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埃米爾

伊斯蘭教國家對上層統治者的稱號

埃米爾(阿拉伯語:أمير‎‎,英語轉寫:Emir、Amir)是伊斯蘭教國家對上層統治者、王公、軍事長官的稱號。此封號用於中東地區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

卡達是君主立憲制的酋長國。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卡達禁止任何政黨活動。卡達現任埃米爾為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

來源


埃米爾(أمير‎‎,Emir、Amir)阿拉伯語音譯。其詞來源於阿拉伯語,原意為“受命的人”、“掌權者”,伊斯蘭教國家對上層統治者、王公、軍事長官的稱號,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含義。原為阿拉伯統帥的稱謂,現為某些君主世襲制國家元首的稱謂。其意義比較籠統和廣泛:從其軍事統帥意譯為總督;亦從其功能意譯為國王、酋長、頭人、頭目、首領、長官等;亦見有人以其作為貴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譯為親王、大公等等。突厥在歷史上亦曾使用過這個封號。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內亂,各地埃米爾與哈里發之間的從屬關係逐漸疏離,最後不少地方的埃米爾只象徵式地承認哈里發的統治權,埃米爾遂取得地區的獨立的軍政大權,並成為當地之君王。
9世紀起,隨著阿拉伯世界政權的解體,一些半獨立和獨立的地方封建王朝統治者仍用以自稱。埃米爾廣泛地成為由北非到中東的君主稱號。

前任埃米爾


哈利法

哈馬德生於1950年,在母親早逝後由舅舅撫養大,後來他和海灣地區的許多富裕的阿拉伯人一樣,前往英國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在他畢業時的1971年,卡達從英國人手裡獲得了獨立,而且在卡達的淺水海域里發現了巨大的天然氣礦藏。一年後,他的父親、酋長哈利法從其堂兄艾哈邁德那裡奪過政權,成為了這個年輕國度的埃米爾。
作為哈利法5個兒子中的長子,哈馬德回到了卡達,擔任卡達武裝部隊的陸軍上校,並迅速成長為武裝部隊總司令,負責監管軍隊現代化改造。他與一位親屬結了婚,從而鞏固了一樁出現了問題的政治聯盟。然後他與又莫紮成親,因為她是他的心上人。隨後他又與一位親屬結婚了,鞏固了另一樁政治聯盟。所有這一切都在人們的意料之中。沙漠中確無新鮮事。
在那些年間,哈利法正忙於創立一個慷慨大度的福利國家,讓民眾享有免費醫保,與此同時據信他在瑞士銀行的各個賬戶上也積累了巨額財富。到其為期23年的統治末期,哈利法每年有大量時間在國外渡過,通常是在法國的海濱勝地里維埃拉度過,日常管理事務交付給哈馬德。

哈馬德

哈馬德有著一顆不安寧的心。他年輕,睿智,受過良好教育,而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所屬的阿勒薩尼家族正在迅速壯大,家族新一代成員和他一樣盼望變革。
1995年夏天,在得到阿勒薩尼家族其他重要成員的支持后,哈馬德酋長上演了不流血政變。傳聞他當時向正呆在蘇黎世一家賓館里的父親打電話,告訴他政變的事情。據說他父親當場掛斷了電話。
老酋長決心奪回政權,他聲稱與兒子斷絕關係,返回海灣地區,在其它部族間尋求支持來醞釀一場反政變。哈馬德以一種典型的現代手段作出回應———僱用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幫助凍結父親在世界各地的銀行賬戶,這些錢財據說有數十億美元。
哈馬德政權在手時才45歲上下,而海灣地區當時統治者的平均年齡為60歲。他屬於新一代領導人,對於來自外部世界的社會、技術、經濟和政治主張持開明態度。他在自己周圍安置了一大幫年輕的、受過西式教育的顧問,然後認真考慮將變革作為這個極其傳統國度的頭等大事。從那以來,卡達不僅進行了變革,對自己做了重新定位,而且隨著由哈馬德出資的“半島”電視台的名聲大震,以及作為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和美國中央司令部駐地,其在國際社會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王妃莫扎

隨著光陰流逝,多年前讓哈馬德眼前一亮的漂亮的卡達平民女子莫扎,已經將自己轉變成了阿拉伯世界王室里的一位另類配偶。
她是這兒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公開拋頭露面的王室配偶。她似乎還同時做著所有事情—————從改善外籍工人公共交通設施,到建立該地區首個家庭暴力受害女性庇護中心,改革高等教育制度,發起公共討論,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使。埃米爾哈馬德擁有27個孩子。有7個孩子的莫扎專註、精力充沛而又勤奮工作,她在卡達的影響已與丈夫不相上下。
“埃米爾夫人是卡達有史以來最好的珍寶,”卡達一位年輕學生埃斯納·艾勒—易卜拉欣說,“她完全鼓舞著我們。自從她執掌權力以來,卡達已經100%改變了。”
莫扎王妃對此付諸一笑。她說是哈馬德鼓舞著她。“我了解他的擔心和希望,相信推動變革是我們的責任”。莫薩創建了多哈論壇,它以牛津辯論學會的政治討論為藍本,目的是鼓勵形成討論和投票表決的氛圍。對於這種自由是否將出現導致她和哈馬德下台的變革,莫薩看來並不擔心。她堅持說:“這是一種健康的挑戰。這種主人翁的權利並不是由我們來施捨的,這是公民的權利。”
2003年,在罕見地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60分”的電視採訪時,哈馬德說:“任何人如果想讓他們的國家獲得發展……就必須實行民主。我的信念就是這樣。”對於在家中觀看電視的卡達人及海灣地區的其他阿拉伯人來說,光是接受“新聞60分”採訪就足夠讓他們震驚了。而卡達人更是對坐在他身邊的那位女人目不轉睛。這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頭一回看到他們的第一夫人。
哈馬德曾經跳過他的兩個大兒子而將三兒子立為王儲,然後又在2003年用四兒子也就是他與莫薩所生的塔米姆取代了三兒子。這一變故讓卡達人吃驚,但也不見“半島”電視台調查變故背後的原因。和父親一樣,24歲的塔米姆曾在英國桑赫斯特軍事學院學習。

現任埃米爾


習近平與卡達埃米爾握手
習近平與卡達埃米爾握手
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Tamim bin Hamad Al Thani),1980年6月3日出生,卡達埃米爾,同時也是前任埃米爾哈馬德的第四個兒子,為最寵愛的二王妃莫扎所生。
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2013年6月25日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即日起將王位傳給王儲、第四個兒子塔米姆·阿勒薩尼。
中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同時也是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埃米爾與當前世界上最為年輕的君王。分析者認為,塔與穆斯林兄弟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故可能比其父更為保守。
他於1980年6月3日出生在多哈,1998年畢業於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后,便在卡達武裝部隊擔任少尉軍官。之後他開始於卡達政府擔任許多不同領域的職位,這包括有卡達最高教育理事會主席和卡達各機構負責人等;與此同時他也致力於促進國內眾多體育賽事的發展,並且擔任了卡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代表成員之一。
塔米姆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卡達投資局的主席。卡達投資局是卡達政府創立的主權基金,據稱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投資的項目包括法國足球俱樂部巴黎聖日耳曼、位於義大利撒丁島的度假勝地、大眾汽車公司、道達爾石油公司,其中倫敦是卡達對外投資的中心地,投資的觸角伸向了巴克萊銀行、哈羅德百貨、豪宅海德公園一號、倫敦證交所等著名地標。

歷任埃米爾


1、穆罕默德·本·薩尼(Mohammed bin Thani)1850年—1878年12月18日
2、賈西姆·本·穆罕默德·阿勒薩尼(Jassim bin Mohammed Al Thani)1878年12月18日—1913年7月17日
3、阿卜杜拉·本·賈西姆·阿勒薩尼(Abdullah bin Jassim Al Thani)1913年7月17日—1949年8月20日
4、阿里·本·阿卜杜拉·阿勒薩尼(Ali bin Abdullah Al Thani)1949年8月20日—1960年10月24日
5、艾哈邁德二世·本·阿里·阿勒薩尼(Ahmad bin Ali Al Thani)1960年10月24日—1972年2月22日
6、哈利法·本·哈馬德·阿勒薩尼(Khalifa bin Hamad Al Thani)1972年2月22日—1995年6月27日
7、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Hamad bin Khalifa Al Thani)1995年6月27日—2013年6月25日
8、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Tamim bin Hamad Al Thani)2013年6月25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