縱隊新八團副團長。4月間,國民黨保安團襲擊新八團機關駐地合肥東北褚家圩,新八團團長系縱隊司令員孫仲德兼任,當時不在場,黃元慶即刻指揮團機關人員和直屬隊與頑軍激戰終日,擊退了頑軍,斃敵100餘人。5月14日,黃元慶又率新八團二營配合四支隊七團,打擊向我藕塘地區“掃蕩'的日軍,追擊敵軍至定遠縣的七里廟后,又擊退了由定遠縣城出來“掃蕩”的日軍。同年11月,黃元慶任江北游擊縱隊副參謀長。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江北游擊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黃元慶任六旅副參謀長。7月間,他參與組織指揮六旅一部發起的謝家圩戰鬥,對盤踞在定遠縣謝家圩等4個據點的日偽軍和6股土頑武裝發起進攻,先後攻克油坊戶、花張集等據點,斃敵200餘人。1942年4月,黃元慶任二師政治部人事科科長。1943年2月,任二師兼淮南軍區政治部人事科科長。1945年7月,任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


黃元慶曆任華中軍區第七軍分區參謀長、華東軍區司令部學兵訓練處參謀長、華東軍區後備兵團步兵第一師副師長等職,參加過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渡江和上海等戰役戰鬥。19_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黃元慶任上海市軍管會接收國民黨盧灣區區公所接收專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黃元慶曆任中共上海市盧灣區區委書記兼盧灣區區長,江西省民政廳副廳長,上饒地區專員公署專員,中共上饒地委書記兼上饒軍分區政委,中共新余市委第二書記兼市長,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副秘書長兼農辦副主任,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副部長,江西省人大法制辦公室副主任,中共江西省顧問委員會委員,江西省政協常委等職。1985年8月,經中共中央組織部批准享受副省級待遇。1987年2月離休。黃元慶是江西省第二、三、五屆人大代表。1998年12月29日在南昌病故,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