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贈山中隱士詩

留贈山中隱士

這是一首贈別詩,作於周弘讓隱居之時。

作品賞析


首二句“行行訪名岳,處處必流連”,這是全詩的總貌,總說愛山痴情,醒出“留贈”的動機。所謂“必流連”者,是山光水色,還是高士逸人,讀下文便自明了。次二句“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參天”,由總說轉入特寫,深岩茂林,簡捷交代出隱士出場的大環境。五、六句“忽見茅茨屋,曖曖有人煙”,接寫小環境,人雖未見,但茅屋炊煙已先透露出屋中人物的信息。七、八句“一士開門出,一士呼我前”,寫隱士破門而出,由於上文對環境的描寫十分具體,及見其人,不覺絲毫唐突,反覺欣然可喜。這二士自是隱士,而其開門迎我,呼我晤言,則詩人自己的身份,不著一字,讀之者已盡知之矣。“開”字“呼”字略嫌直拙,但用在此處卻非常形象傳神,隱士不拘俗禮,一派直性流露的性格躍然於讀者面前。末二句“相看不道姓,焉知隱與仙”,不言姓氏,足見二士是不求聞達的真隱士,與身在山林、心存魏闕的假山人全然異趣。如此真隱士,謂之“隱”固然不錯,然單說一個“隱”字,詩人總覺不能滿意,因而題中雖明言“隱士”,而到了詩末反謂不知為隱為仙,使得全詩境界頓時翻上一層,於平鋪直敘中逗出妙趣。
不難看出,全詩的造語大都平常,唯有“忽見茅茨屋,曖曖有人煙”二句,顯然借鑒了陶淵明《歸田園居》詩句:“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雖加點化,依然保留了陶詩的韻味。全詩的結構也無奇處,一氣直說,明白宛如家常。可正是如此平常的結構和語言,卻令人領略到作者的一片真誠率真的心意,領略到了他對山中隱士的由衷嘆賞。

作者簡介


周弘讓(約公元498年~577年間在世),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人,出生官宦之家,宋國子博士周顒孫、梁司徒祭酒周寶舍子、梁太子詹事周舍侄、陳朝周弘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