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不變的心的結果 展開

不變的心

電影鸞鳳和鳴插曲

歌曲《不變的心》是電影《鸞鳳和鳴》主題曲,李雋青作詞,陳歌辛作曲,周璇演唱,該曲於1943年在中國大陸發行。表面是一首普通不過的小情歌,但是,歌詞卻有著深刻的內涵。真正地表達了人在孤島和淪陷區的廣在民眾,不堪日寇的欺壓的亡國奴,用歌曲《不變的心》來企盼祖國早日光復。

隨著電影《鸞鳳和鳴》播放,歌曲《不變的心》在上海、重慶以及廣大的敵戰區流行開來,人們用隱藏的心聲唱出內心最最迫切的期望。他們用隱喻的《不變的心》歌唱著,希望美好的未來中國來到。

歌曲背景


《不變的心》演唱者:周璇
《不變的心》演唱者:周璇
詞人陳蝶衣是這樣說到歌曲《不變的心》的:到八年抗日戰爭的後期,我在上海看到了一部周璇主演的電影《鸞鳳和鳴》,也有一首歌,歌名《不變的心》。起句是“你是我的靈魂,你是我的生命”。接著是配合片名的“我們像鴛鴦般相親,鸞鳳般和鳴。”乍看起來似乎只是鴛鴦蝴蝶派的措辭,通過了管弦的伴奏也不過是所謂“靡靡之音”而已!其實如上的措辭乃是衍文,旨在掩護。我相信,孤島上的人民在影院里聽到《不變的心》之演唱,必然也能夠體會到“響外別傳”的信息…… 我,繼此之後一次又一次地聽,聽姚莉在“仙樂舞廳”的歌台上唱,聽梁萍在“國際飯店”的“孔雀廳”唱,一聲又一聲地唱出:一切都能改變,變不了是我的心;一切都能改變,變不了是我的情。我,每聽一次,便掉一次眼淚。我,當時還是年輕人,滿是青年人應有的熱血、熱忱。除了初衷的共鳴之外又發覺,此種具有極深極深的“愛國情操”之歌曲,實在有“發揚光大”的必要。大老耆英詞人陳蝶衣還說到《不變的心》﹕“不但歌詞好聽,還有意義在裡面。你不了解它還以為是靡靡之音,其實不是。聽得我都掉眼淚,所以我覺得了不起,以後對這個也感到興趣,於是決定參加國語時代曲創作行列。我認為這也是文化工作之一,是文化人“責無旁貸”,應該肩負起來的工作。於是,投入這一行列的潛意識從此時起,也就在我的心坎里開始萌芽。堅定了我的信念的這一想法是:情歌,可以利用形式作掩護。在苦難的時代,形勢嚴峻的環境里,也可以發揮“愛國情操”,將情歌譜寫成一首具有“同仇敵愾、團結禦侮”的戰歌。”
《不變的心》是愛國情操之歌,他也在這一年悄然進軍樂壇。因李雋青這首《不變的心》陳蝶衣從一個報人向專業從事歌曲創作的華麗轉身,成為中國早期流行音樂樂壇重量級人物,此後成為極出色詞人。《不變的心》這首歌影響了陳蝶衣的後半生。

歌詞內容


《不變的心》演唱者:周璇
《不變的心》演唱者:周璇
不變的心
你是我的靈魂 你是我的生命
我們像鴛鴦般相親 鸞鳳般和鳴
你是我的靈魂 你是我的生命
經過了分離 經過了分離
我們更堅定
你就是還得像星 你就是小得像螢
我總能得到一點光明 只要有你的蹤影
一切都能改變 變不了是我的心
一切都能改變 變不了是我的情
你是我的靈魂 也是我的生命
經過了分離
我們更堅定
你就是還得像星 你就是小得像螢
我總能得到一點光明 只要有你的蹤影
一切都能改變 變不了是我的心
一切都能改變 變不了是我的情
你是我的靈魂 也是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