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實驗室學科上依託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

圍繞學科發展前沿領域和國家目標,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聚變等離子體物理及基礎研究、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及應用研究、空間等離子體物理。

實驗室-依託單位


中國科學院基礎等離子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本實驗室學科上依託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和空間物理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

實驗室-歷史沿革


中科大等離子體物理學科點創立於1974年,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迄今為止一直是我國高校中唯一有等離子體物理本科畢業生的培養單位。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首批博士學位學科點,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率先在國內創建了一套完整的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等離子體物理人才培養體系。歷年來已培養本科生400餘名、碩士生128名、博士生38名,接收博士后5名。
從1992年起本學科點屬於國家理科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九五”期間在教育部組織的驗收評估中評為優秀。1993年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二(高校第一);1996年被評為中科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1998年在中科院組織的博士生質量評估中名列第一;1999年成為長江學者設崗學科;2001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科中名列第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空間物理學科點在1958年建校時就已經設立,現已培養了2名博士后,13名博士,21名碩士生,200多名本科生。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3年和固體地球物理學科點同時被批准設立了地球物理博士后流動站。

實驗室-科研領域


圍繞學科發展前沿領域和國家目標,本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聚變等離子體物理及基礎研究、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及應用研究、空間等離子體物理。
聚變等離子體物理及基礎研究:圍繞國家目標,在聚變等離子體物理方面的研究內容包括磁約束、慣性約束聚變中所涉及的基礎等離子體物理。在磁約束聚變方面,著重於等離子體磁流體不穩定性、等離子體孤立波和渦旋等相干結構、等離子體反常輸運和經典輸運、湍流輸運的特性和約束改善的機理、瞬態高密度非中性等離子體的約束與輸運定標研究、等離子體參數診斷以及相干診斷的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在慣性約束聚變方面,著重於冕區非線性等離子體過程及精密參數診斷物理,激光等離子體湯姆遜散射理論的發展與實驗,超短超強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產生的超熱電子和自生磁場的研究。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及應用研究:深入開展金剛石、類金剛石膜等先進功能薄膜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研究,注重沉積過程中物理機制的探索;開展等離子體材料表面冶金、改性等表面過程研究;開展低溫等離子體參數診斷與參數控制研究;開展等離子體電磁器件基本過程的研究,探索將等離子體作為具有特殊電磁性質的“材料”構造電磁器件的原理、方法和手段;開展強碰撞、弱電離等離子體特徵及產生方法以及與電磁波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研製大面積、大體積低溫等離子體源,用於等離子體材料處理以及等離子體隱身機理研究;開展塵埃等離子體波動現象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氣體放電等離子體的非線性現象的實驗研究。空間等離子體物理:分析衛星和地面台站取得的觀測資料,進而通過資料分析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太陽爆發現象引起的擾動在太陽大氣和行星際空間中的傳播,以此揭示太陽活動現象是以何種方式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通過解析理論和粒子模擬方法研究空間等離子體中電磁波動的激發、帶電粒子加速和磁場重聯等物理機制。

實驗室-發展目標


高溫等離子體物理和受控熱核聚變:利用本實驗室在物理上有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和裝置上有操縱機動靈活的特點,配合超導托卡馬克和“神光”裝置等大科學工程,開展等離子體的約束和輸運、微湍流和反常輸運機理、邊界區非線性等離子體的性質、冕區等離子體的參數診斷和非線性相互作用、超短超強激光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前沿物理研究。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和國防高技術應用:以等離子體隱身的國家安全重大需求為牽引,使低溫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向國防和高技術應用推進。開展空間目標等離子體特性和隱身技術,等離子體鞘層和邊界層物理過程,等離子體先進功能薄膜材料的製備及其在高技術中應用等重要問題的研究。空間等離子體物理: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太陽大氣和行星際動力學過程的研究,加強原來的數值模擬研究,如將開展并行計算的研究,藉助并行計算來研究原來的計算條件不能從事的工作,如三維磁流體和粒子模擬;開展空間等離子體物理研究。著重討論磁場重聯引起帶電粒子和激發電磁波的物理過程,4> 太陽射電暴的形成機制;開展空間觀測研究,研製自己的儀器以加入國際國內的空間環境地面監測網和空間衛星監測網。在進行基礎研究的同時,研究空間環境預報模式並對災害性事件進行預報;在實驗室模擬空間環境,對穩態等離子體電阻性和非電阻性磁場重聯,塵埃等離子體波動現象和相干結構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