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坐立不安的結果 展開

坐立不安

坐立不安

坐立不安是一個成語,拼音是zuò lì bù ān。意思是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出自《水滸全傳》。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典故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形容心情不安或煩躁的神態。《水滸傳》四○回:“張順見了宋江,喜從天降,眾人便拜道:‘哥哥吃官司,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巴金《春》三○:“他一個人在房裡左思右想,坐立不安。”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如坐針氈、忐忑不安、踧踖不安、坐如針氈、惶恐不安、局促不安、坐卧不寧、熱鍋上螞蟻。

反義詞

心安理得、平心靜氣、問心無愧、行若無事、心平氣和、坦然自若。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情緒

例句

他開始焦急得坐立不安了,於是點著了一支雪茄。

引證解釋


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非常緊張,焦躁的樣子。
《水滸傳》第三七回:“今日天使 李俊 在家,坐立不安,棹船出來,江里趕些私鹽。”
明·施耐奄《水滸傳》第四十回:“哥哥吃官司,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甘夫人曰:“叔宜上緊。”公退,尋思去計,坐立不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公子聽到這裡,已經打了個寒噤,坐立不安。”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且說黃道台在公館里一等等了三天,不見院上有人來送信,把他急的真如熱鍋上螞蟻一般,走出走進,坐立不安。
茅盾《子夜》十二:“他依然很鎮靜,不過時時用手摸著下巴。王和甫 卻有點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