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和廣西師範大學文旅學院是同義詞,已合併。
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更名於2006年1月(原名為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原社會文化與旅遊學院是在原歷史與信息學系基礎上拓展的二級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32年廣西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時設立的歷史專修科,為學校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
1954年夏,歷史專修科改稱歷史系,此後近40年,歷史系曾於1956~1957年改為史地系,1959~1960年改為政史系,其餘時間均稱歷史系。1994年,歷史系又改為歷史與信息學系,系名一直沿用到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成立。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下轄歷史教育、旅遊管理、文化產業管理3個系,以及廣西師範大學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廣西師範大學宗法與民俗文化研究所兩個研究所及靖江王府博物館等機構。廣西歷史學會也掛靠在本院。
學院現有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及博物館學、歷史文獻學、中國少數民族史、經濟史、民族學、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教學方向)、教育碩士(歷史教育)及旅遊管理學等13個碩士點;有歷史學、旅遊管理、文化產業管理3個本科專業;
全日制在讀碩士研究生240人,研究生班學員2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764人,函授學員700人,留學生38人。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本科生面向全國招生。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我院辦學模式已有較大變化,由原來單一的師範教育模式已調整為師範專業和非師範專業並存,多層次、多學科、多專業共進的辦學模式,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在讀人數都超過了過去任何時期。歷史專業一向是我校的重點文科專業。1988年“中國近現代史”專業被評為廣西重點學科, 1996年“中國古代史”和“地方民族史課程”為廣西重點課程,2003年“中國近代史”被確定為廣西精品課程。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今天的歷史系已發展成為廣西高校歷史教學和廣西史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新拓展的旅遊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兩個系經過多年摸索,也得到了很大發展。歷史教育、旅遊管理、文化產業管理3個系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形成了學院專業教學新格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在編專任教師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研究員3人,2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經歷、13人具有博士學位, 8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28人具有碩士學位,部分教師曾留學德國、俄羅斯、奧地利、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因此,學院擁有英語、日語、德語、俄語、韓語、泰語、越南語等外語語種優勢。教師當中有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廣西優秀專家2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2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人,廣西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國家曾憲梓教育基金獎3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民族地區傑出青年1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廣西優秀教師2人。
學院學術風氣濃厚,近年來多次承辦或主辦了國內、國際學術會議。此外還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並有計劃地派出教師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加強學術交流,擴大學術影響。在科研方面,該院教師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自2002~2005年三年間主持或參加廳局級以上項目73項,其中自治區及部級縱向科研項目45項,橫向課題立項28項,出版學術專著26部,其中教材10部,發表學術論文244篇(數據截至2005年6月30日)。近三年來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3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1項,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10項,廣西高校科研基金項目8項。一批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或教學成果獎,其中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
學院資料室藏書豐富,各種圖書資料達14.8萬冊,有不少是富有地方特色與學科特色的珍貴資料,諸如《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末次情報資料)、《舊中國海關史料》、《民國叢書》、(北洋)《政府公報》等。圖書資料除了珍藏圖書外,全部向學院教職工、研究生及撰寫論文的本專科生開架借閱。此外,學院靖江王府博物館,藏有反映地方特色的銅鼓、懸棺、少數民族服飾和用具等1000多件文物,供研究和參觀。近年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還建成了較先進的計算機教學實驗室、導遊模擬訓練實驗室、繪圖室和旅遊規劃實驗室等實驗室。
學院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較強,近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過級率、畢業率、獲得學位率、考取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均居全校前列。學院重視學生的社會調查實踐教學,對地方民族史和歷史文物調查的教學和研究尤為重視,每年組織高年級本科生到金秀、融水、恭城、南丹、合山、賓陽等壯、瑤、苗、侗等民族地區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工作,使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曾多次獲得過全國、全區比賽的好成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良好學術氛圍的熏陶下,本院學生在科研方面也顯示了較強的實力,不少學生在畢業前就已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本科生在校期間在公開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在學校的“創新杯”科技論文競賽中,我院學生成績曾三次名列全校榜首。其中《桂林王城歷史文化資源調查與開發研究》一文參加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了二等獎佳績。這是迄今為止廣西高校文科學生參加該項賽事取得的最好名次。此外,該院歷史系還於1986年發起並組織了學生團體“廣西師範大學民族研究會”,創辦了《廣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已出版10期)和《讀書岩》以及班刊等,推動了學生們對研究民族社會的熱潮。2000年還發起成立了“廣西師範大學文物保護與鑒賞協會”,到博物館、紀念館等地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和研究工作,並參觀了桂林甑皮岩、臨桂縣大岩、靈川縣大圩等地考古發掘工作。
70多年來,學院為社會輸送了一萬多名畢業生。他們主要分佈在廣西乃至全國各地(含港、澳、台地區)的教育部門、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行業,也有分佈在歐美等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歷屆畢業生中,目前有在職的省級幹部、地廳級幹部45名。還有不少學生畢業後繼續深造,成為碩士、博士,部分畢業生在科研第一線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在教育、科研、行政等戰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的還在政府部門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有的則成為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博士生導師,更多的是致力祖國的教育事業,他們以踏實的工作作風,在基礎教育戰線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為國家繁榮,民族昌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社會普遍好評。他們當中不少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生產者、勞動模範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先進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