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

《儒林外史》重要人物

周進,《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將其設定為一個皓首窮經、迷信經典、沉溺於制藝難以自拔的人。周進生活窮困潦倒,不得不忍受著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輕蔑。但始終堅信科舉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人物經歷


剛出場時,周進已經六十多歲,依然是個老童生。在汶上縣做了三年西席,學生顧小舍人都進學成了秀才,他再無資格繼續教下去,淪落到薛家集觀音庵私塾中來坐館糊口,飽受秀才梅玖和舉人王進的嘲弄和冷遇。
不久,周進丟了飯碗,只好替一夥商人當帳房。可以說,已到了科場夢醒之時。然而,當他進省城路過貢院的時候,他多年的心結卻又被觸動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進入貢院的,看門人的鞭子將他打了出來。
想象周進無助地站在貢院冷冷的門外,世界對他而言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當他懇求別人帶他參觀貢院時,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貴卻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傾瀉出來,周進的人生也一舉進入高潮:
周進一進了號,見兩塊號板擺的齊齊整整,不覺眼睛里一陣酸酸的,不知道是悲從中來的發泄,還是靈光乍現的奮力一搏,周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蘇醒后滿地打滾,放聲大哭。幾個商人得知原委,答應每人拿出幾十兩銀子,讓他納監進場。
周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眾人還下禮去。金有餘也稱謝了眾人。又吃了幾碗茶,周進再不哭了,同眾人說說笑笑回到行里。
幾個商人幫助周進捐了個監生。
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覆看了三遍,終於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於是將范進取為秀才。

人物評價


這一節是《儒林外史》中名篇,足以和范進中舉媲美。作者以其神來之筆,描繪了士人被科舉制撥弄地神魂顛倒的可悲可憐可笑之處。由於前面用周進所受的種種屈辱做鋪墊,揭示了其久不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無望,撞板一段就顯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
實際上,周進和緊接著出場的范進兩人一個悲傷地要尋死,一個高興地發了瘋的細節,都寄寓了無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舉制弱化了知識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們深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神童詩》)的觀念毒害。中舉是他們唯一的生活目標,八股是他們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場若不如意,就再無其它謀生本領。周進寧可撞板,因為他深知:除了科舉,自己無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譏諷其醜態的同時,也對人物寄寓了無限的同情。因為其用意不止於暴露科場和官場人物的污穢,而是著意批判形成他們種種性格的社會根源,極其尖銳地指明科舉對於人性的異化作用。
自此,周進的人生陡然發生了喜劇性變化。如果說從前沉淪落魄受盡冷眼,此後可謂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中舉人,中進士,做御史,做學道,一路升到國子監司業。
吳敬梓當然不是要寫一個知識改變命運的傳奇故事,實際上,周進的喜劇性結局大大加強了諷刺力量。這種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顯示了滑稽的現實背後隱藏著的悲劇性內蘊,瞬間的可笑蘊含著永恆的悲哀。
作者通過周進發跡前後士人群體對他的態度變化,批判了整個士人階層和市民社會。在寫主角的同時,也描繪了更廣闊的社會生態。
士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惺惺相惜,或者同命相憐。相反,他們之間完全是一種赤裸裸的食物鏈關係。一旦科場失意,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整個階層的鄙視和唾棄。一旦躍過龍門,躋身上流社會,便發現整個階層全都笑臉相迎。吳敬梓本人對此即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發跡后,從前瞧不起周進的人態度判若兩人。梅玖冒稱是他的學生;他在村塾中寫下的對聯,被恭恭敬敬地揭下來裱好;辭退了他的薛家集也供奉起他的“長生祿位”。周進熟識人物態度的轉變,除了寫盡世態人情之外,更表現了科舉制度對各階層人物的間接影響,是造成污濁世風的根源。
周進前半生生活在社會底層,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來順受的性格。暮年飛黃騰達后,同情提攜同樣出身下層、同樣屢試不第的范進,表明周進秉性忠厚,迂而不惡。寫出了他性格的複雜面。在這個醉心於科舉,而心術並未大壞的讀書人身上,更可見出科舉制對士子靈魂的侵蝕之深。

原文


話說周進在省城要看貢院,金有餘見他真切,只得用幾個小錢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型大小,就撞死在地下。眾人都慌了,只道一時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這貢院里久沒有人到,陰氣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餘道:"賢東!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裡借口開水灌他一灌。"行主人應諾,取了水來,三四個客人一齊扶著,灌了下去。喉嚨里咯咯的響了一聲,吐出一口稠涎來。眾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來。周進看看號板,又是一頭撞了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也勸不住。金有餘道:"你看,這不是瘋了么?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為甚麼號淘痛哭?"周進也不聽見,只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滾的眾人心裡都凄慘起來。金有餘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裡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裡吐出鮮血來。眾人七手八腳,將他扛抬了出來,在貢院前一個茶棚子里坐下,勸他吃了一碗茶;猶自索鼻涕,彈眼淚,傷心不止。
內中一個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為甚到了這裡這等大哭起來?"金有餘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讀了幾十年的書,秀才也不曾做得一個,今日看見貢院,就不覺傷心起來。"只因這一句話道著周進的真心事,於是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又一個客人道:"論這事,只該怪我們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為甚麼帶他出來做這樣的事?"金有餘道:"也只為赤貧之士,又無館做,沒奈何上了這一條路。"又一個客人道:"看令舅這個光景,畢竟胸中才學是好的;因沒有人識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餘道:"他才學是有的,怎奈時運不濟!"
那客人道:"監生也可以進場。周相公既有才學,何不捐他一個監?進場中了,也不枉了今日這番心事。"金有餘道:"我也是這般想,只是那裡有一筆錢子?"此時周進哭的住了。那客人道:"這也不難,現放著我這幾個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幾十兩銀子,借與周相公納監進場;若中了官,那在我們這幾兩銀子?就是周相公不還,我們走江湖的人,那裡不破掉了幾兩銀子?何況這是好事,你眾位意下如何?"眾人一齊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見義不為,是為無勇。'俺們有甚麼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眾人還下禮去。金有餘也稱謝了眾人,又吃了幾碗茶。周進不再哭了,同眾人說說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備了二百兩銀子,交與金有餘;一切多的使費,都是金有餘包辦。周進又謝了眾人和金有餘,行主人替周進準備一席酒,請了眾位。金有餘將著銀子,上了藩庫,討出庫收來。正值宗師來省錄遺,周進就錄了個貢監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進頭場,見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覺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出了場,仍舊住在行里。金有餘同那幾個客人,還不曾買完了貨。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眾人個個喜歡,一齊回到汶上縣拜縣父母、學師。那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門來賀。汶上縣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認識的,也來相認。忙了個把月,申祥甫聽見這事,在薛家集聚了分子,買了四隻雞、五十個蛋,和些炒米飯糰之類,親自上門來賀喜。周進留他吃了酒飯去。荀老爺賀禮是不消說了。看看上京會試,盤費衣服,都是金有餘替他設處。到京會試,又中了進士,殿試三甲,授了部屬。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這周學道雖也請了幾個看文章的相公,卻自己心裡想道:"我在這裡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當權,須要把卷子都細細看過,不可聽著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廣州上了任。
次日,行香掛牌,先考了兩場生員。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童生。周學道坐在堂上,見那些童生紛紛進來,也有小的,也有老的,儀錶端正的,獐頭鼠目的,衣冠齊楚的,襤褸破爛的。最後點進一個童生來,面黃肌瘦,花白鬍須,頭上戴一頂破氈帽。廣東雖是氣候溫暖,這時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還穿著麻布直裰,凍得乞乞縮縮,接了卷子,下去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