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徐克勤的結果 展開

徐克勤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

徐克勤,地質學、礦床學家。安徽巢縣人。南京大學教授。以花崗岩及鎢礦等金屬礦床的研究所長。早年從事鎢礦地質研究。1943年所 著《江西南部鎢礦地質志》,對贛南區域地質及造山運動、花崗岩類與鎢礦關係、鎢礦床特徵等作了科學論述。長期從事很早就重視花崗岩類及其成礦作用的關係,以及華南鎢、錫、鐵、銅、金、硫鐵礦礦床和南嶺區域地質研究,對華南不同時代和不同成因系列的花崗岩類研究及噴流沉積與後期熱液疊加改造類塊狀硫化物礦床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三等獎。

個人簡歷


安徽巢縣人,(1907年3月——2002年12月19日)。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國際地質對比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地質物理與大地測量聯合中國委員會委員;先後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顧問等職。長期從事礦床和岩石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尤為花崗岩及白鎢礦等金屬礦床的研究見長。
1943年所著《江西南部鎢礦地質志》對贛南區域地質及造山運動,花崗岩類與鎢礦關係,鎢礦
床特徵等作了科學論述。1947年在湖南瑤崗仙發現中國第一個矽卡岩型白鎢礦床,后經勘探證實為大型礦床,為中國尋找同類礦床提供了範例。隨後,又相繼發現了銅陵新屋裡銅礦(今名鳳凰山銅礦)當塗馬山硫鐵礦和南京岔路口硫鐵礦。1954年,首次肯定了花釩鈦磁鐵礦的礦床類型,產狀及其重要經濟價值,並建議立即進行大規模勘探,現攀技花已成為西南地區的鋼鐵基地。1973年起,對中國南部數十個鐵銅硫鉛鋅等礦產進行考察和研究,提出華南產在海西——印支期斷裂拗陷帶中的礦床多系由沉積、後期熱液疊加改造而成,這項研究成果獲1985年國家教教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大事年表


徐克勤
徐克勤
1930-1934台灣中央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
1939-1941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碩士學位
1941-1944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
1934.8-1939.9中央地質調查所
1945.11-1946.7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
1946.8-1947.5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
1947.6-1949.8中央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
1949.8-1984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1984-南京大學地質系(現為地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名譽系主任

學術研究


地質圖片
地質圖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徐克勤,安徽巢縣人,1907年生,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名譽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34年7月,徐克勤畢業於中央大學理學院地質系並獲學士學位,同年加入中國地質學會。數十年來,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全部精力與地質科學和祖國的地質礦產事業融合在一起,做出了卓越貢獻。1934-1939年,徐克勤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從事江西境內的地質調查和礦山考察。其間,他與黃汲清共同編製了萍鄉安源煤田的地質報告,合著有《江西萍鄉煤田之中生代造山運動》。他們首次發現上三迭系至下侏羅系萍鄉煤層底部砂岩與其下青龍石灰岩之間的角度不整合,論證了印支運動在該地區的存在。同期,他與高平合著了《江西南部地質志》。江西是中國鎢礦資源最豐富、開採歷史最悠久的省份,贛南鎢礦在世界鎢礦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徐克勤在這一地區工作期間,調查研究了數十個鎢礦區,實測繪製各礦區地形地質圖40幅及贛南區域地質圖一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寫成《江西南部鎢礦地質志》。該書不僅對贛南鎢礦床的特徵作了比較詳細系統的研究和評價,而且對該地區的區域地質、地層劃分、造山運動、花崗岩類的分佈及其與鎢礦的關係等方面都有精闢的論述。
1939年10月,徐克勤以該書初稿的成果獲得中美“文化基金”資助,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生院留學,1941年獲碩士學位,同年被選為美國SigmaXi科學榮譽學會會員。接著,他仍以鎢礦為研究課題,進一步總結了自己在江西鎢礦區的工作成果,研究了世界各地鎢礦的資料,又到美國西部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野外調查,著成《鎢礦床的地質》。1944年通過論文答辯,獲博士學位。其間,他在美國《經濟地質》上發表了《中國贛南鎢礦床地質》等,受到學術界的重視。1945年11月徐克勤回國,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1946年8月應聘中央大學理學院地質系教授,次年6月始任系主任。1949年中央大學更名后,任南京大學地質系(現為地球科學系)教授,並長期擔任系主任(1984年後任名譽系主任)。從本世紀40年代中期至今,徐克勤教授始終是南京大學及其前身中央大學地質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也是中國地質學界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還是中國地質找礦事業功績卓著的專家。他先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對比計劃
礦藏
礦藏
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地質物理與大地測量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顧問,國際地質對比計劃第220項的中方負責人。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后稱院士)。發現中國第一個矽卡岩型白鎢礦礦床,是徐克勤教授做出的重大貢獻之一。1947年,他受當時的國家資源委員會委託,率領畢業班學生前往湖南資興縣,對瑤崗仙鎢礦進行資源評價。瑤崗仙時為一個有近30年歷史的老礦區,但只是零星開採石英脈型黑鎢礦。在這裡,徐克勤以地質學家的淵博學識,從對路旁草叢中出露的一種棕黑色土狀物分析入手,首次發現了礦區半風化的矽卡岩露頭。根據十餘年對鎢礦地質的研究經驗,他推斷這種顏色較深、成分較複雜的矽卡岩可能含有白鎢礦。於是採集了岩石樣品,帶回南京進行室內研究,其結果令他極為振奮--對樣品的顯微鏡下鑒定和紫外光燈檢測都證實含有高品位的白鎢礦。這是在中國最早找到的矽卡岩白鎢礦。由此,徐克勤根據成礦環境預見:這種剛剛被認識的白鎢礦資源在華南地區一定不會少。1948年他再赴湖南,對瑤崗仙矽卡岩型白鎢礦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和儲量分析,得出這是一個大型礦床的結論。當時他曾提出通過鑽探工程加以驗證的願望,但在落後的舊中國沒能實現。幾年後,徐克勤關於勘探開發瑤崗仙矽卡岩型白鎢礦的建議很快被新中國的礦產部門所採納。1956年,當他又一次來到瑤崗仙時,大規模的勘探工程已近尾聲,查明了這是一個特大型礦床。這一成果為中國尋找同類礦床提供了範例,引起地質界的廣泛重視,許多大到特大型的矽卡岩型白鎢礦床在華南相繼被發現。現在中國已探明的矽卡岩型白鎢礦儲量已超過黑鎢礦的總儲量,徐克勤的早期推斷得到充分證實。科學探索永無止境,徐克勤教授從沒有在某方面的研究取得成果后停步,這種精神使他對鎢礦地質的認識不斷深化,理論建樹不斷豐富。1957年,他總結了瑤崗仙白鎢礦的發現和勘察成果,在《地質學報》上發表《湖南鎢錳鐵礦礦區中矽卡岩型鈣鎢礦的發現並論兩類礦床在成因上的關係》。隨後,他把視野擴展到更廣的範圍,於1959年發表《中國鎢礦的類型及其分佈規律》。1973年,他進一步提出要研究鎢的礦源層問題,在70年代末領導有關教師和研究生對贛南等地區鎢的礦源層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81年10月,他在國際鎢礦學術討論會上作《華南鎢礦床的區域成礦條件分析》的學術報告,明確指出華南存在多時代的鎢的礦源層,尤以震旦系、寒武系和泥盆系的某些層位重要。鎢的礦源層的發現,開創了鎢礦地質研究的新局面。需要說明的是,徐克勤教授研究鎢礦地質的成就,還與由他發起並領導的兩個重大科研課題--“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其與成礦關係”的研究和礦床成因理論的研究緊密相聯,體現在這兩個課題的成果中,同時又自成體系。新中國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徐克勤教授急國家之所需,堅持教學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積極帶領師生到第一線參與礦產資源普查,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在1950年一年之內相繼發現了安徽當塗馬山硫鐵礦(礦石儲量近1億噸)、銅陵新屋裡銅礦(今名鳳凰山銅礦)和南京岔路口硫鐵礦。他在50年代初對銅陵獅子山、雞冠石等地和江西九江城門山地區的金屬礦藏作出科學推斷,若干年後均為地質勘察成果所證實,找到了金礦和銅礦
等,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礦山開發。他於1954年對四川攀枝花地區的鐵礦資源做出科學評價,為國家建成西南鋼鐵基地提供了可靠依據。當時人們對攀枝花的認識,只視其為由3個孤立的小山頭組成的鐵礦床,控制儲量僅為1千萬噸。徐克勤教授經過詳細踏勘后,確認這是一個厚度大、延長至少達7.5公里的層狀礦體,並利用技術手段分析了礦石的可選性及品位,進一步肯定其是特大型的釩鈦磁鐵礦。1954年10月2日,向地質部報告了工作成果。歷時1年余,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床勘探成功,后又相繼發現同類型礦床,從而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結合開展地質調查和找礦工作,徐克勤教授這個時期在地質學基礎研究上亦有諸多新發現。1951年他赴內蒙古白雲鄂博鐵礦考察,指出了閃長石的鈉長石化和鹼性輝石、鹼性角閃石的存在,並確認礦區南面海西期花崗岩基的邊緣混合岩化,花崗岩與砂岩呈逐漸過渡關係。1955年他與同事合作成功地建立了寧蕪地區龍王山、大王山、姑山、娘娘山4個火山活動旋迴,至今仍被沿用。徐克勤教授長期擔負南京大學地質系的主要領導工作,為該系的建設傾注了心血,使該系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始終居於最出色的地位,成就斐然,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他的科學素養和領導藝術,使他既能在學術上敏銳地抓住科學問題的實質,選定意義重大的研究方向,又善於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從而形成南京大學地質系多年來圍繞大課題集體攻關的科研工作特色,結出累累碩果。南京大學地質系開展的“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其與成礦關係”研究,是建國以來中國地質學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這項由徐克勤教授發起和組織領導的大規模科學研究,廣泛涉及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礦床學等許多領域,內容十分豐富。它從根本上否定了以往地學界一直把華南未變質花崗岩歸為單一燕山期的認識,確立了華南多時代多旋迴花崗岩體系;它發現和總結了華南多時代花崗岩的繼承、演化和發展規律,並把花崗岩的演化與地殼的發展有機地聯繫起來,進一步闡明了中國東南部大陸地殼成長、演化的規律性;它揭示了華南多時代花崗岩類與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的關係,總結了鎢、錫、鈹、鉭、鈾和稀土等成礦元素向多時代花崗岩演化的晚期集中,並在燕山期花崗岩中富集成礦的規律;它還深入探討和系統劃分了華南花崗岩的成因系列和成因類型。總之,這項研究成果使有關花崗岩的一系列實際和理論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對於在花崗岩地區尋找有關礦產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徐克勤教授在華南花崗岩研究中起到了開拓、引路和構建理論體系的關鍵性作用。早在30年代,他就注意到地質演化中多旋迴造山運動在華南地區的普遍存在,開始關注花崗岩的分佈與時代問題。1957年他在江西南康龍回和上猶陡水首次發現了加里東期花崗岩,使華南未變質花崗岩為單一燕山期的定論開始動搖,為華南多時代花崗岩類研究的突破打開缺口。1958年他又與郭令智教授在安徽休寧琅?發現了雪峰期花崗岩。雖然當時這些重要發現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但徐克勤教授仍領導全系師生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歷時5年,於1962年春發表研究成果--《論華南四大旋迴花崗岩類》,初步確立華南雪峰期、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4大旋迴花崗岩體系,引起學術界重視並得到承認。1963年,他又發表了《華南多旋迴的花崗岩類侵入時代、岩性特徵及成礦關係》研究論文。1965年,國家科委主持成果鑒定,由徐克勤教授領導編著的《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及其與成礦關係研究》作為國家科委科學技術報告(第1415號)正式印行。70年代中期,徐克勤繼續領導對花崗岩類的系統研究,並把研究重點轉向物質來源、形成機制等方面,其綜合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資源豐富的地質
資源豐富的地質
1980年,他首次提出華南花崗岩的兩個主要成因類型--同熔型和陸殼改造型,同年發表《中國東南部花崗岩類的時空分佈、岩石演化、成因類型和成礦關係的研究》,把花崗岩類劃分為改造型、同熔型和幔源型3種成因類型。1981年,一部總結南京大學地質系20多年研究華南花崗岩豐碩成果的60萬字專著--《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其與成礦關係》在徐克勤教授主持下著成出版,這項成果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2年10月,“國際花崗岩地質與成礦關係學術討論會”在南京大學召開,到會的國外知名學者驚嘆:“沒想到中國的花崗岩研究達到如此深度!”盛讚南京大學地質系“是世界花崗岩研究中心之一”。其後,徐克勤等對花崗岩的研究又有新進展,於80年代末進一步把華南花崗岩類劃分為4個成因系列、9種成因類型,其成果始終居於世界先進水平。繼全面展開對華南花崗岩的研究之後,南京大學地質系由徐克勤率先提出命題並具體指導完成的層控礦床理論研究,是中國地質學領域的又一重要成就。70 年代初,徐克勤綜合分析了大量國內外最新資料,在批判40年代美國礦床學家的單一岩漿—熱液成礦模式基礎上,指出內生礦床的成礦物質可以有上地幔、地殼等多種來源,並進一步把熱液礦床的熱液來源分為岩漿熱液、花崗岩化—變質熱液和地下水熱液3類,於1972年發表《論成礦物質來源問題》,次年又在長春地質幹部培訓班作《花崗岩類與成礦關係—兼論內生礦床的成礦物質來源問題》的學術報告。當時他已注意到:寧蕪地區某些鐵礦,如當塗南區的姑山、白象山等,礦體都在三迭系地層中;雖然華南的鎢礦都與燕山期花崗岩有關,但並不是所有的燕山期花崗岩都有鎢礦……那麼,地層與礦是一種什麼關係?鎢除了來自花崗岩外,還有什麼別的因素控制成礦?這些問題引出了那時還極少有人問津而後來被廣泛接受的礦源層和層控礦床等思想。徐克勤抓住“物質來源”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自1973年起組織師生考察了中國南部數十個鐵、銅、硫、鉛、鋅等礦床。是年6月,他考察浙江紹興西裘銅礦,指出該礦床屬於前震旦系優地槽型海底火山噴發沉積形成的黃鐵礦型銅礦;同年8月考察廣東雲浮大降坪正在勘探的黃鐵礦區,將該礦分為貧礦與富礦兩類—貧礦屬於沉積形成,富礦是由貧礦在熱液富集作用下改造而成;1974年6月,與其他幾位教師共同考察安徽銅陵新橋銅礦區,發現黃龍灰岩中下部層狀含銅黃鐵礦中夾有火山凝灰岩及凝灰質砂岩,從而推論長江中下游斷裂拗陷帶中,中石炭世火山噴發沉積形成黃鐵礦型銅礦,后經燕山期岩漿熱液迭加改造。徐克勤的這些新見解為
南京大學地質系後來大範圍的考察研究工作所證實,他對這類層控礦床的時空認識也不斷深化。在此基礎上,他與朱金初等於1978年寫成《中國東南部幾個斷裂拗陷帶中沉積(或火山沉積)—熱液迭加類鐵銅礦床成因探討》,指出在中國東南部幾個海西—印支期斷裂拗陷帶中,發育一種沉積(或火山沉積)—熱液迭加改造型的鐵銅(鉛鋅硫)礦床成因;探討它們既不是簡單的同生沉積礦床,又不是單純的熱液礦床。1980年7月,徐克勤出席在巴黎召開的第26屆國際地質大會,宣讀論文《論中國東南部幾個斷裂拗陷帶中某些鐵銅礦床成因問題》。這項研究成果,是徐克勤對中國礦床學理論的重要貢獻,獲198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作為成就卓著的礦床學家和岩石學家,徐克勤教授同時也是受人尊敬的地質教育家,他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已達半個多世紀,除長期為學生開設礦床學外,還多年講授岩石學、光性礦物學、礦相學、應用岩石學等課程。其中“應用岩石學”這門課,是他在常年收集全國各地礦床圍岩蝕變的大量標本切片的基礎上開創的。他所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等各個層次的學生,許多已經是地質學領域的知名學者,絕大多數成為教學、科研和生產的骨幹。而今步入九秩,他雄心未減,仍然專註於做學問,精心指導博士生,正可謂“踏遍青山人未老”。

科研成果


徐克勤等 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及其成礦關係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徐克勤等 華南幾個斷裂拗陷帶中沉積(或火山沉積)—熱液迭加礦床的成因研究 江蘇自然科學獎1978
徐克勤,俞劍華,胡受奚等華南花崗岩的地質,地球化學及成礦規律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2
徐克勤,朱金初,劉孝善,阮惠礎,顧連興,富士谷等華南海西—印支期斷陷帶中沉積—熱液疊加層狀鐵、銅、硫、鉛、鋅、銀、金等礦床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
徐克勤,朱金初,劉孝善,阮惠礎,顧連興,富士谷等華南海西—印支期斷陷帶中沉積—熱液疊加層狀鐵、銅、硫、鉛、鋅、銀、金等礦床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
徐克勤,華南某地矽卡型鈣鎢礦的發現南京大學第一屆科學討論會報告提綱1955
徐克勤,論成礦物質來源問題地質科技資料(南京大學地質系)1973
徐克勤,花崗岩類與成礦關係及成礦物質來源問題一冊冶金工業部東北地質幹部培訓班會議1973
徐克勤、朱金初中國東南部幾個斷裂拗陷帶中沉積(或火山沉積)熱液迭加類鐵銅礦床成因的探討北京科學大會獻禮1978
徐克勤、陸建軍,倪培與金礦床有關的花崗岩類的岩石地球化學特徵桂林冶金地質學報Vol.12,No.1P11992.02
孫曉明、徐克勤,任啟江吉林夾皮溝金礦區北西向韌性剪切帶變形特徵的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No.1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