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成立於2001年7月,由原輕工食品學院和紡織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的。

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為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2019年5月優化調整更名為四川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

根據2020年5月學院官網信息,學院有生物科學與皮革工程系、紡織與服裝工程系、食品工程系3個教學系,設有本科專業5個;教職工131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簡介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源於1952年建立的四川化工學院皮革專業、食品化工專業和1958年成都工學院在國內率先開辦的化學纖維專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學院為我國輕工、紡織和食品的科技人才培養和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系我校辦學實力最強和辦學特色十分突出的學院之一。

系所設置


學院現由生物質與皮革工程系、紡織與服裝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皮革工程國家專業實驗室、皮革化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紡織研究所構成;建有本科專業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工程碩士招生點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學科和省重點學科各1個,其中皮革化學與工程學科於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是該學科國內A++級的學科、共建“985”平台1個。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水平一流,現有在職教職工1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工佔30%以上,其中教授(研究員)2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工)35人,博士生導師13人,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輕工與食品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輕化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2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

科研情況


學院科研成績十分突出,近5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863”計劃、“973計劃”、國際合作、攀登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10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達千萬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部省級科技獎16項,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主辦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核心學術期刊《皮革科學與工程》,出版教材及專著20餘部,在國際和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0餘篇(SCI和EI收錄100餘篇);榮獲國家、省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學院高度重視與國內外同行開展學術交流,已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捷克、韓國、新加坡及台灣、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同行、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聯繫。
面臨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全院師生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刻苦工作,為引領我國輕工、紡織和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而做出新的貢獻

專業介紹


本科專業介紹
(一)輕化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新世紀輕化工行業,尤其是製革行業生產與發展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現代製革工程、染整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術,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與工程技術,具備從事皮革化學與工程,染整化學與工程,製漿與造紙工程等行業的科學研究、生產技術、生產管理、工藝過程分析與工藝設計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大學數學、近代化學基礎、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物理、纖維化學、鞣製化學、染整化學、輕化工程設備基礎、製革工藝學、紡織品染整工藝、製漿造紙工藝原理、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就業方向: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中型企業、外資公司以及相關的商檢、外貿、海關、情報等技術與管理部門或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經營管理、商貿、質檢等工作。
該專業有碩士點三個,博士點一個。
輕化工程(革製品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皮革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繪畫藝術創作及藝術學基本素養和革製品設計、創作的較高綜合素質的革製品設計高級複合型人才。
主幹課程:製革化學與工藝學、皮革製品材料學、素描、色彩、藝術評論、製鞋工藝學、服裝工藝學、腳型測量與鞋楦設計、多媒體與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從事革製品的設計、生產加工、工藝技術實施、產品檢測及企業管理等工作,能在相應行業的研究機構,企業、商貿、商檢、學校等部門就業。
輕化工程(皮革商貿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較為紮實的皮革生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和市場營銷知識的複合型皮革商貿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製革化學與工藝學、國際商貿、國際市場營銷、管理學原理、皮革貿易學、皮革品質檢驗、計算機應用基礎、多媒體與網際網路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從事皮革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調研、宣傳策劃和市場預測等方面的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食品化學、食品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較高素質,能在食品行業及其相關領域內從事生產技術與食品安全管理、分析檢驗與品質控制、科學研究與新產品開發、工程設計以及營銷諮詢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物性學、食品分析與檢驗、食品營養與安全性、食品工藝學、食品保藏學、食品工廠裝備與技術、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等。
就業方向:在學校、科研、食品安全監督、檢驗檢疫、工程設計、食品工廠以及商業、外貿等單位或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監察管理、檢驗、工程設計、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和管理、商品營銷等方面的工作。
該專業具有碩士學位一級授位權(四個碩士專業);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重點學科(方向)各一個。
(三)紡織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在紡織工程專業工科性質的類級平台課程(即數學、物理、計算機、化學、電工、電子、高分子課程及其相關的實踐環節)的基礎上,培養既具備紡織高分子材料、纖維與紡織品加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從事先進紡織材料及其產品的設計開發、染整加工、生產管理,又兼具紡織商貿基本理論知識與初步營銷與管理能力的複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高分子化學及物理學、紡織材料科學、現代紡織技術、纖維改性原理與方法、產業用紡織品、化纖工藝原理、紡織CAD,計算機理論及應用、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紡織服裝營銷學、生態紡織品、紡織產品設計、紡織品國際貿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紡織、輕工、材料、化工、環保等領域的科研單位、相關企業、教學等部門從事紡織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應用、紡織工藝、紡織產品開發研究、生產技術、企業管理、紡織商檢、國際商貿、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攻讀碩博士或在國內外繼續深造學習。
(四)服裝設計與工程
培養目標:採用藝術與工程相結合、技術與商貿相結合,培養我國加入WTO后適應現代服裝科學與技術發展趨勢,具備較高審美水平和服飾藝術造型能力、熟悉該領域國際流行運作方式和經貿規則,在服裝服飾設計與創作、服裝視覺藝術、服裝營銷與服裝國際商貿等方面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主幹課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服裝設計與研究、現代傳媒、中外生產企業、現代商業、國際經貿、經營管理等行業或部門就業。
(五)輕工生物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數、理、化、計算機和外語基礎、系統掌握輕工領域的生產及生物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實驗技能及較高綜合素質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輕化工生產技術、生物質轉化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反應工程、生化反應工程、生化分離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綠色輕化工與環境保護等30餘門課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輕工、紡織、食品、環保等領域的相關企業、科研和教學單位以及商貿等部門從事生物技術的開發、工程設計和管理、質量控制、商檢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該專業有碩士點二個,博士點一個。
碩士研究生專業
皮革化學與工程:研究方向製革化學、蛋白質化學及資源化利用、精細化工材料、清潔生產技術、皮革分析檢測技術、製革環境工程、生物質化學。主幹課程:數理方法、數值分析、蛋白質化學、製革化學、皮革材料結構與性能、植物單寧化學及其應用、色譜學及測試技術、高等有機化學、波譜分析、製革清潔技術、環境生態材料、鞣革配合物化學、生物化學、製革的工藝過程與皮革性能、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等。
發酵工程:研究方向現代發酵技術、酶工程及應用、生物質綜合利用、環境生物技術。主幹課程:數理方法、數值分析、蛋白質化學、現代生化分離理論與技術、高等有機化學發酵代謝與調控理論、細胞工程、環境生態材料、微生物發酵生理及遺傳學、代謝工程、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化學等。
食品科學:以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食品工程為基礎的應用基礎專業,研究內容不僅涉及到食品營養、衛生和安全,而且還涉及到食品的加工、保藏與綜合利用。研究方向食品化學與工程、食品加工與保藏應用技術、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食品資源開發、生態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主要研究糧食、油脂與植物蛋白等大宗農產品的物化性質、食用性質、加工工藝品質與現代加工技術,重點研究糧油資源的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技術。研究方向食品加工與保藏應用技術功能性油脂開發及加工技術、植物蛋白化學研究及應用。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以農產品為研究對象,以生物學和工程學為基礎,研究農產品貯運、加工及加工中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等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和營養學進展,研究並設計新型營養保健食品加工工藝、技術和設備,解決生產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研究方向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及產業化研究、農副產品生物工程技術及發酵食品研究、農產品加工及貯藏保鮮技術、食品功能成分的分離與重組研究、農產品分離、分析與檢測新技術研究、特色果蔬采后處理工藝設計與配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