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姚鼐的結果 展開
  • 清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古文辭類纂》
  • 二甲里

姚鼐

清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古文辭類纂》

姚鼐(nài)(1731-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鄉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三年後散館改主事,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辭官。一生勤於文章,詩文雙絕,書藝亦佳。著有《惜抱軒文集》16卷《文後集》12卷《惜抱軒詩集》10卷《筆記》10卷《尺牘》10卷《九經說》19卷、《三傳補註》3卷《五七言今體詩鈔》18卷,輯成《古文辭類纂》75卷。

師承劉大櫆,主張“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於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發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嘉慶十五年(1815)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85歲卒於南京鐘山書院,歸葬桐城楊樹灣。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家世淵源

姚鼐像
姚鼐像
清雍正九年(1732年1月17日)出生於桐城南門的一個官宦書香人家。先祖姚旭為明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姚之蘭為江州府知府加按察副使銜,皆載入《明史循吏傳》;姚孫棐曾以“五里三進士(姚孫棐、龍鯉門、許鯉躍),隔河兩狀元(劉若宰龍汝言)”而聞名遐邇.。高祖姚文然,康熙時任刑部尚書;曾祖姚士基,曾任湖北羅田知縣,均賢良清廉,辭世皆享名宦祠祀。伯父姚范,進士及第後為翰林院編修,著有《援鶉堂文集-詩集》,學貫經史,與桐城派祖師之一的劉大櫆情深意篤,得以跟其伯父受經學,跟劉大櫆學文。其祖父姚孔瑛二十六歲時即去世,父淑終生為一介布衣。出生時,家庭已衰落。

科舉之路

姚鼐1797年作《花鳥》立軸
姚鼐1797年作《花鳥》立軸
幼嗜學,伯父姚范授以經文,又從劉大櫆學習古文,劉大櫆對姚鼐特別器重,稱其“時甫冠帶,已具垂天翼”,“後來居上待子耳”。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歲考中舉人後,經過五次禮部會試均名落孫山,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歲第六次應禮部試,才中進士,授庶吉士,3年以後,散館改主事,分屬兵部;旋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后歷任山東、湖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此職本應翰林方可充任,獨鼐與休寧戴東源、興化伍大椿、歙縣程晉芳等8人破格當選。《四庫全書》成,鼐乞養歸里,不入仕途,時年44歲。大學士于敏中梁國治先後動以高官厚祿,均被辭卻。
自乾隆四十二(1777)年起,姚鼐先後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致力於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方東樹、姚瑩、劉開;上元梅曾亮、管同;宜興吳德旋;陽湖李兆洛;婁縣姚椿;新城魯九皋和他的外甥陳用光等。這些學生都是篤守師說,遵桐城家法的文人,對桐城派的傳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傳,自方苞以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同邑劉大櫆繼之益振,傳至姚鼐則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風作韻,南極湘桂,北被燕趙”之說。歷城周書昌說:“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桐城之首

姚鼐彩像
姚鼐彩像
乾隆四十四(1779)年,八十二歲的劉大櫆去世。姚鼐毫無疑義的成為了桐城派的核心。他耗盡心血編纂的《古文辭類纂》終於完成,共75卷,是古文辭賦選本,按照文章的應用分分十三類: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讚、辭賦、哀祭。所入選的作品以戰國策、兩漢散文、唐宋八大家,以及歸有光、方苞、劉大櫆等為主,表明了桐城派推崇古文的傳統,為桐城派樹立了散文史的“正宗”的地位,體現了姚鼐的文學主張。這本集子很受人們喜愛,有很大的影響。
乾隆四十九年(1784),姚鼐辭去官職。他希望騰出時間來提倡桐城派主張,開始了他四十餘年的講學生涯。姚鼐先後在江寧、揚州、徽州、安慶先後主持鍾山、梅花、紫陽、敬敷書院,“士子得以及門為幸”。他的門下有很多後來成為了桐城派的著名作家,如有名的姚門“四大弟子”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以及劉開等,他們使桐城派聲勢更高。有很多籍貫不是桐城的作家也自認為桐城派。

晚年去世

嘉慶十五年(1815)九月十三日(10月15日)85歲卒於南京鐘山書院,歸葬桐城楊樹灣。此時的桐城派在古文上的地位已無可撼動。道光咸豐年間,桐城派在曾國藩及曾門弟子手中又呈一時之盛,一直延續到嚴復、林紓和新文學的誕生。

主要成就


散文

姚鼐與創始人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被盛譽為“中國古文第一人”、“中國古文的高峰”。其在繼方、劉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提倡文章要“義理”、“考證"、“辭章”三者相互為用。所謂“義理”就是程朱理學;“考證”就是對古代文獻、文義、字句的考據;“辭章”就是寫文章要講求文采。這些主張充實了散文的寫作內容,是對方苞“義法”,說的補充和發展。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姚鼐著有《惜抱軒全集》,所編《古文辭類纂》風行一時,有力地擴大了桐城派的影響。鼐對傳統文論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提出富有創見性的“陰陽剛柔說”,這對我國古代散文審美理論和風格特徵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認為,“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文章陰陽剛柔的變化,乃是作者性格、氣質、品德的表現。鼐在發展前輩的文學思想上,用陰陽剛柔這個哲學概念來解釋文章風格的來源和散文的風格特點,其中包含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姚鼐提出文章的核心在於“義理考據、辭章”三者的統一,這有其時代的原因。姚鼐在乾隆年間走上文壇。清代的考據風氣也在這時開始盛行。人們稱這種考據的功夫為“漢學”,與之相對的是勢力較弱的“宋學”。學界多推崇漢學,對宋明理學比較厭棄,這往往導致文章的思想性降低。姚鼐不贊成排斥宋學的傾向,同時又針對漢學家、宋學家對文學的輕視態度,提出義理、考證、文章三者不可偏廢的主張。這成為桐城派古文理論的綱領。
“義理”,是指當時的理學思想,主要來自宋學;“考據”,是指文章要有實據,避免空泛,主要來自漢學;“辭章”,是指文章還要有結構、文字、音韻上的文學之美。姚鼐認為三者的統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苟善用之,則皆足以相繼;苟不善用之,則或至於相害。”當然,三者有輕有重,考據要為義理服務。姚鼐想調和漢宋,融貫三者,認為作家能兼三者之長的為好作家。這種主張實際上成為了桐城派的文學綱領。姚鼐自己也身體力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朝廷任職的姚鼐來到山東,登上了東嶽泰山,後來就有了著名的《登泰山記》一文。全篇僅數百字,內容十分豐富,是融考證與辭章的典範。文章從泰山南北的汶水、濟水寫起,內容涉及天門、岱祠等諸多古迹,辭章優美。如寫登上泰山之後“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來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義理、考據、辭章”對當時和後世都影響巨大。一方面,姚鼐實際上是站在維護理學的立場上,企圖調和漢宋的爭論,兼采考據的長處,以考據充實理學的空疏,從而提高桐城派古文的價值。一方面,這一主張如果推而廣之,那麽可以看作是對文章基本的要求。無論何時都同樣有重要意義:“義理”要求言之有物,有思想性;“考據”要求立論紮實,有說服力;“辭章”要求字通句順,有藝術性。

美學

在美學上,提出用“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陽剛”就是豪放,“陰柔"就是婉約。兩大風格相互配合,.相互調劑,就產生出多樣的風格。同時,又發展了劉大櫆的“擬古”主張,提出“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為文章八要。學習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聲、色),進而是重視精神(神、理、氣、味),才能達到高的境界。

哲學

姚鼐以宋儒之學為治學之本,故指斥考據的漢學家為捨本逐末;但他也不廢棄漢儒治經之長。姚鼐“為文高簡深古,尤近歐陽修、曾鞏,其論文根極於道德,而探源於經訓,至其淺深之際,有古人所未嘗言,鼐獨抉其微,發其蘊,論者以為詞近於方,理深於劉”(《清史稿·文苑·姚鼐傳》)。其為文“以神、韻為宗”(方宗誠《桐城文錄序》),形成一種迂徐深婉,一唱三嘆,而又耐人尋味,意蘊無窮的風格。近代學者章太炎謂之“謹”,劉師培稱之“丰韻”,都是對其文風的富於韻味、言簡意豐的高度評價。

詩歌

姚鼐的詩歌早年模仿明“七子”學唐詩,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當時儼然為一大家,故後人稱“惜抱詩精深博大,足為正宗”(程秉劍《國朝名人集題詞》)。姚鼐的書法造詣很深,包世臣推鄧石如、劉石庵及姚鼐為清代書法之冠,將姚鼐的行草書列為妙品,故姚鼐非獨特文美,其翰墨亦為世重。

個人作品


姚鼐墓
姚鼐墓
姚鼐著有《九經說》19卷、《三傳補註》3卷、《老子章義》1卷、《莊子章義》10卷、《惜抱軒文集》16卷、《文後集》12卷、《詩集》10卷、《法帖題跋》1卷、《筆記》10卷、《書錄》4卷、《尺牘》10卷、《古文辭類纂》75卷、《五七言今體詩鈔》18卷。
登泰山記》是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描繪泰山風雪初霽的壯麗景色。寫作特點:首先是以時間為順序,以遊蹤為線索,依次記敘了作者游泰山的歷程和所見到的景色,剪裁得體,詳略分明。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冗辭”,從這裡可見一斑

家族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先祖五世祖姚旭明景泰二年(1451)進士,官居雲南布政使司右參政。
十世祖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進士,官居江州府知府兼按察副使。
十一世祖姚孫棐
明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官居兵部主事,明亡不仕。
姚孫榘
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居湖廣荊南道參議兼按察副使。
家世高祖姚文然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入祀賢良祠。
曾祖姚士基
清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官湖北羅田知縣。
祖父姚孔鍈早卒,贈翰林院編修。
祖母任氏大理寺少卿任奕䥸之女。
父親姚淑不仕,贈朝議大夫禮部員外郎。
母親陳氏臨海知縣陳暠鑒之女。
伯父姚范乾隆六年(1741)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著名學者。
同輩姚鼎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貢生候選州判。
堂兄姚棻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歷官江西、貴州、雲南、福建巡撫。
元配張氏湖北黃州府通判張曾翰女。
繼室張氏四川屏山縣知縣張曾敏女。
子輩兒子姚景衡乾隆四十七年(1782)舉人,官江蘇泰興知縣。

史籍記載


清史稿

後世紀念


墓葬

姚鼐墓位於安徽省樅陽縣義津鎮阮販村。面積共240平方米,圓形土姚鼐墓冢,高1.5米,墓碑前有花崗石條砌的祭壇和三道拜台。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

姚鼐故居位於安徽桐城市公園路10號桐城中學內。

紀念館

姚鼐紀念館位於南京陶家巷5號,整體院落坐西朝東,房屋共四進三間。由姚鼐南京故居基礎上擴建而成。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清史稿》趙爾巽等:①鼐所為文高簡深古,尤近歐陽修、曾鞏。其論文根極於道德,而探原於經訓。至其淺深之際,有古人所未嘗言。鼐獨抉其微,發其蘊,論者以為辭邁於方,理深於劉。三人皆籍桐城,世傳以為桐城派。②鼐清約寡慾,接人極和藹,無貴賤皆樂與盡懽;而義所不可,則確乎不易其所守。世言學品兼備,推鼐無異詞。
清史列傳》張維屏:惜抱文集,乍閱之後不甚可喜,再三閱之,淳澹簡質中有義有法,自是古文正宗。國史館臣等:①鼐所為文高簡深古,尤近司馬遷、韓愈。自明以來,言古文者莫詳於鼐。鼐與方苞、劉大櫆皆籍桐城,世稱之為桐城詩派。②鼐為學博集漢儒之長,而折中於宋。詩從明七子入,融匯唐宋之體為宗旨。嘗仿王士禛五七言古體詩選為今體詩選,論者以為精當。自罷歸后,主講江南紫陽、鐘山各書院者四十餘年,諄諄以誨迪後進焉。

歷代評價

陳康祺:桐城派古文,望溪開之,海峰繼之,至惜抱而其傳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於劉門,世幾有“青藍冰水”之喻。然惜抱之學,師法家法,殆兼有之。先生每以義理、考訂、文章並稱。設非邃於義理,安能出處光明,萬流仰鏡若斯乎?(《燕下鄉脞錄》卷四,摘錄自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
王昶:姬傳豈弟慈祥,而襟期瀟曠,有山澤間儀,有松石間意。簿書刀筆,雅非所好也。詩旨清雋,晚學玉局翁,尤多見道之語,望其眉宇脩然,已知在風塵之表矣。既歸,屢主安徽敬敷。江寧鐘山、揚州安定三書院,以讀書學道教多士。地方大吏,無不愛而重之。古文淳古簡凈,紆徐往複,亦多不盡之味。(《湖海詩傳》卷二八)
姚瑩:①海峰出而大振,惜抱起而繼之,然後詩道大昌,蓋漢魏六朝三唐兩宋以及元明諸大家之美無不一備。河內諸賢謂古文之道在桐城,豈知詩亦然哉!②先生貌清而癯,如不勝衣,而神彩秀越,風儀聞遠,與人言終日不件,而不可以鄙私干。自少及髦,未嘗廢學。雖宴處常靜坐,終日無情容,有來問,則竭意告之,喜導人善,汲引才俊,如恐不及,以是人益樂就而悅服。雖學術與先生異趣者,見之必親。
昭褳:①姬傳先生古文簡潔秀瑋,一出方、劉正軌,實為近代所罕有。②先恭王善持衡天下士,乙亥夏,朱子穎南遊,攜姚姬傳詩至邸,先恭王曰:“此文房、冬郎之筆,異日詩壇宿秀也。”……先生成進士,改官刑部郎中,持法嚴正,劉文正公甚倚任之。會文正公薨,先生乃移疾歸里,掌文教者四十餘年。古文遒勁簡鏈類歸震川,而雅澹過之……論者以其品望為桐城第一流雲。(《嘯亭續錄》)
康紹鏞:先生博通墳籍,學達古今,尤善文章。然銘之必求其人,言之必附於道,生平未嘗苟作也。(《康刻後序》)
陳用光:①自康熙年間方侍郎以經學古文名天下,同邑劉海峰繼之。天下言古文者,咸稱桐城矣。先生世父畫塢編修與海峰故友,善也。先生涵糅見聞,益以自得,刊落枝葉,獨見本根。其論學以程朱為宗,其為文與司馬韓歐諸君子有相遇以天者。自其官京師時,有所作必歸於扶樹道教,講明正學。②先生論學兼治漢宋而一以程朱為宗,其誨示學者,懇切周至,不憚繁舉。(《姚先生行狀》,《太乙舟文集》卷三)
吳啟昌:夫先生氣節道德,海內所知,茲不具論。其文格則授之劉學博,而學博得之方侍郎。然先生才高而學識深遠,所獨得者,方、劉不能逮也。蚤休官,耄耋嗜學不倦,是以所纂文辭,上自秦漢,下至於今,搜之也博,擇之也精,考之也明,論之也確。使夫讀者,若入山以採金玉,而石礫有必分;若入海以探珠璣,而泥沙靡不辨。纂文辭者,至是而止矣。(《古文辭類纂》序)
曾國藩《歐陽生文集序》:①乾隆之末,桐城姚姬傳先生鼐,善為古文辭。慕效其鄉先輩方望溪侍郎之所為,而受法於劉君大櫆,及其世父編修君范。三子既通儒碩望,姚先生治其術益精。歷城周永年書昌,為之語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學者多歸向桐城,號“桐城派”。猶前世所稱江西詩派者也。②當乾隆中葉,海內魁儒畸土,崇尚鴻博,繁稱旁證,考核一字,累數千言不能休。別立幟志,名曰“漢學”。姚先生獨排眾議,以為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必義理為質,而後文有所附,考據有所歸。一編之內,惟此尤兢兢。當時孤立無助,傳之五六十年。近世學子,稍稍誦其文,承用其說。道之廢興,亦各有時,其命也歟哉!
方宗誠:①乾嘉間,姚惜抱先生以碩學醕文為海內倡。數十年來,言古文家法者,大都推桐城姚氏。顧先生非徒文人也,其仕止進退,一審於義而不苟,恬靜之操,高亮之節,實足以風範百世,而又皆率其性之所安,初無矯激近名者之所為。②其論學,宗主程朱之義理而兼取考證家之長,嘗慨當時學者以專宗漢學為至、攻駁程朱為能,倡於一二專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遂大為學術之害,故力持正論以救之。然心平氣沖,粹然德人之言,從其學者濡染漸多,而風氣遂為一變。③讀其文,固可想見其人。而因其文名之盛,遂以掩其德之醕與學之粹。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七章清中葉詩文詞多元發展的局面:①姚鼐壯大了古文的聲勢,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首先,他主張“道與藝合,天與人一”,“義理、考據、詞章”合一,讓儒家道義與文學結合,天賦與學力相濟,“義法”外增加考證,以求三者的統一和兼長,達到既調和漢學、宋學之爭,又寫出至善極美文章的目的。其次,運用傳統的陰陽剛柔說,將多種風格歸納為“陽剛”和“陰柔”兩大類。他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細緻描繪兩者鮮明的特色……追求剛柔相濟,避免陷入“一有一絕無”的片面和極端,接觸到文學審美風格的實質問題,對後世影響甚大。最後,把文章的藝術要素提煉為“神、理、氣、味”和“格、律、聲、色”八字……使古文進入最高境地,細密和完善了劉大櫆因聲求氣說。②姚鼐的古文以韻味勝,偏於陰柔,他生活於“乾嘉盛世”,坐而論道,雍容俯仰,晚年以授徒為業,弟子遍及大江南北。他沒有方苞的遭遇,也沒有劉大櫆的不平,但學習傳統眼界寬,對古文藝術體會深,散文成就比桐城派其他作家要高。
章培恆《中國文學史》第四章清代中期的詩詞文:①對桐城派理論作出新的總結和發揮,使之影響更為擴大的,是姚鼐。②姚氏古文理論,並沒有提供多少新的東西,他的長處是善於在前人的基礎上作總結性、具體化的工作。③姚鼐是一個沒有多少創造性卻很聰明的人,桐城派由於他而聲勢大張。他主講書院四十年,門下弟子甚眾,由此桐城派幾乎發展到全國範圍。④姚鼐本人的文章,說理、議論偏多且大都迂腐,但寫人物和景物,也間有生動之筆。如《袁隨園君墓誌銘》,文字端謹,既寫出袁枚性格的某些特點,又寓褒貶之意。他的遊記頗重文采,不像方苞為了追求庄肅雅潔而顯得板重。《登泰山記》《游媚筆泉記》,雖乏獨創之力,尚有文字凝鍊簡潔和刻畫生動之長。前者“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寫黃昏登山遠眺所見;後者“若馬浴起,振鬣宛首而顧其侶”,寫潭中大石,都是漂亮的文筆。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姚氏自范以詩古文授徒子鼐,嗣是海內言古文者,必曰桐城姚氏,而鼐之詩則獨為其文所掩。自曾國藩昌言其能以古文之義法通於詩,特以勁氣盤折;而張裕釗、吳汝綸益復張其師說,以為天下之言詩者,莫姚氏若也,於是桐城詩派始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