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松

泰山後石塢青雲庵西北角的松樹

泰山姊妹松位於泰山後石塢青雲庵西北角的半山崖上,鬱鬱蔥蔥,枝繁葉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她們相依生長,好像夫妻又好像倆姐妹,人稱“姊妹松”。

明細


姊妹松
姊妹松
位於泰山傲徠峰扇子崖下有兩棵松樹,鬱鬱蔥蔥,枝繁葉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滄桑歲月中櫛風沐雨,笑傲群芳。由於她們相依生長,好像夫妻又好像倆姐妹,人稱“姊妹松”。

影響


1988年,來泰山考察的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慨然提筆,在宣紙上寫下“泰山姊妹松”五個大字。此後,泰山姊妹松更加聲名遠播,如今,泰山傳說中有她動人的故事;新版(第五版)人民幣五元紙幣的背面,能找到她挺立在泰山壁立千仞懸崖之上,婷婷玉立,風姿卓越的倩影,說她名滿天下毫不為過。

來源傳說


這個名稱,相傳有一個傳說:
從前,泰山山後的馬家莊有個馬員外,他勾通官府,霸佔周圍的名山大川,有錢有勢,肆意欺壓百姓,強佔民女,壞事做絕,橫行鄉里,莊裡的人都恨透了他。因為他姓馬,又如此狠毒,所以人們都叫他"大馬蜂"。
大馬蜂有個佃戶馬老大,馬老大有一對黃花閨女,年方二八,姊妹倆雖說生在窮家,自幼喪母,卻長得濃眉大眼,如花似玉,莊裡的人誰不誇馬老大的這兩隻金鳳凰。
大馬蜂雖年過花甲,但他對馬家姊妹卻早就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他恨不得一把將她們搶過來。這一天,大馬蜂把馬老大叫到堂下說:"老大,你家兩個閨女我看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該找個婆家了。這門親戚我早就給你看好了,那人的長像和我一樣,家產萬貫,她們嫁過去有吃不盡的雞鴨魚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老大,你看如何呢?"
馬老大早就看出他心懷鬼胎,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就連忙說:"謝謝你老人家的好意,我早就把閨女許給人家了。"
大馬蜂吃了個閉門羹,一聽就來了氣,向馬老大吼道:"說穿了吧,你這倆閨女我要定了,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除非是今晚她們一命歸天,要不然明天早晨就拜堂成親。"
馬老大聽到這些,好像是晴天一聲霹靂,女兒是他的命根子,怎能把她們往火坑裡推,送給這個人面獸心的東西,便向大馬蜂乞求道:"員外爺,我家貧寒清苦,女兒貌丑,怎能配得上你老人家。請你高抬貴手,饒了我們吧。"
"哼!你不要不識抬舉,這是聘禮,趕快回家準備吧。"說完,把馬老大趕出門外。
馬老大回到家裡,像是沒了魂。大馬蜂是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的,什麼都幹得出來。老大急得火燒火燎,只恨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只好把事情告訴了女兒,說完父女三人抱頭痛哭起來。姊妹倆非要以死相對,老大忙勸說:"你娘死得早,我把你們拉扯大,你們死了,扔下我這孤老頭子,活著還有啥意思?"他沉思片刻說:"天無絕人之路。看來只有到后石塢青雲庵出家了。你們莫怪我心狠,這也是你爹沒有辦法的辦法。姊妹倆自然知道出家生活的清苦,可是看著老爹滿面愁容,年邁體弱,倘若以死了之,日後誰來照顧他老人家?姊妹倆只好答應了。晚上,父女三個直奔青雲庵。
他們來到庵里,拜見了庵主,說明了來意。庵主慢條斯理地說:"佛門敞開,善者進來。此乃佛門凈地,佛祖當家,佛祖保佑,阿彌佗佛!"馬老大安置好女兒,辭謝了庵主,便星夜趕回鄉里。
第二天清早,馬老大正準備下地,又被大馬蜂召去。大馬蜂冷笑到:"老大,青雲庵可是個好地方。哼!孫悟空一跳十萬八千里,還沒跳出如來的手心呢。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耳目,你想從我的手裡逃走,沒門!我要讓你親眼看著我和你女兒成親。"說完,坐上山轎,押上馬老大,一隊人馬向青雲庵奔去。
原來庵主早就和大馬蜂私通,馬家姊妹出家的事,庵主當夜便派人報告了大馬蜂。此刻,庵主一聽大馬蜂駕到,便走出山門高接遠迎,盛情相待。禮節過後,大馬蜂道:"庵主,弟子想暫借你這佛門寶地在此成親,不知庵主意下如何?"庵主連忙恭維道:"托你老人家鴻福,在此成親是本庵的榮耀,我已傳下話,讓馬家姊妹梳洗打扮,請員外爺稍等。"說完便和大馬蜂眉來眼去的笑起來。
大馬蜂和庵主正做好夢,只見一個小尼姑跑來喊道:"大事不好了!庵主,馬家姊妹逃走跳崖了。"庵主一聽慌了神,大馬蜂也傻了眼。
馬老大剛才看到庵主和大馬蜂有舊,心裡早涼了半截,現在聽說女兒跳崖,更是痛不欲生,不禁失聲笑道:"哈哈哈......佛門凈地,佛祖保佑,見鬼去吧!這世間哪裡有窮人的活路。女兒,等著我。"說完,一頭朝香案撞去,碰死在菩薩面前。
卻說馬家姊妹,原來幫她們梳妝的幾個尼姑,得知她們的身世后,都很同情,便讓她們偷偷從後門逃了出來,不巧被大馬蜂的家丁發現追來。茫茫山林,哪有路可逃,姊妹倆跑著跑著,前面出現了一道萬丈深淵,眼看後面的人就要追上來,馬家姊妹對視一眼,倆人便拉起手,跳下了懸崖。
後來,在她們跳崖的地方,並排長了兩棵松樹,枝枝連理,葉葉交通,好像手挽著手一樣,人們便給它取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姊妹松。"

九宮山


姊妹松為兩株並立的松樹,一松如姐,亭亭玉立,一松如妹,嫵媚多姿。

歷史


清代詩人在《怪松坡》詩中云:“雪埋關下坡,尋常松子落。縮頸話堯年,雲杪雙朵鶴。”怪松坡也叫獅子坪,距九宮鎮6.8公里,為入九宮門戶。這裡滿坡泉水如琴叮噹彈唱,奇石遍布,狀如龍飛虎躍,富有山野情趣。以前,有棵高十丈的“萬年松”植於漢代,老枝紛披,橫枝十畝,雲根仙骨,婆娑如車蓋。屈曲似蟠龍,虯須上豎,無風時披其微枝,渾身皆動,風起則怒濤萬頃,形神俱怪,故名“怪松坡”,曾建來鶴亭於古松下,鶴之依松,松之招鶴,性相感而相招。可惜這棵萬年松,後來毀於雪壓。如今,怪松坡是遊人登山必經之路,這裡的奇枝怪石,天然成趣。數百棵奇松歷經浩劫,或砍或燒或炸或遭雷劈雪壓,僅留下幾十棵怪枝奇桿的怪松和有“特異功能”的珍奇之松,樹齡都在350年左右。當年受封的“五大夫松”已無蹤影,明朝詩人孟養浩在《聖松坡》詩中嘆惜:“怪松坡上怪松無,虛憶當年五大夫”。如今,“老怪”歸天,“新怪”出生,成為國內罕見的“怪松世家”。世代繁衍不息,也許是怪松坡下有一位神秘的怪松之母吧!站在華英如蓋的迎客松下,遠遠就可望到一對抱頭盤膝的“姐妹松”