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白酒

五加白酒

五加白酒是以東北黑土地作原糧、以長白山天池水作原液、以百草名方入酒、加之獨特的釀造工藝製作而成的酒。此酒祛風和血、補氣和胃,有很好的養生價值。

五加白酒多次曾榮獲國家級金獎、名酒稱號。

功效價值


在民間一直有“飲酒傷身”之說,不少人對白酒新生忌諱,但是在醫學領域認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把少量飲酒視為一種重要的養生方式。《漢書。食貨志》有“酒為白葯之長,飲必適量”的記載,認為長期適量飲酒能“行葯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散濕氣”等的作用。

妙用


不慎將腳扭傷后,將溫白酒塗於傷處輕輕按摩,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
美酒妙用
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
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鮮美而不油膩。
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抹一點白酒,然後用冷水沖洗,可消除苦味。
烹調菜肴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
因長途行走或因勞動摩擦手腳起泡時,臨睡前把白酒塗於起泡處,次日晨可去泡。
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醬油瓶內加點白酒,可防醬油發霉變質。
醋瓶內加點白酒,可增加美味久存不壞。
將鮮姜浸於白酒內,可久存不壞。
薑汁雞蛋湯里加點白酒,味道鮮美。
鹹魚洗凈后在白酒中浸泡2~3小時,可減低魚的鹹味。
在活鮮魚嘴裡滴幾滴白酒再放回水裡,在陰暗透氣的地方,即使在夏天也能活3~5天;
在凍結的魚體上灑些低度白酒再放回冰箱,魚很快即解凍,也不會出水滴和異味。
紅燒牛羊肉時加點白酒,不僅可消除膻味,還可使肉的味道鮮美,並容易燒爛。
煮火腿之前,在火腿皮上塗些白酒,會很快煮爛,並且味道更鮮美。
冷凍過的麵包噴些低度白酒,再烤一下可使麵包回軟如新。
未發起的面上按一個凹坑,倒入點白酒,用濕布捂10分鐘即可發起;
在未發起的饅頭上屜后,在屜中間放一小杯白酒,蒸出的饅頭也會很鬆軟。
在夾生飯鍋中澆些白酒,蓋上鍋蓋再蒸會兒,即可完全蒸熟。
豆類裝進容器或塑料袋中,噴上少許白酒拌勻,然後將口袋紮緊或容器口蓋嚴,可防止生蟲。
在盛米、面的缸里放進一個裝有50克白酒的酒瓶,瓶口高出米面,不蓋瓶蓋,將缸密封,起防蟲蛀作用。
油炸花生仁盛入盤中后,趁熱灑少許白酒,可保持花生仁酥脆不回潮。
雞、鴨宰殺前灌一湯匙白酒,半小時后再殺,不僅容易褪凈毛,且皮也會完好無損。
衣物上的碘酒跡處,塗些白酒進行揉搓碘跡可消退。衣物上的膏藥跡也可用此法。
將收音機的電位引出線滴數滴白酒並反覆旋轉幾次,可消除雜音。
擦玻璃或鏡片時加點白酒,會幹凈明亮。
青銅器很臟時,用燒開的白酒擦拭即可。

榮譽大事記


五加白榮譽
1994年,榮獲“中國果露酒行業名牌名酒稱號”;
1993年,在酒類質量分級評定中被評為A級產品;
1992年,被評為哈爾濱消費者滿意產品;
1990年,在首屆全國輕工業博覽會中獲金獎;
1984年,五加白成為老山前線特供酒;
1906年,五加白前身哈爾濱中國釀酒總廠成立;
1785年,乾隆50年,千叟宴所用之酒正是清朝入關前的女真族地方酒,現稱五加白;
1635年,皇太極稱帝,改族名為滿洲族,國號為清,女真古酒成為滿清貴族御用酒。
五加白酒
五加白酒

酒原糧


東北黑土地
東北黑土地
東北黑土地

百草名方入酒


五加白所含的中草藥方是由五加白研發人員,根據《本草綱目》綱領,經過數千次的實驗研發而成,其對消費者身體健康有著本質的作用。五加白的15味中草藥分別是:刺五加、陳皮、木香、當歸、枸杞子、黨參、丁香肉桂透骨草黃芪佛手、沙棘、決明子葛根香附。古代曾有“寧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滿車”之說。刺五加有扶正固本、養血安神、滋補強壯、祛風濕之功能,其藥用價值可以直接成為這個品牌獨特的核心價值。

釀酒水源


五加白釀酒所用水汲取自長白山天池雪水,經長白山深層過濾,具有豐富礦物質群,符合礦泉水標準。

釀製工藝


傳承古代女真族釀酒古法技藝,如“清泡、恆蒸、冷凝、閉儲、濾沉”。同時,在傳統記憶上融匯現代釀酒工藝,集古今融合之大成。

養生價值


1、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調經止痛、補氣益肺、健脾和胃、降“三高”。
2、飲酒講究度,既不過量,又有益健康,做到剛剛好,五加白酒對老少皆宜,男女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