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草
唇形目透骨草科透骨草屬植物
透骨草(學名:Phryma leptostachya L.subsp.asiatica(Hara)Kitamura)又名葯曲草,蠅毒草等。多年生草本,高(10-)30-80(-100)厘米。莖直立,4棱形,不分枝或於上部有帶花序的分枝,分枝叉開,綠色或淡紫色,遍布倒生短柔毛或於莖上部有開展的短柔毛,少數近無毛。葉對生;葉片卵狀長圓形、卵狀披針形、卵狀橢圓形至卵狀三角形或寬卵形,草質。穗狀花序生莖頂及側枝頂端,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花冠漏斗狀筒形,長6.5-7.5毫米,藍紫色、淡紅色至白色,外面無毛,內面於筒部遠軸面被短柔毛。瘦果狹橢圓形,包藏於棒狀宿存花萼內,反折並貼近花序軸。種子1,基生,種皮薄膜質,與果皮合生。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入葯部分為植物全草。以全草色綠、乾燥、質嫩、無雜質者為佳。分佈於全國各地。多為人工栽種。以莖色棕紅、不帶葉、乾燥、無雜質者為佳。一年生草本花卉,產中國和印度。性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寒,適生於疏鬆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適應性較強,移植易成活,生長迅速。種子亦名急性子,莖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經透骨之功效。鮮草搗爛外敷,可治瘡癤腫疼、毒蟲咬傷。
透骨草(圖2)
穗狀花序生莖頂及側枝頂端,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花序梗長3-20厘米;花序軸纖細,長(5-)10-30厘米;苞片鑽形至線形,長1-2.5毫米;小苞片2,生於花梗基部,與苞片同形但較小,長0.5-2毫米。花通常多數,疏離,出自苞腋,在序軸上對生或於下部互生,具短梗,於蕾期直立,開放時斜展至平展,花后反折。花萼筒狀,有5縱棱,外面常有微柔毛,內面無毛,萼齒直立;花期萼筒長2.5-3.2毫米;上方萼齒3,鑽形,長1.2-2.3毫米,先端多少鉤狀,下方萼齒2,三角形,長約0.3毫米。
花冠漏斗狀筒形,長6.5-7.5毫米,藍紫色、淡紅色至白色,外面無毛,內面於筒部遠軸面被短柔毛;筒部長4-4.5毫米,口部直徑約1.5毫米,基部上方直徑約0.7毫米;檐部2唇形,上唇直立,長1.3-2毫米,先端2淺裂,下唇平伸,長2.5-3毫米,3淺裂,中央裂片較大。雄蕊4,著生於冠筒內面基部上方2.5-3毫米處,無毛;花絲狹線形,長1.5-1.8毫米,遠軸2枚較長;花藥腎狀圓形,長0.3-0.4毫米,寬約0.5毫米。雌蕊無毛;子房斜長圓狀披針形,長1.9-2.2毫米;花柱細長,長3-3.5毫米;柱頭2唇形,下唇較長,長圓形。
瘦果狹橢圓形,包藏於棒狀宿存花萼內,反折並貼近花序軸,萼筒長4.5-6毫米,上方3萼齒長1.2-2.3毫米。種子1,基生,種皮薄膜質,與果皮合生。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該亞種與原亞種不同在於:花期上萼齒長僅為萼筒的一半至7/10,萼筒長2.5-3.2毫米,於果期長達4.5-6毫米;花冠上唇先端2淺裂。
透骨草(圖3)
生於海拔380-2800米陰濕山谷或林下。喜溫暖濕潤氣候,不擇土壤,一般土壤均可載培,尤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載培較佳,喜光喜肥,怕積水。
透骨草(圖4)
夏秋之季采割全棵,花開盛余棵前花子要用手摘條,隨采隨曬,葯為風仙花,全棵為鳳仙透骨草,籽在白露前後分批條收,全棵為鳳仙透骨草,籽在白露前後分批余收,因果實易自動開裂,余收時要熟隨采,果莢由青轉黃即為成熟,立即採摘,過早子粒質量差,過晚易開裂,造成減產,採收後去凈雜質曬乾或烘乾即可入葯。
一般畝產子300公斤,花20至30公斤,全草200至300公斤。
運用範圍
民間用全草入葯,治感冒、跌打損傷,外用治毒瘡、濕疹、疥瘡。根及葉的鮮汁或水煎液對菜粉蝶、家蠅和三帶喙庫蚊的幼蟲有強烈的毒性。根含透骨草素(phrymarolin)及透骨草醇乙酸酯(leptostachyol acetate),後者為殺蟲成分。民間用全草煎水消滅蠅蛆和菜青蟲。
藥理作用
水煎劑的鎮痛抗風濕作用與水楊酸類藥物相似。服藥后2~3小時發揮作用,其乾燥全草每次劑量15-30克/日,分2—3次口服。水煎劑外用有抗炎、殺菌、收斂創面作用,適用一般瘡癬腫毒。
加工炮製
凈制將採集全草經漂洗、曬乾、切斷、除去雜質:
性味歸經
【性味】甘、辛,溫。
【歸經】入肺、肝二經。
功效主治
1.祛風除濕,該品辛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八肝經,故能祛風除濕,如《本草綱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若因風寒濕邪侵襲肢體經絡而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選用該品,祛風散寒勝濕,病邪去,則諸症自愈。
2.舒筋活絡,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而肝主筋。故該品具有舒筋活絡之功效。對於外感風寒之邪,經氣失宣,症見肢體筋脈收縮抽急,不能舒轉自如。可選用透骨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治之。如《陝甘寧青中草藥選》即選用該品,治筋骨拘攣。
3.活血止痛,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對於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內外各種疼痛,均可選用該品治之,取其辛溫善走,活血利氣之功,血氣通則不痛。
4.解毒化疹,靈秘丹藥箋》曰:“療熱毒。”《楊誠經驗方》選用該品,治腫毒初起。《陝甘寧青中草藥選》則用該品,治陰囊濕疹,瘡瘍腫毒。故可思透骨草治療瘡癬腫毒,陰囊濕疹,一般多煎水外洗。因本葯外洗還有引葯透入經絡、血脈,而祛風、活血、止痛的特點。
鑒別應用:
①透骨草與桑枝;兩葯均有祛風除濕之功效。但透骨草辛溫,能通達四肢陽氣,偏用於風寒痹痛。桑枝苦平,能利四肢關節,祛風氣,偏用於風邪化熱的四肢關節痹痛及中風半身不遂。
②該品與松節兩葯均有祛風濕、活經絡之功效,但透骨草偏用於筋骨拘攣的風濕痹痛。松節偏用於關節屈伸不利或關節腫脹的寒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服:9—1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孕婦忌服。(《中藥志》)
【配伍應用】
1.配附子,附子辛甘性熱,祛寒燥濕,偏走腎經,溫腎助陽。走而不守,內達外透,升降活絡。兩葯合用,同類相從,相得益彰,肝腎同治,氣血皆調。除沉痾,治頑痹尤效。
2.配蒼朮,一燥濕偏長,一止痛有功。兩葯相須為用,祛濕止痛,功效大增。
3.配伸筋草,兩葯合用,治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屈伸不利,肢體麻木,筋骨攣縮,有伸筋透骨之效。
4.配雞血藤,兩葯合用,補肝益腎,活血止痛。久痹屬虛者最為相宜。
5.配白鮮皮,白鮮皮苦能燥濕,瀉火解毒,兩葯合用,治療濕疹熱瘡。燥皮膚之濕,解肌蘊之毒,其效顯著。
6.配桑枝,桑枝通達四肢,行經絡,利關節,助藥力。兩葯合用,祛風止痛,治風痹最效。
方劑製劑
2.治風濕性關節炎,筋骨拘攣(《陝甘寧青中草藥選》):該品、制川烏、制草烏、伸筋草。水煎服。
3.治陰囊濕疹,瘡瘍腫毒(《陝甘寧青中草藥選》)透骨草、蛇床子、自蘚皮、艾葉。煎水外洗。
4.治腫毒初起(《楊誠經驗方》):該品、漏蘆、防風、地榆。煎湯綿蘸,乘熱不住盪之。
7.咽中骨哽(《普濟方》):白風仙子研水一大呷,以竹筒灌入咽,其物即軟。不可近牙。或為末吹之。
8.小兒痞積(《孫天仁集效方》):急性子、水紅花子、大黃各一兩,俱生研末。每味取錢,外用皮消一兩拌勻一將白鵓鴿一個,或白鴨亦可,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試凈,將末裝入內,用綿扎定,沙鍋內入水三碗;重重紙封,以小火煮干,將鴿鴨翻調焙黃色,冷定。早辰食之,目西時疾軟,三日大便下血,瘸去矣。忌冷物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