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惠鋒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原院長

薛惠鋒(1964年6月-2021年7月5日),博士,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北大學,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專家。生前系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

徠2021年7月5日上午12:00,薛惠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人物生平


1982.09~1986.06考入西北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6.06~1988.08在廣東省深圳市蛇口工業區工作,後任湖南省長沙市經濟地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88.09~1991.06考入西北大學地理系攻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自然地理植被旅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1.07~1995.09任陝西省計劃委員會國土處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工程師。
1992.09~1995.07在長安大學西安地質學院)攻讀水資源經濟學方向博士學位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5.10被評為長安大學(西安地質學院)副教授。
1995.10~1996.12在中共陝西省西安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從事組織人事及黨務研究工作。
1995.12~1997.12在西安理工大學水文與水資源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並任西安理工大學水文與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1997年05月被聘為西安理工大學教授,並在西安理工大學水電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聯合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1996.12~1997.12任中共陝西省西安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副主任(副處級)。
1997.12~2002.06任陝西省西安市計劃委員會規劃科技處處長。
1998.08~被西北工業大學聘為自動控制學院(原自動控制系)系統工程專業教授、資源與環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所長。
1998.12~被西北工業大學評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2.06~2006.01任中共陝西省西安市委副秘書長。
2004.04~2004.09任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室副主任。
2006.01~2008.12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室副主任.兼任《環境與資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辦電子刊物)編委。
2008.12~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
2009.01.10~被中國航天工程諮詢中心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08.30~任中國航天社會系統工程實驗室理事、主任。
2016.03.16任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2021年7月5日上午12:00,薛惠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薛惠鋒同志追悼會定於2021年7月7日上午(星期三)10:00,在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個人作品


出版圖書

作品時間作品名稱作者名稱出版社
2007年4月1日城市系統工程探索薛惠鋒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5年1月1日智能數據挖掘技術薛惠鋒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年複雜性人工生命研究方法導論薛惠鋒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6年4月1日現代系統工程導論薛惠鋒國防工業出版社
系統工程技術薛惠鋒
圖片
圖片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
1995年“三·五”人才
1997年“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稱號
1998年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1999年收錄於《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詞典》
2003年入選《中國創新專家名典》
入選《人民畫報》風采人物

主要成就


教學科研

治學特點
他治學嚴謹,丹心育人,在承擔黨務、政務工作的同時,主要從事博士、碩士培養以及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協調問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決策支持、信息化技術及信息化規劃等科學研究,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嚴謹的治學態度、新穎的學術思想和豐碩的科研成果。
所開課程
自1997年08月被西北工業大學聘為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以來至2007年底,已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博士后100餘人,其中已出站博士后3名、已畢業博士26名、已畢業碩士29名.先後開設並主講了多門研究生課程,包括:
“資源工程與環境工程理論”;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應用”;
“決策支徠持系統原理及應用”;
“資源環境信息化工程”;
“信息化工程”等。

所帶項目

他承擔完成了“水資源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永續支持的決策研究”、“資源對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永續支持的決策研究”、“高技術支持下的國民經濟中長期規劃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等涉及資源、環境、經濟、信息化、系統工程、旅遊、計劃及管理等多個領域科研項目近40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等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獲各類科技獎10餘項,其中——
牽頭負責的《陝北能源基地水資源支持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利用方案》榮獲了陝西省計委科技進步1等獎、國家計委科技進步2等獎;
編撰的38萬字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與實踐》專著獲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2等獎;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關中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研究》的子專題,被評委會認為“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
《陝西漢江流域國土規劃》研究項目獲陝西省計委科技進步2等獎;
經充分分析、深入調研完成的《關於陝西經濟發展中環境、資源保護對策研究報告》由陝西省政府提交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現已在全省付諸實施。

主要論著

著作
《小流域綜合治理管理模式研究》,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中心、西北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信息化研究所著,薛惠鋒、常遠主編,朱絳、王越副主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信息安全系統工程》(系統工程系列教材),薛惠鋒、邢書寶、吳慧欣、蘇錦旗編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系統工程技術》(系統工程系列教材),薛惠鋒、蘇錦旗、吳慧欣、邢書寶編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
《資源系統工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薛惠鋒、陶建格、盧亞麗編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05月第1版。
《城市系統工程探索》(系統工程系列教材),薛惠鋒主編,薛惠鋒、寇曉東、秦丕棟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
《複雜性人工生命研究方法導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薛惠鋒主編,吳曉軍、肖強副主編,薛惠鋒、吳曉軍、解丹蕊、肖強編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01月第1版。
《現代系統工程導論》,薛惠鋒、張駿主編,秦丕棟、寇曉東副主編,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年04月第1版。
《智能數據挖掘技術》,薛惠鋒、張文宇、寇曉東編著,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02月第1版。
《系統工程前沿論叢》,薛惠鋒、周明、寇曉東主編,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
《城市系統工程探索》,薛惠鋒、寇曉東、秦丕棟等著,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06月第1版。
《資源環境信息化工程》(系統工程學術論壇),薛惠鋒、張洪才主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信息港理論與實踐》,薛惠鋒、賈嶸、張文宇、王平編著,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03月第1版。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與實踐》,薛惠鋒、賈嶸、薛小傑、蔣曉輝等著,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水資源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薛惠鋒、王平著,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論文
他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先後在《求是》、《黨建研究》、《秘書工作》、《陝西日報》等刊物發表政論文章10餘篇。

科研團隊

薛惠鋒教授領導的西北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成立於1998年,是1個吸引了方方面面有志之士的獨特的“魅力團隊”.10年來,該所在各級領導、合作單位的多方關注、支持以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迅速發展,奠定了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多項工作的堅實基礎,基礎設施完善,教學設備齊全,學習環境優越,擁有計算機模擬實驗室、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多媒體技術處理中心以及信息資料中心等,累積各類圖書、期刊雜誌萬餘冊.該所承擔了以下學科建設項目——
教育部主持的985計劃“西部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研究中心資源環境與區域科學發展實驗室”;
國防科工委“國防科技工業十一五”科技與發展規劃環境實驗與觀測專題——西工大3S實驗基地”;
“基於3S技術的資源環境與區域發展系統工程”。
該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複雜系統;
環境與資源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及信息化工程等。
此外,該所還與社會系統工程專家組、北京實現者社會系統工程研究院密切合作,在社會系統的經濟建設(物質文明)、政治建設(政治文明)、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人的安全與發展(人本文明),以及世界化時代卓越治理(Governance Excellence in Worldization Times)、中國領導層的系統思維等諸多領域,進行了大量重要的前沿探索。
至2007年底,該所已出站博士后3名、已畢業博士26名、碩士29名,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共有師生140餘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高工6人,講師7人,博士生導師3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48人,碩士研究生41人,形成了6個不同方向的科研團隊.至2007年底,該所依靠這支雄厚的科研力量,完成了包括世界銀行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國防專利局項目、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國家海洋局項目、區域循環經濟規劃以及戰略規劃項目等120餘項課題的研究,其中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全國專業學會科技獎20餘項;並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在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百餘篇論文分別被EI、SCI、ISTP等國際檢索機構檢索。
學術講座是該所每周例行的學術活動,該所還在每學期定期邀請6~8名造詣深、名望高的專家學者進行系統工程領域和綜合性學術講座,圍繞前沿研究專題結合科研項目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學術講座相配套,技術小組或項目組在小範圍內進行技術攻關、疑難探討.兩者相互結合,為該所人員提供1個學術環境寬鬆、學術氛圍濃厚的思想交流平台,使大家既能夠充分共享所內外的資源,把握學術界最新動態,又可針對某一問題、某一領域展開深度探索,充分體現了著名系統科學思想家、中國導彈/航天/系統工程事業奠基人錢學森所倡導的“大成智慧”.“大成智慧”是錢學森等1992年在“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Meta-synthesis)的基礎上,通過對世界上一些成功的經驗和科學技術成果的匯總與升華,所提煉出的“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或“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MsE)所形成的綜合集成的智慧形態.“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是錢學森等在20世紀80年代末,從當今世界社會形態、科技發展的現實、以往的工程實踐和社會改革的經驗教訓中提煉的作為實現對開放的複雜巨系統進行充分觀控模擬和處理的有效方法.“大成智慧”面對複雜難題時,以科學的認識論為指導,充分利用電腦、信息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構成以人為主、人-機結合、人-網結合結合的智能系統,高效調用古今中外的有關信息、數據、知識、經驗,以啟迪專家的心智;並通過民主討論,讓專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互相激發,充分發揮基於複雜系統湧現(Emergence)機制的創造性;然後將各方面有關專家的理論、知識、經驗、判斷、建議等,與有關信息、數據綜合集成起來,用類似建立“作戰模擬”的方法,將解決方案模擬試行,反覆修正,以便能對複雜性的事物(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發展變化的各子系統、各層次、各因素及其相互關係等,從定性到定量都能把握清楚,逐步“集大成,得智慧”,找到認識、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是沉浸在廣闊的信息空間里所形成的網路智慧(wisdom in cyberspace),是在知識爆炸、信息如潮的時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體系,是科學的認識論與現代系統工程的方法結合,是基於思維科學(認知科學)與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研究成果的人的智慧與計算機高性能的高效結合.通過“大成智慧工程”,可以將各方面有關專家的群體智慧、數據和各種信息與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也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知識與難以言表的經驗、直覺、靈感等結合起來了.因而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及其外圍經驗知識庫的綜合互補的整體優勢,極大地提高人的智慧;並藉以把宏觀與微觀結合起來,把定性與定量結合起來,把科學、經驗與藝術結合起來,把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創造思維結合起來,“在制定方針時居高遠望,統覽全局,抓住關鍵;在制定行動計劃時又注意到一切因素,重視細節”.在“大成智慧”模式下的學術講座與技術小組研討活動,已成為該所在持續集成(sustaining integration)和持續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的基礎上,實現世界化時代卓越治理和持續進化(sustaining evolution)的一大亮點。

社會任職


薛惠鋒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主任,社會系統工程專家組(Expert Group on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EGSSE)成員,中國航天工程諮詢中心(CAECC)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航天社會系統工程實驗室(CALSSE)理事、主任,西北工業大學自動控制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所長,西安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環境與資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辦電子刊物)編委、中國資源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旅遊文化學會理事、“中國領導層系統思維國際研究計劃”(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for Systems Thinking of Chinese Leadership)成員、社會系統工程網指導委員會委員、水利部世界銀行項目生態補償機制系統研究首席專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專家組成員、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領導單位成員、國家海洋局海島保護與開發法制建設研究專家組成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陝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特聘專家、陝西省寶雞市人民政府戰略顧問、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顧問、西安市水資源學會理事等職。
薛惠鋒曾先後任長沙經濟地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陝西省計劃委員會國土處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工程師,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幹部,西安理工大學水文與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副主任,西安市計劃委員會規劃科技處處長,西安市計劃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共西安市委副秘書長,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室副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室副主任等職。
2019年受聘為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

人物評價


薛惠鋒勤政為學,善思篤行,追求個人價值、團隊價值與公共利益的高度和諧,先後在科研教學、綜合經濟、幹部人事、黨委機關等崗位工作,多年的行政和教學歷練,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素養、很高的政策水平、突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行政工作素能,塑就了勤于思考、勇於開拓、注重育人、善於創新的綜合能力。
薛惠鋒先生能夠——
始終把錘鍊政治素質作為從政能力的根本點,潛心學習悟真知,注重提升政策水平,打牢理論功底;
始終把提升履職能力作為從政能力的著力點,思路清晰善謀划,努力提升工作能力,注重工作實績;
始終把調查研究工作作為從政能力的中心點,嚴謹求實躬身行,努力發揮參謀作用,不斷豐富研究成果;
始終把優良作風建設作為從政能力的關鍵點,嚴於律己,民主作風正派,追求思想道德高潔,是德才兼備、年輕有為的複合型行政管理幹部和學科帶頭人。

人物事件


2021年7月5日上午12:00,中國共產黨黨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系統科學與工程專家、博士生導師薛惠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2021年7月7日上午(星期三)10:00,薛惠鋒同志追悼會在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