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白粉病
植物病
花徠卉白粉病是一種植物病。通常危害的作物是花卉,可使月季、玫瑰、薔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也能使菊花、,鳳仙花、瓜葉菊、福祿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
中文名稱:花卉白粉病
中文別名:花卉白粉病、薔薇白粉病、鳳仙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
拉丁學名:Sphaerotheca pannosa 、Sphaerotheca fuliginae 、Erysiphae cicheracearum、 Podosphaera oxyacanthae
主要在葉片、嫩梢上布滿白色粉層,白粉是病原菌的菌絲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吸器伸人表皮細胞中吸收養分,少數以菌絲從氣孔伸人葉肉組織內吸收養分。發病嚴重肘病葉皺縮不平,葉片向外捲曲,葉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彎曲或枯死。
白粉病的病原為一類專性寄生菌,在同一種植物上,有時可以被一種以上的白粉菌侵染。
薔薇白徠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是月季、玫瑰、薔薇、桃花等苗木普遍發生的病害。薔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絲體在休眠芽內、病葉、病梢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當氣溫17-25℃、濕度大時病害重,尤以21℃、空氣相對濕度97%~99%時發病最重。
菊花白粉病(Erysiphae cicheracearum)可侵染紫藤、枸杞、凌霄、福祿考、風鈴草、美女櫻、飛燕草、蜀葵、菊花、瓜葉菊、金盞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麗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認為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並侵染瓜葉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溫室不存在越冬問題。以20~24℃、空氣乾燥時發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組織上越冬,翌年子囊果開裂,散齣子囊孢子借風傳播,在溫和、乾燥天氣下發病重。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藉助風、雨傳播,侵染葉片和新梢。生長季節可發生多次重複侵染,以4-6月,9-10月份發病較重。高溫乾燥,施氮肥偏多,過度密植,陽光不足或通風不良有利病害發生。品種間抗性有差異。
1.選用抗病品種繁殖 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種。
2.清除病源 及時清掃落葉殘體並燒毀。不用可能帶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扦插、分株。避免適合白粉病菌生長的最適濕度持續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