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浩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車浩,男,1977年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2020年7月掛職最高檢。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刑法學。
2020年7月,掛職最高檢。
2007-2008年在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任教
2008-2010年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10年9月起起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
2020年7月掛職最高檢。
2005-2006年在德國弗萊堡大學和馬普研究所研修。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檢察院檢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等社會職務。
主要課程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若干。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開設《刑法案例研習》《刑事辯護實務》等新型課程。
著編
《階層犯罪論的構造》(獨著),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刑法教義的本土形塑》(獨著),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車浩的刑法題》(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刑法總論精釋》(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
《刑法各論精釋》(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
《當代刑法思潮論壇》(三卷本)(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刑法歷次修正案權威解讀》(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刑法學讀本》(與周光權合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刑事法判解》(執行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連續出版物)
論文
《法學研究》2017年第2期,行賄罪之“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法理內涵
《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中國刑法學的現狀、傳統與未來
《法學研究》2012年第2期,盜竊罪中的被害人同意
《法學研究》2010年第2期,強姦罪與嫖宿幼女罪的關係
《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假定因果關係、結果避免可能性與客觀歸責
《中國法學》2017年第6期,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之界分
《中國法學》2013年第1期,扒竊入刑:“貼身禁忌”與行為人刑法
《中國法學》2012年第1期,自我決定權與刑法家長主義
《中國法學》2008年第4期,被害人同意的體系性地位
《中外法學》2017年第6期,理解當代中國刑法教義學
《中外法學》2014年第5期,佔有概念的二重性:事實與規範
《中外法學》2008年第5期,被害人同意在故意傷害罪中的界限
《清華法學》2017年第5期,當代階層犯罪論體系的兩個實踐優勢
《清華法學》2015年第4期,法定犯時代的違法性認識錯誤
《政法論壇》2018年第3期,責任理論的中國蛻變
《政法論壇》2009年第3期,從間接正犯到直接正犯
《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犯罪論體系在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展開
《法律科學》2015年第3期,佔有不是財產犯罪的法益
《法律科學》2008年第6期,刑法上的被害人同意能力
《法學》2015年第10期,刑事立法的法教義學反思
《法學》2011年第8期,從李昌奎案看“鄰里糾紛”與“手段殘忍”的涵義
《法學》2008年第9期,從華南虎照案看詐騙罪中的受害者責任
《法學評論》2010年第1期,論推定的被害人同意
《法商研究》2017年第6期,學術開放與刑法教義學
《環球法律評論》2008年第6期,德國關於被害人同意之錯誤理論的新進展
《政治與法律》2017年第10期,被害人教義學在德國:源流、發展與局限
《政治與法律》2014年第5期,過失犯中的被害人同意與被害人自陷風險
《政治與法律》2010年第6期,被害人視角下的持槍搶劫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從趙春華案看非法持槍罪的構成要件
《中國法律評論》2017年第6期,階層犯罪論的中國命運
《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第1期,誰應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中立行為買單
《中國刑事法雜誌》2008年第9期,複數法益下的被害人同意
《中國刑事法雜誌》2009年第11期,承諾還是同意?從語境差異看概念移植與翻譯
《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從大眾到精英:我國犯罪論體系話語模式的轉變
《刑事法評論》2003年第13卷,被遮蔽的世界:監獄同居樓里的性和生育
《刑事法評論》2002年第11卷,刑法公法化的背後—對罪刑法定原則的一個反思
《刑法評論》2009年第1卷,論被害人同意的對象
《刑事法判解》2009年第1期,德國帝國法院關於癖馬案的判決書(譯)
《人民檢察》2008年第15期,行政許可的出罪功能
《北大研究生學志》2002年第1期,大同的夢想與流放者的困惑—《刮痧》觀后
評論
《中國法律評論》2017年第10期,立法、司法與學術—中國刑法二十年回顧與展望(陳興良、張明楷)
《中國應用法學》2017年7月,刑法階層理論的中國司法前景(陳興良、周光權、付立慶)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2.27,刑事法治關山萬里 刑法研究穩步前行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12.10,刑法上的財產概念
《人民日報》2010.4.30,人民陪審團並未改變司法權結構
《南方周末》2013.8.1,因言獲罪的法律邊界
《南方周末》2014.6.19,替考該當何罪
《21世紀經濟報道》2004.12.6,從司法馬拉松看刑訴的重複追訴
《法學家茶座》2005第9輯,計劃生育與刑法大掃除
《法學家茶座》2007年第17輯,一個包子引發的信任危機
《法學家茶座》2009第25輯,學術與生命:台灣刑法學人事憶舊一則
《中國青年報》2008.7.8,周正龍尚未定罪 誰敢說真相已明
《中國青年報》2008.2.16,艷照門足以讓每個人兔死狐悲
《中國青年報》2008.4.8,許霆案:一堂面對全社會的多功能課
《中國青年報》2008.2.28,艷照門:娛樂退場並不意味反思終結
《新京報》2007.7.23,自殺性討薪不是維權
《新京報》2007.11.29,誰能為他人的生死簽單
《新京報》2008.2.3,蔣慶之死:通過反思表達懷念
《新京報》2008.4.22,探頭標誌背後的價值考量
《新京報》(社論)2008.4.23,法庭上演全武行誰的尷尬
《新京報》(社論)2008.4.29,東莞童工現象突破正義底線
《新京報》2008.5.1,景區門票限漲能有多大作用
《新京報》(社論)2008.5.11,小區路私改公:行政徵收立法契機
《新京報》2008.6.3,身兼兩地人大代表,為何“合法但不妥”
《新京報》2009.5.4,持模擬槍搶劫也可定持槍搶劫
《新京報》2009.6.20,高考政審不能搞株連
《新京報》2009.7.18,警察個人能否對疑犯人肉搜索
《新京報》(社論)2009.8.9,躲貓貓案:獄警的凜然正氣從哪裡來
《新京報》(社論)2009.9.9,孫偉銘案改判體現司法與時俱進
《新京報》(社論)2009.10.17,受賄新罪名:對公權私化的刑法圍堵
《人民法院報》2014.12.22,疑案莫賭,牢牢守住疑罪從無底線
《人民法院報》2004.9.8,上下求索道器間
《人民法院報》2007.8.12,探頭與隱私的龍虎鬥
《人民法院報》2008.1.5,中國法律電影十年反思:十年一覺進城夢
《人民法院報》2008.6.22,面對常發性災害 汶川精神需持續
《人民法院報》2008.7.27,性騷擾問題訪談
《人民法院報》2009.11.29,治欠薪,刑法不欠賬
《人民法院報》2010.3.14,中國語境中的能動司法
《人民法院報》2010.3.12,量刑有規範才有規範化
《檢察日報》2018.6.7,刑法理論的教義學轉向
《檢察日報》2016.2.24,先救女友而未救母親是否構成犯罪
《法制日報》2013.1.23,莫讓刑法違背對公民的承諾
《法制日報》2013.11.26,棄嬰島本土化或面臨法律風險
《法制日報》2013.12.11,嫖宿幼女罪並非惡法
《法制日報》2008.6.2,法學知識如何轉型
《法制日報》2003.1.9,刑事辯護:現狀掃描與原因分析
《檢察風雲》2008.2,許霆案之反思
隨筆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最高法院改判張文中案:遺憾與貢獻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從安邦吳小暉案談集資詐騙罪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鴻茅藥酒案:錯在違反罪刑法定與比例原則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擺射擊遊戲攤,構成非法持槍罪嗎?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玉米案的三重樓:歷史、技術與權力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賈敬龍該不該殺?要不要殺?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快播案:法律無需掌聲,也不能嘲弄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虐童案中的不作為犯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對父母見死不救構成犯罪嗎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如何評價網購五金件自行組槍的行為?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人販子一律死刑?沒那麼簡單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優衣庫試衣間啪啪啪是否違法?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十二個美國公民的中國採風—《十二公民》觀后感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北平無戰事,組織有權威?—《北平無戰事》觀后感
《中國法律評論》公號,法外的復仇與正義的啞謎—《荒野獵人》觀后感
《法影斑斕》公號,誰在拍,誰在演,誰在看—《一步之遙》觀后感
《法律讀庫》公號,嫖宿幼女罪,開槍為你送行
《燕大元照》公號,法學教育的三次浪潮與教學理念的百家爭鳴
照片
時間 | 獲獎全稱 | 具體獎項 |
2020年11月4日 | 獲得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 | 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 |
2017 |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 青年拔尖人才 |
2017 | 北京市優秀教師 | 優秀教師 |
2017 | 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2015 | 寶鋼優秀教師獎 | 優秀教師獎 |
2015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
2015 | 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3 | 北京大學正大教師獎 | 正大教師獎 |
2013 | 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標兵 | 優秀班主任標兵 |
2013 | 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優秀獎 | 二等獎 |
2012 | 北京大學楊春洗基金會優秀教學獎 | 優秀教學獎 |
2011 | 北京大學仇浩然優秀教師獎 | 優秀教師獎 |
2011 | 北京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 一等獎 |
2009 |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 優秀博士論文 |
2009 | 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 | 優秀博士論 |
2004 |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術十傑 | 學術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