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防
1940年夏衍創作的話劇
《心防》描寫了以劉劉浩如為首的進步新聞和戲劇工作者留在上海“孤島”組成了一支文化部隊,儘管環境險惡,但他們置生死於度外,經受住了敵人的威逼利誘,為了保衛這一條500萬人的精神上的防線,在文化戰線上與日本鬼子和漢奸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但後繼者告慰他道:“咱們的防線是不會失手的。”劉浩如雖死,但民心不死。
《心防》劇本創作於1940年,同年經歐陽予倩導演,廣西省立藝術館話劇實驗劇團演出。夏衍曾在上海工作戰鬥多年,他最熟悉上海的文化界。離開上海后,“三年來不斷地在心裡起伏著的對於在上海苦鬥著的朋友們的感慕和憂戚”。“每想起‘孤島’奮戰的舊友,經常夜不成寐。
夏衍說起寫作緣由道:“今年春,上海出版的《戲劇與文學》雜誌提出一個‘表現上海’的號召,那時候,我正計劃著寫兩個以上海為舞台的劇本。我響應這個號召,把計劃提前,在5月里寫了《心防》。”(夏衍《心防後記》)《心防》為四幕劇,寫1937冬至1939年10月的上海,該劇為留在上海與敵人周旋、鬥爭的英雄們立像,同時也能見出淪陷後上海的民心和民情。淞滬會戰之後,上海失守,淪陷於敵手,但民心不死,“五百萬中國人心裡的防線,精神上思想上的防線”尚存,“上海市民的人心不死,鬥志彌堅”,劇名《心防》即是此意。
歐陽予倩
“心防”一詞提煉得極好,抗日戰爭期間,戰士們在前線與敵人殊死搏鬥,而作家們所從事的工作是心防,這其實也是夏衍工作的寫照。作家可以通過劇作、電影、新聞、小說、詩歌等方式進行“心防”,與敵人鬥爭,爭取民心,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