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九鼎的結果 展開
- 華夏至尊神器
- 書法家
- 遊戲海天英雄傳三部曲中最後一部
- 九鼎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九鼎
華夏至尊神器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徠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雖然在最早記錄九鼎的《左傳》中沒有找到關於大禹熔青銅的記載,但是有提到說:在鼎上刻畫有九州圖,其實就是象徵天下九州都是夏朝的,如此雄心豪邁的氣魄也成就了 "九鼎"成為夏朝的鎮國之寶。綜合兩個故事我們都會發現,無論是熔銅還是刻九州,最後的鼎指的都是一座鼎。但是九鼎到底是一鼎還是九尊鼎還有待考證。
華夏九鼎
鼎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進而成為國家傳國寶器。《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周武王滅商后,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置於該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史記周本紀載:成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
東周開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后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國攻佔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廟明堂中欲窺九鼎。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讚嘆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秦武王盡平生之力,將鼎抬離地半尺。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眾人急忙把他扶歸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游鞏、洛,生死無恨。”今日果然死於洛陽。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為昭王。
據說,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也有史學家認為,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只有一個,因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簡稱九鼎。
武則天重鑄九鼎
如《資治通鑒》引記:“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697)……夏,四月,鑄九鼎成,徙置通天宮。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即1,800x120=216,000斤);梁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太后欲以黃金千兩塗之,姚濤曰:“九鼎神器,貴於天質自然。且臣觀其五采煥炳相雜,不待金色以為炫耀。”太后從之。自玄武門曳入,令宰相、諸王帥南北牙宿衛兵十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共曳之。
如《宋史》所記:“崇寧四年(1105年)三月,鑄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內鼎中。”宋徽宗以銅二十二萬斤鑄造九鼎,裝飾以黃金,並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宮之南建造九成宮,內有九室,陳列九鼎。中央之鼎為帝鼎,東方為蒼鼎,南方為彤鼎,北方為寶鼎,東北為牡鼎,東南為岡鼎,西南為阜鼎,西方為晶鼎,西北為魁鼎。政和七年(1112年)又鑄造了“神霄九鼎”,分別命名為“太極飛雲洞劫之鼎”、“蒼梧祀天貯醇之鼎”、“山嶽五神之鼎”、“精明洞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靈光晃曜煉神之鼎”、“蒼龜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九鼎
唯獨《史記·趙世家》中提到九鼎之一的雍州鼎為龍文,赤色。“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
宋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曰:“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脈,莫獲翻。脈者,系絡臟腑,其血理分行於支體之間,人舉重而力不能勝,故脈絕而死。按《史記·甘茂傳》云:武王至周而卒於周。蓋舉鼎者,舉九鼎也。《世家》以為龍文赤鼎。”
又《拾遺記》卷二載曰:“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占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咸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以上雄金、雌金的含義諸書無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占氣象之休否”就是測國運之興衰。可見,鼎從容器、炊具、到祭器、禮器、又到寶器、神器,代代演變已徹底改變了實際用途,變成了國家供奉的神物。
大禹九鼎之紋飾雖無實物可證,據現已出土的當時陶器紋飾推測,也不外於獸面類、龍鳳類、動物類、雲雷類、火類、幾何類等。
黃帝寶鼎
但《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是這樣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后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商湯逐走夏桀后,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於殷后,九鼎遷移至此。周武王滅商后,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營造雒邑,將九鼎遷至該城,依武王之願定鼎雒邑,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太廟之中。
東周開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后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與齊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使其相互制約,保九鼎不失。
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從雒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並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祀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入不敷出,於是銷毀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使人難以置信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縱觀中國歷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周三代的鎮國之寶,傳承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毀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九鼎,作為中國文明時代入口處的一塊里程碑,已經遺失了2000多年,它們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這是人們經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史記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開(啟)......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根據《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后,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去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
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其實,透過神話因素,就不難看出它的政治價值。再以九州之銅鑄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徵九州,無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一統。
此後,九鼎便成了三代傳國之寶。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周成王正式定鼎於郟(今河南洛陽境內),表明天命之所歸。
徠春秋時期,隨著王室力量的衰落,強大的諸侯對九鼎便產生了覬覦之心。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庄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
《戰國策》開篇東周策一《秦興師臨周求九鼎章》就記載了秦要侵略周奪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顏率有謀略,先鼓動齊國幫助驅秦,答應把九鼎給齊國,齊國來要,顏率便問齊王走哪條路,結果都不合適,還說九鼎九個,一個要用九萬人,九九八十一萬人方全能拉走,顏率又說:“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從這裡看九鼎真夠重的,不過一定有誇張,但從這個文獻看,九鼎一定很重,還是九個。
《史記·周本紀》:“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國柄。
南朝 宋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宋 楊萬里《讀嚴子陵傳》詩:“早遣阿瞞移九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寡人聞大禹鑄有九鼎,三代相傳,以為世寶,今在雒陽。不知鼎形大小與其輕重何如?寡人願一聞之!”
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諸經有《法華》,王者之有九鼎,家業之有總帳簿也。”
三國魏曹丕《與鍾繇五熟釜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聲名九鼎重,冠蓋萬夫望。”
明張煌言《懷古》詩:“人定能勝天,一言重九鼎。”
1912年國民政府建立,陸軍部制定《勳章章程》,規定勳章種類為九鼎虎羆醒獅三種,每種各分九等。此後還公布過一些勳章,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上述勳章全部廢止。
1、相傳夏禹鑄九鼎,象徵九州,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都雒陽問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①《史記·周本紀》:“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
②《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③《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國柄。
④南朝 宋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⑤宋楊萬里《讀嚴子陵傳》詩:“早遣阿瞞移九鼎,人間何處有嚴陵。”
⑥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寡人聞大禹鑄有九鼎,三代相傳,以為世寶,今在雒陽。不知鼎形大小與其輕重何如?寡人願一聞之!”
⑦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諸經有《法華》,王者之有九鼎,家業之有總帳簿也。”
⑧三國魏曹丕《與鍾繇五熟釜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咸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
⑨《文選·陸機》:“在周之衰,難興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據其天邑,鉦鼙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然禍止畿甸,害不覃及。”劉良 註:“畿甸,近國也。”
2、喻分量重。
①《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司馬貞索隱:“言毛遂至楚,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言為天下所重也。”
②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聲名九鼎重,冠蓋萬夫望。”
③明張煌言《懷古》詩:“人定能勝天,一言重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