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
清代小說家
吳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人。清代小說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滁州全椒縣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序》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
出身縉紳世家,幼年聰穎,善於記誦。稍長後補官學弟子員。雍正諸生。早年生活豪縱,后家業衰落,移居江寧。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託病不赴,窮困以終。
工詩詞散文。著有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
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754年12月11日),醉酒辭世,享年54歲。
大事件
1701
出生
康熙四十年(1701年),吳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縣的一個官僚家庭。
1733
續弦葉氏,遷居南京
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與續弦葉氏遷來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橋西,家境已困,從此,吳敬梓在南京定居下來。
1750
著成《儒林外史》
乾隆十五年(1750年),著成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確立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
1754-12-11
去世
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754年12月11日),醉酒辭世,享年54歲。
康熙四十年(1701),吳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顯者”的一個官僚家庭。
雕像
在父親的呵護下,16歲即早早完成了婚姻大事,與陶氏的第一次婚姻,使他與全椒望族金氏門第的關係更密切了。
18歲,回鄉幫助料理岳父喪事。
20歲,去滁州為姐夫金紹曾病故奔喪。
康熙六十一年吳霖起因病辭官,吳敬梓陪送父親從贛榆返回故里,但吳霖起終於一病不起。吳敬梓二十三歲中秀才,也就是在這年,父吳霖起病故。
銅像
在雍正十一年(1733),與續弦葉氏遷來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橋西,家境已困,從此,吳敬梓在南京定居下來。
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巡撫趙國麟、江寧巡導唐時琳,和學台鄭江力薦他前去參加博學鴻詞科廷試,他因消渴加劇拒絕,堂兄吳檠、友人程廷祚則落選而歸。晚年生活困頓,要靠賣文和朋友接濟度日。
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1754年12月11日),吳敬梓54歲那一年,到江蘇揚州訪友痛飲,微醉之中,反覆朗誦唐人張祜的《縱游淮南》一詩,主要是去投靠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與自北京南下的王又曾在舟中痛飲銷寒。歸來之後,酒酣耳熱,痰涌氣促,救治不及,頃刻辭世。時為一月十一日。當時守在床邊的只有幼子吳鏊。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協助料理喪事,其時,吳敬梓一貧如洗,“可憐猶剩典衣錢”,盧見曾替他購棺裝殮,遺柩得以歸葬金陵清涼山下。
《儒林外史》 | 《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 《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 | 《移家賦》 |
《擬獻朝會賦》 | 《正聲感人賦》 | 《繼明照四方賦》 | 《石腥詩集序》 |
《玉巢詩草序》 | 《修潔堂集略序》 | 《玉劍緣傳奇序》 | 《尚書私學序》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詩經》時代。文學應對世道人心有所補益,《毛詩序》就已提出“美刺”思想。以批判姿態直面現實是現實主義文學精神的核心。樂府承接了這一傳統,在杜甫詩中更是得到發揚光大,而吳敬梓則把這一傳統注入到小說藝術中,並以極大的勇氣用諷刺鞭撻的手法來加以表現。他所開創的文學傳統在清末文壇被廣為推崇,對重要文學流派譴責小說產生明顯的影響。我國現代文學大師魯迅先生對吳敬梓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創作“秉持公心,指擿時弊。”。魯迅小說中貫穿著現實主義精神、閃爍著批判的鋒芒,他對國民性深切剖析,無疑是從吳敬梓的思想和藝術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文化傳統之所以綿延不絕,在於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斷以史為鑒,從歷史中汲取有益於當代的精神營養,發揚傳統,以豐富傳統,為傳統注入新的活力,我們也因之與傳統同在。建設21世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我們之所以充滿信心,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我們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學傳統、文化傳統。我們強調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一樣理所當然地包括文藝作品要反映現實,呼喊出人民的心聲。“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就是要尊重傳統並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新的創造。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我們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有利於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也是創造嶄新文化的源泉和基礎。發展我們的文化事業,學習、繼承傳統和把握時代脈搏兩者不可或缺。只有努力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我們才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先賢。
關係 | 姓名 | 備註 |
---|---|---|
遠祖 | 吳聰 | 浙江溫州人,因參與靖難之役,在明代永樂年間被封為驍騎尉,受邑江蘇六合。 |
高祖 | 吳沛 | 字海若,為人耿介正直,寧肯貧居度日,不願攀附權貴;博學多才,能文善詩,工書法 |
曾祖 | 吳國對 | |
叔曾祖 | 吳國龍 | |
祖父 | 吳旦 | |
伯祖 | 吳晟 | |
叔祖 | 吳昺 | |
生父 | 吳雯延 | |
生母 | 金氏 | |
嗣父 | 吳霖起 | 康熙丙寅(1686年)年的拔貢,於康熙甲午(1714年)年任贛榆縣教諭 |
堂兄 | 吳檠 | 乾隆十年(1745)進士,官刑部主事 |
妻子 | 陶氏 | 陶欽李次女 |
妻子 | 葉氏 | 續弦 |
長子 | 吳烺 | 字荀叔,如試舉人,官中書舍人,寧武府同知;能文,通古算,精音韻,著有《杉亭集》 |
次子 | 吳蘅叔 | 一字文熊,號渭川,癸西舉人,官司普寧知縣,工詩 |
幼子 | 吳鏊 |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小說中曾說“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其取材來源,有學者認為:“吳敬梓兄弟五人,其中四人在科舉仕途道路上都很多成就:長兄國鼎和孿生兄弟國龍都是明崇禎癸未(1643年)進士三兄國縉是順治己丑(1649年)進士;再加上後來的國龍的兒子吳旦又以榜眼(殿試第二名)及第。”在明清時期,吳門是一門兩鼎甲,三代六進士。
有一次吳敬梓登上了贛榆縣縣城的高閣參加了縣中名士的宴會,當中就來了一首五律《觀海》:“浩蕩天無極,潮聲動地來,鵬溟流隴域,蜃市作樓台。齊魯金泥沒,乾坤玉闕開。少年多意氣,高閣坐銜杯。”讓滿座皆驚,感嘆這少年學子確實才思敏捷,高人一籌,一首《觀海》讓他揚名海濱。
吳敬梓紀念館位於城北郊走馬崗,隔著襄河與吳敬梓故居“探花地”舊址相望。該館於1986年建成對外開放,建築仿明清風格,雕樑畫棟,曲檻(回/之)廊。館內珍藏眾多吳氏家珍,名家著述和名人字畫,是全國吳學研究重要基地;全椒對外窗口;人民群眾休憩娛樂場所。
2011年,全椒實施“文化興縣”戰略,打造“儒林文化”品牌,投資2000萬元,復建吳敬梓故居。故居佔地面積7190平方米,建築面積2850平方米,分主體建築、花園景觀、輔助用房三大區域,盡顯“儒林風韻”。
2015年2月16日,經過4年修繕施工和資料整理,位於全椒縣襄河鎮河灣社區的吳敬梓故居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吳敬梓
他一生經歷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當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社會呈現了某種程度的繁榮,但,這也不過是即將崩潰的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絲希望,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大廈將倒的事實。雍正帝、乾隆帝年間,清朝統治者在逐漸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就採用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以科舉製為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卑鄙無恥的市儈。吳敬梓看透了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所以他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不願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醜惡的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顯示出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
王又曾::“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程晉芳:“餘生平交友,莫貧于敏軒。抵淮訪余,檢其橐,筆硯都無。余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其流風餘韻,足以掩映一時。窒其躬,傳其學,天之于敏軒,倘意別有在,未可以流俗好尚測之也。”
魯迅: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