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街道

春熙路街道

春熙路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街道,覆蓋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臨街區域,面積大約20公頃。春熙路熱鬧繁華,現大約有商業網點700家,網點面積大約220000㎡,被業內譽為中國特色商業街。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錦江區調整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成府函〔2019〕118號):撤銷督院街街道、鹽市口街道,將原督院街街道和原鹽市口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春熙路街道管轄。調整后,春熙路街道轄總府路社區、濱江路社區、青石橋社區、督院街社區、青年路社區、學道街社區所屬行政區域,春熙路街道辦事處駐梨花街9號。2020年,常住人口為30974人。

歷史


春熙路為繁華商業街區,這裡原有一座被廢置的滿清時的按察使衙門,佔地很 廣,右邊與南新街為鄰,左邊到城守街、科甲巷一帶,座北朝南,對面走馬街。1924年時,楊森北洋政府委任為四川督理(變相的督軍),便開始推行新政,其中一條便是修建馬路。楊森決定把東大街拓寬成馬路,下令把這座衙門全部拆除,所有商店住戶鋸去屋檐,縮進門面。成都市民本來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推成都極有名望的“五老七賢”徐子休、方鶴齋、曾鑒、尹仲錫、劉豫波等人為民意代表,到督理署向楊森陳述利弊。楊森不為所動,對這些守舊思想當即毫不客氣進行了斥責,弄得這幾位自恃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灰頭土臉,再也不敢出頭露面。這條馬路分東、南、西、北四段,十字交叉,中間還辟了個街心花園,在當時可算得是布局新穎。馬路修成后是請的雙流縣的一位前清舉人江子漁先生為其命名的,“春熙路”的“春”字寓意楊森,“熙”字表示昇平氣象的意思。

人口


2021年6月28日,成都市錦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春熙路街道常住人口為30974人。

位置


東以紅星路二段、紅星路三段為界,分別與書院街街道、合江亭街道接壤;南以上東大街、城守東大街為界,分別與鹽市口街道、督院街街道接壤;西以南、中、北新街、暑襪北二街、暑襪北一街、凍青樹街為界,分別與鹽市口街道、青羊區接壤;北以東玉龍街、桂王橋西、北、東街為界,與青羊區接壤。

意義


成都人守舊,反對修馬路,反對新事物,可以通過當時成都的尖酸文人劉師亮的一副雙關語對聯反映出來:“民房早拆盡,問將軍何日才滾”(“滾”指壓路機輾壓,又指楊森“滾開”);“馬路已捶平,看督理那天開車”(“車”在四川俗語中有溜走的意思)。楊森推行新政,受盡成都守舊派的責難,成都人當感謝楊森,如無楊森的大膽推行新政,斥責保守勢力,可能就沒有成都人引以為榮的春熙路商業中心。

行政區劃


截止2017年底,春熙路街道轄3社區。春熙路街道辦事處駐成都市錦江區錦華館1號。
• 總府路社區
• 華興街社區
• 岳府街社區

工作職能


辦公室
負責街道黨、政務及日常事務、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及人大、政協、統戰、共青團工作。
負責人:劉涵
紀檢監察室
負責監督檢查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協助街道黨工委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負責人:嚴文乾
社會事業科
負責轄區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開展社區教育、群眾文化體育、科普、雙擁等工作。
負責人:曾成榮
社會建設科
負責社區建設、社會組織服務監督、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住房保障等工作。
負責人:閔寧俊
城市管理科
負責總府路以北(含總府天橋)區域城市管理等工作。
負責人:項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負責轄區維穩、防邪、流動人口管理、人民武裝、預備役等工作。
負責人:丁昆
公共服務中心
負責轄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低保、養老助殘、社工站等工作。
負責人:李曉波
城管治安綜合執法隊
負責依法處置出攤佔道、違法設置戶外廣告、侵佔綠地、雜訊擾民等違法違章行為。
負責人:孫嵬
司法所
負責轄區法制宣傳教育、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等工作。
負責人:趙煜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
負責轄區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和宣傳教育工作。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負責轄區安全生產監管、消防安全監管和應急管理工作。
負責人:夏先進
步行街管理辦公室
負責總府路以南區域城市管理等工作。
負責人: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