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片

苞片

苞片(bract)是花序內不能促進植物生長的變態葉狀物。廣義上,任何和花序有關的葉片均稱為苞片。苞片多數聚生在花序外圍的稱為總苞(involucre),總苞的形狀和輪數為種屬鑒別的特徵之一。著生於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稱為小苞片。

形態特徵


苞片
苞片
苞片多數聚生在花序外圍的稱為總苞(involucre),總苞的形狀和輪數為種屬鑒別的特徵之一。著生於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稱為小苞片(bractlet)。

分佈範圍


無地域區分,全球各地均有苞片(bract)分佈。
苞片
苞片

主要價值


通常著生於大花梗和花序主軸的節(node)上,但花序之內也可能著生其他苞片。它們的主要作用系吸引傳粉者(pollinator)、和保護(protect)幼花。

應用學科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無脊椎動物學(二級學科);多孔動物門(二級學科)
苞片
苞片

花序分類


根據苞片的有無及特徵,花序分類如下:
• 無苞片花序(Ebracteate inflorescences):花序內沒有苞片者。
• 苞片花序(Bracteate inflorescences):花序中的苞片通常特化(specialized)、或退化(reduced)成為分裂或分開的(divided or dissected)鱗片(scale)。
• 葉狀花序(Leafy inflorescences):苞片未特化,外型與葉子近似,但尺寸(size)退化(reduce)。常有學者稱之為開花性分枝(flowering stem),而不稱為花序,但其畢竟不是葉子,而是苞片,所以就技術面而言,還是稱為葉狀花序較妥。
• 葉狀苞片花序(Leafy-bracted inflorescences):介於苞片花序和葉狀花序之間。
如著生於分枝(stem)上的苞片繁多(如菊科植物),合稱為總苞(incolucre);如花序內另有一組苞片,則稱為總小苞(involucel)。

具體區分


菊科植物向日葵頭狀花序基部有多數綠色的總苞片。
苞片
苞片
三白草科植物魚腥草的總苞片為四枚白色花瓣狀的苞片。
天南星科植物馬蹄蓮的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的總苞片包裹,此苞片稱為佛焰苞(spathe)。

具體描述


花莖基部的葉子,常用來保護芽體。在包裹葉芽和花蕾的扁平葉片中,一般把比較大形的葉片稱為苞葉,比較小形的葉片稱為鱗片,兩者的區別不一定明確。冬芽的外面明顯地覆蓋著幾層鱗片,花芽外面也有覆蓋著與葉芽不同特徵的某種形態的苞葉。不論苞葉和鱗片,都是變態葉的一種,象山茶(Camellia japonica)、柿(Diospyros kaki)等的鱗片葉與普通葉相同,但如光葉櫸(Zelkovaserrata)、鈍齒水青岡(Fagus crenata)等的鱗片則又類似托葉,它們的系統發生和發育形式是不相同的。花芽和花蕾展開后不久就脫落下來,但也有長期宿存在莖上的,或者有的鱗片的基部進行次生生長,發展成為普通葉。苞葉通常包被於腋生的花或花序,按其在莖軸上的位置、排列和形態的不同,另有小苞片和總苞之別。其作用是保護植物的芽。很多植物的苞片類似托葉,在花芽和花蕾展開后便會慢慢凋謝、脫落,只有少數植物的苞葉能保存下來,最終發育成普通的種子。
苞片
苞片
苞片
苞片

簡介


苞片又稱苞。花下方或花序外圍的變態葉。比一般葉小,或變為鱗葉狀,與葉顏色相同,有保護花芽作用。在總花梗上著生的苞片稱總苞;在每一朵花花梗上的苞片稱小苞片。每種植物的苞片各不相同,如馬蹄蓮的火焰苞,栗子樹的果實為堅果,堅果外面的殼斗也都為苞片,小麥穗上有無數個小穗,小穗外面都包有“穎”穎也是苞片。
苞片的形狀、大小、著生位置和刺的多少,是不同品種的一個重要特徵。苞片的形狀有卵形、橢圓形、披針形、長披針形等。苞片的姿態分為:閉合與張開兩種。

著生位置


苞片著生位置有4種:
①花球基、中、頂部均有;
②花球基中部有;
③僅花球基部有;
④花球光滑無總苞苞片。

苞片刺


苞片刺的數目劃分為:無、少、中、多4種。苞片刺著生位置分為:
①僅尖端著生;
②尖端和少數頂部著生;
③尖端和少數基部著生;
④尖端和沿著整個葉緣著生;
⑤僅葉緣著生等5類。

紅花苞片


紅花苞片各性狀之間的相互關係是:紅花的苞片著生於果球基部、基中部,姿態為張開,苞片較小,卵圓或橢圓形,成熟葉片葉緣全緣,大多為無刺品種。苞片著生於果球基、中、頂部,姿態為閉合,苞片為披針形或長披針形,成熟葉片葉緣為淺裂、深裂,葉片為披針形,多為有刺品種。
紅花苞片和片刺通過長期人為選擇和自然變異差異很大。如果種植地區以花用為主,無刺品種就為人們所喜愛而選留下來;種植地區以油用為主,特別是利用機械化作業,多刺對生產就不成其為影響因素。中國紅花以花入葯或由花提取色素為主,無刺品便於採摘。當然在危害較嚴重的地區,種植有刺、多刺品種也具有一定的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